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5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道不盡中國“網”事

  • 發佈時間:2015-04-20 09:31:44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上接9版

  中國“網”事 網速不給力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評估,中國的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和網路寬頻在世界範圍內的排名在第80名以後。德國統計網站Statista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第三季度,南韓的網速為25.3兆比特/秒,為全球網速最快的國家;世界平均網速為4.5兆比特/秒。儘管我國寬頻建設正逐步收到成效,但與國際水準相比仍有差距。寬頻發展聯盟發佈的2014年第四季度《中國寬頻速率狀況報告》顯示,當時我國寬頻下載平均速率為4.25兆比特/秒。

  對比來看,中國網速還達不到世界網速的平均值,也低於泰國、馬來西亞等發展中國家。中國的固定寬頻網路又如何呢?“寬頻中國”“光纖入戶”戰略曾經給過消費者一絲希望的曙光,但時至今日,光速網路的體驗還只是停留在紙面上。

  有媒體報道,記者用專業軟體測試家中寬頻速度,發現50兆寬頻的實際網速僅相當於10兆寬頻網速。360公司工程師丁振介紹,網路運營商的承諾頻寬與實際下載速度的換算倍數為8倍。也就是説,50兆寬頻的最大接入速度約為6兆比特/秒。

  網費太“給力”

  上網速度慢,收費還高,網民對此深有體會,所以網上總有“蹭WiFi”的笑話流傳。比如春節期間走親訪友,落座後第一件事,很可能不是互相問候,而是説“你家WiFi密碼是什麼?”

  中國網費到底貴不貴?新華社算了一筆賬,對比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可以發現,1G流量的套餐,3家運營商的價格分別是128元/月(1G流量+420分鐘主叫電話)、136元/月(1G流量+500分鐘主叫電話)、50元/月(1000兆流量+1000分鐘主叫電話)。如果是1G的單獨流量包,3家的價格分別是50元/月、80元/月、120元/月。綜合估算,中國1G流量的價格在100元左右。有對比才知網費是否貴,美國1G流量需要60元,英國、日本和南韓則分別需要50元、40元和100元。

  從絕對價格上看,一些發達國家的每人平均移動網路資費水準比中國高。但考慮到各國每人平均收入和網費在全部消費中所佔的比重,中國的網費就顯得有些貴了。

  誰人之過 接入方式不科學

  網速慢到底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分析人士認為,光纖入戶率較低和寬頻品質參差不齊是重要原因。

  “在城市和發達地區,運營商建設光纖寬頻的積極性很高,因為容易得到回報;而在一些偏遠地區,資訊化程度不高,建設寬頻面臨著難以收回成本的問題,運營商的建設意願不強烈。”通信行業分析師、飛象網總裁項立剛在接受新華網記者採訪時説。而這就造成了區域、城鄉寬頻發展不均衡,導致部分地區上網速度慢等。

  對於這一點,運營商也是一肚子苦水。一些運營商抱怨,在推進寬頻升級的過程中,不時遇到物業公司等方面要求支付的不合理費用。物業方往往要求運營商支付高額配合費,使運營商的網路建設成本高企。也有一些市民對光纖入戶的價值認識不足,因為需要重新裝修、鋪設管道,市民很難接受光纖入戶工作。

  此外,寬頻品質參差不齊也影響了用戶的上網體驗。比如運營商提供的100兆寬頻,實際是指光纖的出口端速度,而非用戶端速度,而且該速度還受使用人數影響。若10個人用,每個人在用時享受100兆寬頻並不難,畢竟10個人不會同時佔用大量頻寬。但是由於缺乏相關規定,有些運營商甚至會將一條光纖賣給幾百個用戶。這樣雖然能降低寬頻價格,但用戶的上網速度得不到保障。

  大運營商掌握話語權

  近年來,手機上網的絕對流量資費一直在降低。從以上三大運營商的價格可以看出,純流量費並不算高,但因為捆綁了語音消費,將消費門檻大幅提高。

  新華網報道,國外運營商的利潤非常低,大都在10%以內,而國內運營商的利潤能達到25%,可見其中仍存在降價空間。當然,這裡面也有客觀原因。日、韓兩國3G網路建設起步較早,發展也最快。但在我國,3家運營商于2009年才拿到3G牌照。與日、韓相比,中國起步時間晚,産業不成熟。而且,日、韓等國面積小,人口集中,建設寬頻相對容易,成本也相對較低。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又分散,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我國建設寬頻、改造網路的難度。項立剛指出:“中國的電信運營商是充分競爭的,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説是慘烈的競爭。之所以説資費偏高,這與網路發展、普及程度以及運營商需要攤平前期投入的大量基礎設施建設成本有關。”

  “一提一降” 打破壟斷是良方

  與中國運營商一家獨大、壟斷式經營的情況不同,歐美國家的政策一直偏向於“打壓”電信運營商,使通信資費降低,服務品質提高,對依賴網際網路的相關産業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實現‘提速降費’目標的關鍵在於打破壟斷,鼓勵競爭”。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認為,例如在網際網路的上游骨幹網方面,應當打破“南電信、北聯通”的壟斷。增加網際網路骨幹網的企業數量,同時強化廣電等公司的骨幹網經營權。打破壟斷,意味著消費者的選擇更多。目前,隨著政策的不斷放寬以及網際網路行業的不斷創新,除了三大基礎運營商外,人們還可以選擇虛擬運營商。

  2013年12月,工信部發放首批虛擬運營商牌照。在一年多的時間裏,先後有42家民營企業獲得牌照。不過,由於處在行業的發展初期,虛擬運營商無論在客戶群細分,還是在基礎服務方面,暫時都還沒有吸引到更多的人群。

  結語

  目前,三大運營商並未正面回應“提網速、降網費”的消息。不過,工信部回應,將推動企業增加網路投資、降低手機流量資費,已立即交由相關企業研究落實。主管部門主動表態,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因為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網際網路接入服務表現優異的國家,無一不是政府搭建了良好的産業框架並建立了保障競爭的機制,才在市場良性競爭的基礎上提供優質服務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