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良技出好筍,好筍賣好價

  • 發佈時間:2015-04-20 05:34:11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記者 祝梅 通訊員 李家斌 沈振明

  眼下正是食筍好時節,大量上市的鮮筍價廉物美。然而對竹農來説,挖筍最賺錢的時段已經過去。農産品講時令,除了打開銷路,通過技術手段錯開出筍高峰期,也是避免筍賤傷農的一條出路。

  近年來,林業部門充分挖掘土壤、氣候和生物潛能,探索推廣竹林覆蓋、生態高效栽培、林下種植(套種)、原生態倣生栽培等10種“一畝山萬元錢”高效生産模式,在推動林業産業轉型升級的同時助農增收。比如,在我省長興、臨安等地,通過雷竹、毛竹筍早出覆蓋技術,不少竹農已經享受到了林下“掘金”的福利。

  據林業部門統計,去年,我省共示範推廣“一畝山萬元錢”高效生産模式13.8萬畝,實現産值16.6億元,幫助林農增收7億元。這些技術有何訣竅,收益到底能提高多少,在大面積推廣方面又有些啥困難?近日,記者走訪竹農,一窺竹林裏的奧秘。

  春筍冬出價格高

  在長興縣永綠林業發展中心葡萄岕林區,覆蓋竹林的挖筍工作已經收尾。“覆蓋過的筍,産量和品質都不一樣。”64歲的沈雨庭挖筍已有20來年,2009年起,兒子承包的這10畝毛竹林開始運用毛竹筍覆蓋技術,有了技術“入股”的筍,可謂是身價倍增。

  個中奧秘,正是覆蓋技術打出的時間差。“原來,挖筍的週期一般從3月底到4月中旬,也就個把月,現在,覆蓋過的筍從12月底就冒尖,覆蓋得好,可以一直挖到4月。”沈雨庭告訴記者,正因為此,毛竹筍趕上了春節這個黃金銷售期。今年春節那會兒,家裏的筍每斤可以賣到35元,有些個頭大的筍,一支有七八斤,能賣出兩百多元。

  “覆蓋過的筍,口感上也有提升。”沈雨庭説,覆蓋後的筍口感松脆味道鮮美,挖出來不愁銷路。平均算算,整個挖筍週期裏,覆蓋過的筍均價能達到每斤6元,不覆蓋的則只有每斤0.5元左右。扣掉各類成本,採用覆蓋技術,一畝竹筍一季凈收入能上萬元。

  “根據我們的測算,不覆蓋,每畝竹筍産量在1000斤左右,覆蓋過的,每畝的産量能達到3500斤。”長興縣永綠林業發展中心主任何國慶説,這幾年,他們一直在研究覆蓋技術,簡單來説,技術原理就是選取合適時間在竹林裏舖上一定厚度的稻草和礱糠,通過這些有機物的覆蓋發酵來保溫並提升土壤溫度,讓筍芽早點嗅到“春意”,冒尖出土。

  相比毛竹筍覆蓋早出,雷竹筍覆蓋早出技術更為成熟。“我們從1989年就開始做相關試驗,1991年,覆蓋技術就開始推廣了。”臨安市林業科技推廣總站專家何鈞潮説,目前,臨安採用雷竹筍覆蓋技術的竹農,市場價格高時,每畝的毛收入甚至能達到4萬元以上。

  “蓋被”需過多重關

  在臨安太湖源鎮橫徐村,邵觀夫負責的合作社有近200畝雷竹林。太湖源鎮是臨安雷竹種植面積最多的地方,去年,合作社有66.5畝的竹林採用了覆蓋技術,效益怎麼樣?邵觀夫心裏有筆明白賬:合作社去年310萬元的收入,有293萬元來自被覆蓋的竹林。

  佔四分之一多一點的面積,産生的收益佔九成以上,那為什麼不拿出更多的竹林來採用覆蓋技術?最主要的原因是,採用覆蓋技術的竹林也要“休養生息”。邵觀夫告訴記者,筍的産量提升的同時,必須要考慮對竹子生長的影響和自身養分的積蓄。

  1990年開始種雷竹、1994年開始嘗試覆蓋技術,到現在,邵觀夫摸出了不少門道,“剛成林的竹林可以6年4蓋,老一點的竹林,一般4年2蓋。”他説,覆蓋技術看起來只是給林地“蓋被子”,其實講究很多。

  “比如,11月下旬到12月上旬都可以覆蓋,但考慮到不要對竹子本身産生損害,一般我們會根據節氣,選在過年前50天左右。”他説,根據覆蓋時機的不同,每畝竹林的覆蓋效益在1萬元到5萬元不等,“棉被”的成分、厚度,都會對出筍的效果有影響,覆蓋技術的應用推廣,不是簡單的複製,必須因地制宜。

  除了技術,成本、精細管理也是覆蓋技術大面積鋪開的障礙。沈雨庭告訴記者,筍的這層“棉被”價格不菲,除了礱糠、稻草、菜餅肥料等原料成本,蓋“棉被”就得十來天,待到挖筍完畢,還要把這層“棉被”及時撤下來,加上必須進行精細的日常打理,全程需要增加大量人工投入。

  “除了老沈家包下的這片林場,長興縣還有兩個鄉鎮在嘗試這樣的覆蓋技術,總面積加起來只有20畝。”何國慶説,覆蓋技術雖然效益好,但也要求“功夫下得深”。何鈞潮也告訴記者,推廣這些年,在臨安30萬畝的雷竹林中,目前採用覆蓋技術的在6萬畝左右,這其中大約有6到7成的人是懂技術的。

  經營要有新思維

  “技術雖然難,但是精細打理還是可以出效益。”何鈞潮説,最難的還是如何讓更多的竹農掌握這門技術。在邵觀夫打理的合作社,13個社員的竹林都是15年左右“正當壯年”的好竹林,再加上有邵觀夫這樣一批懂技術的人,合作社的筍拿去批發市場,每斤的價格能比其他人高出一元。

  對邵觀夫來説,一元的差價還不足拉開筍的“技術差距”。“毛估估,合作社去年産了30萬斤筍,就算是售出價格高出一元,我們也只是增加30萬元的收入。”他説,自己也想把筍賣上網際網路,但吃筍講究“鮮”,放一晚上,筍的味道就大不如前,保鮮、物流、品牌、加工這些環節,都要琢磨起來。

  還有一部分擔憂來自鮮筍銷售,覆蓋林地不可避免的“輪休”,仍讓大部分筍無法通過“時間差”的方法來保住身價。離邵觀夫家幾分鐘車程的地方,就是當地的批發市場,隨著自然筍的大量上市,每斤的批發價迅速從10元跌到5毛上下,如果雇人,這個價格甚至付不起工人的工資。“相比挖幾個小時就有上萬元收入的那個時節,這時候你再挖筍,手都是發軟的。”他生動地描述著。

  對更多的竹農來説,覆蓋技術這個“香餑餑”還需要有人帶著嘗試。去年開始,臨安建起了省裏唯一一個新型林技推廣體系農民技術帶頭人試點,簡單來説,就是要把像邵觀夫這樣自己有生産基地、經營水準高、有服務意識的示範戶動員起來,手把手地教會周邊的人。

  “要推廣的不僅是技術,更是觀念。”臨安市林業科技推廣總站站長沈振明説,去年起,他們結合生産週期對一批掌握一定技術的林農進行定時、定人的系統培訓,還有嚴格的考試環節。目前,首批有16個人初步合格。“這批‘鄉土專家’可以在周邊林農有技術難題時就近提供技術服務,幫助他們做好技術推廣。”他説,針對臨安的竹筍、香榧、山核桃等特色産業,他們希望培養出一批這樣的技術帶頭人,真正解決林業技術推廣的“最後一公里”難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