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義烏重拳整治糧油行業“潛規則”

  • 發佈時間:2015-04-20 05:34:35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近期,大米、麵粉等糧食市場缺斤少兩、以次充好等投訴現象日益增多。經過前期排查,義烏市場監管局發現部分經營戶為獲得非法利益,通過糧食私自分包裝、篡改生産日期等手段來實現“隱性漲價”,逐漸成為行業“潛規則”。

  4月14日,義烏市場監管局集中開展了一次糧油市場專項整治行動。

  生産日期隨意列印

  每包重量都不同

  義烏市城西街道糧食交易中心的一家小麥粉倉庫裏,擺放著一個巨型鐵皮桶,裏面裝滿了麵粉,旁邊散落著封口機、電子秤、打碼機,老闆娘陳某正在加工包裝。

  老闆娘把大包裝(主要是凈含量25千克)的小麥粉進行拆包,倒進鐵皮桶內,然後再倒入旁邊電子稱上放著的小包裝(主要有5千克、4.5千克、2.5千克)內,待電子稱上顯示一定量後,就用封口機進行封口,再用打碼機打上生産日期。

  這些小包裝袋上已經打上了“2015年4月14日”的字樣。

  老闆娘説,原來這些小包裝袋上是沒有生産日期的,哪天分裝就打上哪天的日期,“大包裝袋上標注的實際生産日期,不用管。”

  實際上,這批小麥粉的外包裝袋破損了,生産日期應該是3月31日。這樣包裝一換,小麥粉足足延遲了半個月才“出生”。

  執法人員要求老闆娘拿出營業執照,不過上面只寫著“糧食批發、零售”,並沒有食品生産許可證。現場,執法人員還發現一個包裝為5千克的小麥粉,基本每包重量都不同,有的4.5千克,有的甚至只有4.2千克。

  不同品牌的大米

  都是同種米分裝的

  在另一家大米倉庫內,老闆王某説,散裝大米都是他從一種叫“絲苗米”的大包裝袋中拆分出來的,根據客戶的不同需求,分裝到不同品牌的小包裝袋中,包括了泰國茉莉香米、東北珍珠米、綠竹香米等等。

  “基本上用的是同一家大米,但有時候也會混搭。比如這種綠竹香米因為原廠家大米斷貨了,我就用絲苗米來替代。”在問及生産日期時,王老闆直言,基本還是按照原先大米袋上標注的生産日期列印的,但對於斷貨的大米,也會按照當天分包裝的日期列印,而每一包10千克的大米,有的重量只有8.85千克。

  執法人員介紹,按照消費習慣,消費者通常只會比較每包大米的總價,很少注意重量,這也給不良商家有了可乘之機。

  購買時注意包裝標識

  有問題撥打12315投訴

  據了解,這次專項行動,義烏市市場監管局共出動執法人員35人次,立案4起無證從事食品加工案件,現場查扣涉嫌分包裝大米2247袋、麵粉529袋、相關賬本、分裝小包裝袋以及用於分裝的封口機、打碼機、電子稱、鐵皮桶等工具。

  陳某、王某私自分包裝糧食的行為,已經涉嫌無食品生産許可證生産食品,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義烏市場監管局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還將聯合糧油市場管理部門,進行整體行業規範。工作人員也提醒消費者,購買時注意包裝標識,比如有無QS標誌、包裝封口是否存在二次包裝等等。

  如發現缺斤短兩、以次充好等情況,應撥打12315投訴舉報,維護自身權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