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證券 > 正文

字號:  

“航空發動機公司”醞釀單飛

  • 發佈時間:2015-04-16 01:43: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汪珺

  中航動力中航資本4月15日公告,中航係旗下等8家單位將共同投資發起設立中航精密鑄造科技有限公司,總出資額29.47億元。在不少市場人士看來,這預示著中航工業發動機板塊又一波整合浪潮襲來。

  無獨有偶,中國證券報記者近日從多方渠道獲悉,傳言已久的“飛發分離”預期日漸強烈,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相關資産或將從中航工業集團分離出來,單獨成立公司。而隨著發動機公司的成立,千億航空發動機重大專項下發的腳步也日益臨近。

  業內人士認為,將航空發動機獨立於整機製造之外,符合國際慣例,有利於提高發動機製造商的靈活性和研發效率。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製造列入報告,體現出國家空前重視程度。據預測,未來20年我國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需求超2萬億元。發動機板塊體制的創新以及資金專項的下發,將激發研發活力,推動我國發動機及配套産業鏈的快速發展。

  “飛發分離”預期強烈

  早在2014年年初,就有傳言稱,中航工業將整合旗下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整機研發製造資産,單獨成立公司,並從中航工業體系內獨立出來。

  在2014年11月舉行的珠海航展上,面對媒體追問,中航工業主管發動機業務的副總經理李方勇就上述傳言表態稱:目前尚未收到確切具體的消息內容。

  中國證券報記者15日致電中航工業相關人士,對方稱:“目前尚無新的口徑,以李總的表態為準。”

  “能想像得出,這種分離一定會招致中航工業內部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反對。但據我了解,目前‘飛發分離’已經確定,只是沒有宣佈,組織架構還在確定。”一位接近中航工業的消息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

  “‘飛發分離’的事內部一直在吵。”北京航空航太大學一位參與國産航空發動機研發項目的人士這樣説道。

  一位航空業內人士指出,將航空發動機獨立於整機製造之外,是符合國際慣例的做法。這樣,對於發動機製造商而言,能夠有更大的靈活性,並使研發效率最大化。“這種拆分類似于美國的聯合技術公司(普惠發動機的母公司)和GE,以及英國的羅羅。將來中航工業只從事發動機以外的飛機業務,類似于波音、空客。因此,可能性是很大的。”

  創新模式提升效率

  航空發動機研製技術,難度大,風險高,投入多,週期長,被譽為飛機製造“皇冠上的明珠”。當前世界僅有英、法、美、俄、中這5個國家可獨立研製航空發動機。但我國航空發動機以引進為主,自主研發能力落後,目前民機發動機全部來源於國外進口。

  “材料、關鍵零部件、製造設備、加工精度、測量手段等各個環節都比較薄弱。雖然已能製造出發動機,但一方面是性能不夠完善,另一方面難以實現量産。”上述北航人士指出。

  有觀點認為,制約我國發動機研發水準提升的原因:一方面,過去重視程度不夠,資金扶持力度不大;另一方面,也跟發動機與飛機製造一直放在中航工業同一個體系之內有關。

  “舉個例子,中航工業內部過去生産過很多款發動機,但即使性能不夠滿意,通過集團內部加以影響,這個産品仍然可以被消化採用。”一位航空業內人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指出,這相當於內部資源調配,容易造成浪費和效率低下。

  該人士指出,分離後,發動機和飛機相當於是製造商和採購商的關係。製造商在採購商提供的標準體系下研發,若發動機性能不好,採購商可以選擇不用,這將促進發動機的研發生産更有效率和規劃。

  上述接近中航工業人士建議,若單獨成立發動機公司,技術上應立足國內,不能奢望和國外公司有實質性合作;需發揮體制優越性,全國一盤棋,相關産業同時佈局,也必須有競爭機制;研發、生産、維修必須協調,彼此不能老死不相往來;適航認證必須加強,民航總局應有專門機構監管,深度介入;公司架構需採用國外先進的管理模式。

  “新成立的發動機公司可能先從軍用發動機入手會現實一點,國外絕大多數民航發動機是由軍機轉過來的,一上來就做適航認證的民航發動機可能不太現實。”該人士指出。

  “發動機的關聯技術涉及到國家基礎工業的各個方面,國外技術封鎖也是最厲害的。如果踏踏實實地做,將對中國的高端製造起非常大的、不可取代的作用。”該人士表示。

  發動機“三兄弟”先受益

  作為我國航空發動機研發製造領域的主力軍,中航工業集團旗下目前主要有三家從事發動機業務的上市公司——中航動力、中航動控成發科技,被譽為“發動機三兄弟”,分別定位為航空發動機資産的整機、控制和零部件平臺。

  中航動力(600893)目前是我國航空發動機整機業務的龍頭,成為中航工業發動機整合平臺的預期最強烈。公司曾參與國內多個新型航空發動機的科研、製造任務,如“秦嶺”發動機和“太行”發動機等。2014年6月完成重大資産重組,增加了黎明、南方、黎陽動力三家擁有發動機整機業務的公司,産品範圍從大型發動機擴展為大中小型發動機,從渦噴、渦扇發動機擴展到渦噴、渦扇、渦軸、渦槳、航模發動機,整合了我國航空動力裝置主機業務的幾乎全部型譜。

  中航動控(000738)是我國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唯一供應商,航空發動機控制系統業務佔公司收入60%以上。已與通用、羅羅、賽峰、霍尼韋爾、漢勝等國外航空工業巨頭建立合作關係,在航空發動機燃油泵、滑油泵、輔助動力裝置的研製中深入合作,不斷提升産品國際核心競爭力。公司體外發動機板塊下尚有中航工業集團下屬國內唯一航空動力控制系統專業研究所(614所),承擔各類軍、民用飛機、艦船、導彈以及燃氣輪機發電等動力裝置控制系統和其他機電一體化産品的研製和生産任務,未來有資産注入預期。

  成發科技(600391)主要生産航空發動機零部件,産品體系包括軍品和非軍用航空發動機衍生産品兩大部分。成發科技在長期的軍品型號研製以及與國際知名航空企業合作過程中,建立了機匣、鈑金、葉片、軸承等四個專業化優勢平臺,形成了技術、熱表、裝試等三個能力中心,初步掌握了國際先進航空發動機關鍵零部件製造技術。

  一位航空業分析師對中國證券報記者指出,成立單獨的發動機公司將是大勢所趨,而自2012年起便開始醞釀的航空發動機重大專項落地的預期也由此提高。該專項投資規模達千億元,將用於支援國産航空發動機的自主研發與製造。兩大靴子的落地有望開啟發動機市場的萬億空間,發動機板塊的三大上市公司無疑將成為最先受益標的。

  國産飛機發動機模型

  新華社圖片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