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那些好的東西,本不該拋棄

  • 發佈時間:2015-04-22 02:31:3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何燁

  將近100年前,美國農業部土壤所所長、威斯康星州立大學土壤專家富蘭克林·金來到還是戰亂中的中國,為了探究東亞國家古老的農耕體系。金教授發現,東亞小農經濟的最大特點,就是建立在“精耕細作+種養兼業”的基礎上的高企的土地生産率。

  和美國土地廣袤,單位面積勞動力少的稟賦不同,東亞農業幾乎吃幹榨凈了每分每毫生産資源,除去良好的栽培管理技術,城鄉之間對廢棄物的迴圈利用是中國傳統農業的一大經驗。當時中國的第一大城市上海都沒有西方那般發達的下水道系統,城市人口的排泄物和污水完全靠周邊農村的農民每天清晨一桶一桶運往農村,製作成為有機肥再施用到土壤裏,最終完成城市廢棄物的無害化處理。進一步估算可以發現,每天將一百萬成年人的糞便施用於田間,可以給土壤帶來一噸多的磷和兩噸多的鉀,而這些農業生産的“寶貴資源”全部都被西方發達的下水道系統直接排入水體,造成了環境污染。

  這種高效利用各種農業資源甚至達到吝嗇程度的同時,是對勞動力的不惜投入。在一個小農家庭,男性勞動力帶來持續穩定的土地收益,而女性勞動力則意味著商品化、貨幣化程度更高的養殖業、手工業和經濟作物帶來的短期收益。兩者互為補充,這便是“你耕田來我織布”似的傳統小農家庭的典型生活場景。

  20世界60年代開始,在世界經濟範圍中的一些傳統農耕區開始綠色革命,一些高産品種和農業技術由發達國家推廣到發展中國家。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開啟了兩國貿易,雙方簽署的第一項協議,便是中國向美國訂購13座規模最大、設備最現代化的肥料工廠,幾年之後,中國成為了世界首屈一指的肥料消費者,更不用説,之後又成為最大的肥料生産者。當然到了90年代,中國也開始意識到過量的化肥施用,帶來的不僅是增産,還有對環境的負擔。

  糞肥無處利用,秸稈一燒了之,過去寶貴的農業資源都變成了農業廢棄物,在處理他們的同時反而帶來了生産成本。其實金教授當年對東亞農耕技術的肯定也並不代表這一套經驗就可以適用於美國,他認為農業生産這種極度依賴自然環境的經濟活動,真是“到什麼山唱什麼歌”。這也是我們講爛了的一個詞——“因地制宜”。

  都説中國農業未來的方向是高效、集約、環保的現代農業,而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過程中,如果把“精耕細作+種養兼業”中一些有益的發展理念也全盤拋棄,不僅增加了轉型的成本,而且得不償失。在一個高效的、運營良好的迴圈農業模式中,不存在農業廢棄物,每一環的産出都是下一環的投入,即使在過程中有排放,也在環境可承受的範圍內,這樣的“精耕細作”才是真正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而在一些“豬—沼—果”的小迴圈中,已經實現了種養結合中的效益最大化。

  那些好的東西,我們本不該拋棄。生態迴圈農業,我更願意將之看成是對傳統農業理念的繼承,同時又基於現代農業科技進步的農業發展方向。土地資源有限,那麼地力就需要持續的補充;能源有限,那麼可再生能源就會不斷地被尋找和研發出來。當豐富的農耕經驗與現代科技相結合,創造出了更加有效的現代生態農業體系,這種可持續對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來説,會更有意義。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