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主糧消費穩步增長 禽肉市場供需平衡

  • 發佈時間:2015-04-20 19:59:15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主糧消費穩步增長 禽肉市場供需平衡——從展望報告看未來十年我國農産品走勢

  新華網北京4月20日電(記者劉羊旸 王宇)穀物、肉蛋、油、蔬菜……這些與人們朝夕相伴的農産品,其未來産量如何?其今後價格走勢怎樣?農業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20日發佈《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5-2024)》,對今後10年我國幾大主要農産品走勢進行了預測與展望。

  三大主糧單産持續提高 消費量穩步增長

  《中國農業展望報告(2015-2024)》預計,未來10年,稻米總産量將保持穩定,並將穩定在2億噸以上。具體而言,水稻種植面積會保持穩中略減的趨勢,但其單産將持續提高。

  “目前,稻穀是我國的第二大糧食作物,全國60%的人以大米為主食。”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彭超表示,展望未來,稻米消費需求總量略增。

  報告認為,未來10年,中國稻米總消費量將保持增長,稻穀和大米價格總體將保持穩中有漲態勢。預計2024年大米國內消費總量14476萬噸。

  關於三大主糧之一的小麥,專家預測,我國小麥生産受水土等農業資源環境制約,小麥種植面積將主動調減,2024年預計為3.52億畝,但單産將進一步提高。小麥産量繼續增長,預計2024年將達到12931萬噸,比2014年增長2.5%。在消費方面,將呈現穩步增長的態勢。預計2024年小麥總消費量將增至13195萬噸,年均增長0.6%。

  同時,報告也指出,玉米單産尚有較大的增長潛力,今後玉米增産將主要來源於單産提高。預計未來10年,中國玉米的種植面積將基本穩定,單産年均增長1.2%,總産量年均增長1.3%;國內玉米總消費量年均增速為3.1%;在不考慮通貨膨脹因素的情況下,預計國內玉米價格總體將呈溫和上漲態勢。

  專家認為,展望期內,中國穀物將保持合理自給率,稻穀、小麥兩個品種口糧消費自給有餘,能夠實現“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目標。

  禽蛋産量增速放緩 肉類消費繼續小幅增長

  我國是全球第一大禽蛋生産國。報告預測,未來10年,中國禽蛋生産將繼續保持世界領先地位,産量穩步增加,增速有所放緩,禽蛋消費穩步增長,價格波動上漲,進出口貿易基本穩定。預計到2024年禽蛋産量達3210.6萬噸,年均增速1.0%,相比過去10年年均增速略有放緩。

  同時,專家也指出,成本波動、政策變化、科技創新進程、風險規避手段等不確定性依舊存在。

  “禽蛋品種、生産方式創新將直接決定禽蛋的生産水準,對中國禽蛋生産、消費、貿易等方面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訊研究所研究員李哲敏建議,要促進禽蛋生産轉型升級,引導發展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更加注重品質效益和競爭力,並加強品質監管與疫病防控。

  根據報告,肉類消費繼續小幅增長,預計2024年將接近1億噸。未來10年,豬肉消費量和每人平均佔有量年均增速將保持在1.3%和0.8%;禽肉生産和消費增速都逐漸放緩,進口平穩,禽肉市場將繼續保持供需平衡格局。

  專家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中國牛羊肉消費人群和消費量均增加,消費整體處於穩步增長態勢。但受飼養週期、發展方式轉型等因素影響,未來10年牛羊肉供給偏緊的趨勢將繼續存在。

  蔬菜價格遵循波動規律 食用油結構升級

  蔬菜,在我國城鄉居民膳食結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國近年來産業發展速度最快的重要農産品之一。根據報告,未來10年,我國蔬菜生産穩定發展,居民消費平穩增加,供需總體較為寬鬆,市場保持平穩運作,價格繼續遵循常年波動規律。

  專家表示,未來我國蔬菜生産仍將穩定發展,但增速趨緩。受土地、水等資源要素約束趨緊影響,預計未來10年,我國蔬菜種植面積進一步增加的空間有限,播種面積、單産和總産量增速將趨於緩穩。

  同時,預計未來一段時期,我國蔬菜中無公害、綠色和有機等“三品一標”産品的比重將進一步提高,生産將從注重産量向確保均衡供應和提質增效並重的方向加快轉變。

  食用植物油消費方面,報告預測,消費量穩中略增,但增速放緩,結構逐漸升級。受人口增加、城鎮化進程加快及人民收入水準提高等因素影響,中國油料以及食用植物油消費將呈穩中有增態勢。但受健康飲食理念影響,未來餐飲用油消費增速有望放緩。

  展望期內,我國國內食用植物油總消費量年均增速0.5%,遠低於近幾年5%以上的年均增速,增速明顯放緩,預計2024年國內食用植物油消費達到3300萬噸左右。同時,專家表示,未來我國食用植物油消費將呈多元化、個性化發展,消費結構也將逐步升級。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