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濰柴集團:新起點上謀轉型

  • 發佈時間:2015-04-19 05:52:13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2014年,濰柴集團實現營收1073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從2004年首次突破100億元,到連續兩年穩居千億元之上,濰柴已從單一的內燃機製造企業,蛻變為擁有多元板塊、整合全球資源的跨國企業集團。

  記者日前到濰柴集團採訪時,發現這家千億元級企業想的最多的,是如何在千億元新起點上轉型升級。山東重工集團、濰柴集團董事長譚旭光對記者説,濰柴過去十幾年快速發展得益於轉型升級,未來的成功也必須依靠更高水準的轉型升級。他説,“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空前的創新密集和産業變革時代已經來臨。濰柴要成就百年企業夢想,必須尋找新的內生增長動力。”

  創新不是口號,必須融入企業的文化基因

  發動機是濰柴得以“發家”的板塊。2014年,該板塊實現營收427億元,同比增長7.3%,佔集團近半壁江山。實際上,受困于基建減速、工程機械行業增長乏力等原因,國內發動機行業近兩年産能嚴重過剩,企業普遍經營困難。濰柴發動機業務之所以能逆勢增長,與其持續注重創新、提前佈局密不可分。

  位於濰坊市濱海新區濰柴重機大機工廠,主要生産大型漁船、貨輪、海監船等船用中速柴油機。由於還有近百台機器要交付,廠長李玉森和工人們已持續數月忙碌在生産一線。他告訴記者,這些數噸重的“大塊頭”,市場需求大,利潤豐厚,由於對技術精度和産品可靠性要求高,國際上能生産的企業屈指可數。2008年,當國內多數發動機企業忙於擴張傳統産能時,濰柴就瞄準了這個高端市場,如今已成為國內唯一擁有船舶動力全系列化中速機産品的企業,在傳統發動機業務之外開拓出新的藍海。

  “單純依靠規模與成本競爭的時代已經終結,只有堅持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掌握關鍵核心技術,企業才能擁有核心競爭力。”在濰柴集團,研發帶來效益、創新鍛造競爭力的認識已深入人心。

  在濰柴動力一號工廠,廠長春暉將集團“精益生産、智慧製造”的要求,轉化為“設備流程改造”的具體實踐,工人將機器人應用於發動機連桿螺栓擰緊、將人工吊裝曲軸改為機器人自動裝配。在二號工廠,副廠長王同泰每週組織“現場改善崗位明星”評比,員工每週都要拿出一項技術改進。在産品試驗中心,“85後”清華大學博士陳文淼由於工作傑出,已被提拔為研究院院長助理……目前,濰柴擁有發動機、工程機械、商用車、變速箱4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以及全球領先的發動機産品試驗中心,研發實力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勇向記者舉例説明濰柴致力創新的決心:“當許多同行對發動機噪音還熟視無睹時,濰柴已著手控制噪音;當其他企業開始降噪時,我們設法讓噪音變得像賽車那樣‘悅耳’。”他説,正是創新讓企業能夠提供差異化的産品和服務,從而贏得市場先機。

  轉型不是“轉業”,是追求更高層次的發展

  也是在10年前,濰柴實現百億元銷售規模後開始思考:僅憑單一的發動機業務,企業能走多遠?要實現百年企業目標,該怎樣拓展版圖?濰柴人上下求索,走出一條多元擴張的轉型升級路徑。

  縱觀國際同行業發展歷程,發動機企業走“行業垂直整合”道路成為趨勢。濰柴做出判斷:僅靠發動機業務,企業抗風險能力太弱,必須多元擴張,轉型升級。

  但多元化不是盲目擴張,更不是哪有錢就把手伸向哪。譚旭光説,過去10年,中國經濟大規模增長,房地産、金融等領域利潤豐厚,在這些誘惑面前,濰柴不為所動。“濰柴轉型不偏離實業,我們轉型不‘轉業’”。他們立足實業謀轉型、圍繞主業搞升級,實現了發動機相關業務的多元增長。

  根據“後向一體化”整合策略,濰柴圍繞發動機服務的主要市場,確立了以整車整機為龍頭、以動力系統為核心的戰略框架,在國際和國內市場,率先進行了一系列資本並購活動,實現了動力系統、商用車、工程機械、豪華遊艇、金融與服務5大業務協同發展。

  在濰柴集團展示大廳,擺放著一艘約5米長的小型豪華遊艇。這艘價格約400多萬元的遊艇,是濰柴集團2012年收購的義大利法拉帝遊艇公司製造。這個當初頗受外界質疑的收購項目,近年來逐步實現融合,開始為集團作出貢獻。轉型升級過程中,類似的並購為打造創新型、多元化、國際化、開放化的濰柴集團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國內市場,濰柴2005年成功重組湘火炬,擁有了由陜西重汽、法士特變速器、漢德車橋、株洲齒輪等40多家優質企業組成的子公司群。在國際市場,2009年以來濰柴完成了海外並購“三部曲”,除並購法拉帝公司,濰柴還對世界領先叉車企業凱傲集團進行重組,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並收購其旗下林德液壓70%的股份。國際金融危機期間,更是以“抄底價”收購了法國柴油發動機公司博杜安公司。

  從獨立的發動機企業,到縱向一體化,再到相關多元化,濰柴目前已擁有變速箱、車橋、液壓件等核心資源,打通了商用車、工程機械、遊艇等多條黃金産業鏈。如今,濰柴發動機對內可支援整車、整機發展,對外可向多元化市場配套,企業實現了用兩條腿走路,市場空間更加廣闊。

  困境不是絕境,企業發展要謀大勢、增信心、練內功

  裝備製造業與經濟週期高度相關。當前,行業産能過剩以及競爭加劇,讓濰柴明顯感受到壓力。同時,濰柴也深知自身短板。譚旭光認為,這就要求濰柴既要充分做好中長期應對困難的準備,更要堅定信心,加快內部改革創新,化危為機。

  他堅信中國經濟中長期增長大勢不會改變,傳統的增長引擎依然強勁,新的發展動力也伴隨著經濟轉型逐漸凸顯。我國基礎設施供給依然短缺,基建投資存在較大潛力;城鎮化率依然較低,城鄉二元結構調整將釋放巨大需求。由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將促進我國裝備製造業與亞非歐的經貿合作。

  “我們賴以生存的事業仍處於景氣區間,仍處於大有可為的戰略機遇期。”在集團內,濰柴管理層利用各種契機表達上述觀點。無論是加快開拓發動機“後市場”蘊藏的龐大商機,還是瞄準節能環保、深耕再製造領域;無論是聚焦智慧製造,還是全面對接移動互聯網時代,濰柴已主動出擊,開始了新一輪改革創新。其目標,就是從一般技術向核心技術轉型、從製造型向服務型製造轉型、從投資驅動向投資消費雙驅動轉型、從國內發展向全球整合轉型、從産品經營向品牌運營轉型。

  “行百里者半九十。濰柴正處於轉型升級的半山腰,一定要心無雜念、努力攀登。”譚旭光説,從新的起點再出發,濰柴一定會成為國際市場更加響亮的中國品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