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點“草”成金 石埠鎮村民生財有道

  • 發佈時間:2015-04-20 08:29:30  來源:南昌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陳新民 陳興盛 記者 江輝

  穀雨時分,在新建縣石埠鎮烏城村,農民們正忙著在田裏、山上種植草皮。

  4月18日下午,在石埠鎮320國道烏城路段。記者沿著該村的草皮基地機耕道前行,只見道路兩邊的草皮就像一塊綠色的翠玉鋪在地上。在烏城新居自然村口,村民程長女正在地裏忙碌,“它是我們村民的‘致富寶’。”程長女介紹説,草皮叫馬尼拉草,專門用作綠化,她家種了將近10畝地,去年僅賣了5畝地的草皮,純收入就達2萬餘元。

  記者了解到,烏城村種植草皮已經有14年的歷史。村裏的草皮種植大戶鄧細香種植草皮已經7年,規模已經達到近40畝,鄧細香笑著説:“種草皮一年可收穫兩季,兩年收穫可五季,管理輕鬆,省時省力又賺錢。”去年,她家共賣了3—4萬平方米草皮,除去一切開支,每畝草皮凈賺3500元,純利潤近13萬元。

  傍晚時分,在烏城村對面的華山村草皮基地,62歲的烏城新居草皮種植大戶程業標又接到草皮銷售商的催購電話。程業標是烏城村第一批種植草皮的農戶,現在他不僅是草皮種植大戶,還是這一帶的草皮經銷商,草皮遠銷浙江、福建、湖南、湖北等地。

  點“草”成金,小小草皮成了村民的“綠色銀行”。現在,烏城村村裏見不到一處荒山。據程業標介紹,石埠鎮草皮基地以石埠鎮320國道為中心,在國道旁的烏城、竹園、華山、石埠等多個行政村,建立了一個1300多畝的草皮種植基地,不僅如此,這一帶的村民還走出鎮外,在本縣和鄰縣的主要道路沿線發展草皮種植基地3000多畝,帶動著周邊400多戶農戶增收致富,從少數人草皮種植發展到形成了産業。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