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英媒:中國官方首次承認大量農儲糧或已嚴重受損

  • 發佈時間:2015-04-20 06:39:00  來源:環球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英國《金融時報》4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的腐爛糧食凸顯政策漏洞 中國官媒曝光了中儲糧公司倉庫存糧品質低劣問題——一般被視為禁忌話題,這是中國官方首次承認大量農業儲糧可能已嚴重受損。美國商會今年年初在一份報告中稱,糧食收儲最低保護價制度給中儲糧公司帶來巨大成本,該公司負責管理中國的糧庫。

  原標題:英媒:中國官方首次承認大量農儲糧或已嚴重受損

  英國《金融時報》4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的腐爛糧食凸顯政策漏洞 中國官媒曝光了中儲糧公司倉庫存糧品質低劣問題——一般被視為禁忌話題,這是中國官方首次承認大量農業儲糧可能已嚴重受損。

  中國中央電視臺週末播出名為《糧倉“碩鼠”》的報道,暗訪畫面記錄了中國東北中儲糧倉庫官員以折扣價格購買陳糧或低質糧食,在填寫相關文件時卻顯示是按國家規定的價格購買新糧。報道中曝光的糧食已發芽、變色或發黴。報道稱,“通過這樣的操縱,品質難以保證。” 政府組織的糧食和棉花拍賣經常流拍,這加劇了外界的猜疑——它們的品質已差到無法商用的地步。

  中國糧食儲備的真實品質將給全球糧價帶來重大影響。若儲糧中大量無法食用,中國將被迫增加進口,從而令國際糧價上升。若儲糧品質好,北京會採取措施降低儲量,將其推向市場,這將讓糧價走低。

  中國政府的最低保護價制度已令儲糧數量不斷增加。該制度旨在增加農民收入,鼓勵其種糧積極性。外界估計,中國的棉花和玉米儲備數量約佔全球總儲量的60%和40%。

  定價政策的改變將遭到從中牟利的國有機構反對。美國商會今年年初在一份報告中稱,糧食收儲最低保護價制度給中儲糧公司帶來巨大成本,該公司負責管理中國的糧庫。

  中央決策者承認,中國的土地和水資源不足以為14億人口生産足夠多糧食。無處不在的土壤污染將使中國更多種植勞動密集型的經濟作物,並進口糧食。其中一個建議是降低過去幾年中逐漸增加的糧食儲備水準,逐漸擺脫毛時代的糧食自給自足政策。

  中國目前正在試點向棉花或大豆種植農戶直接發放補貼的辦法,而非設定最低價格。今年3月,北京表示將斥資1546億元人民幣用於儲備糧食、食用油和其他物資,但並未明確如何分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