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技術顧問團”解了“心頭痛”

  • 發佈時間:2015-04-17 02:31:50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劉林生

  “現在喂食的都是有機鵝料。連日來,氣溫有所回升,肉鵝的食量也增加了。”交談中,于躍不時會扶一扶眼鏡。皮膚黝黑的他平時話不多,可一説到肉鵝養殖,他卻變得能説會道起來,儼然是個專家。

  2010年,于躍從江西南昌理工學院畢業後,回到家鄉——江蘇省灌南縣,通過考試,他成為了田樓鎮振東村一名大學生村官。在經過幾次創業培訓後,他抱定了創業的決心。經過實地勘察分析認為,振東村臨近沂河塘,交通便利而且水源豐富,非常適合發展養殖業。於是,他把目光聚焦到有高收益的肉鵝養殖上。

  謀定而後動。他拿出自己的1萬多元積蓄,從市場上買回160隻肉鵝苗。可不到3個月,買回來的鵝苗死了個精光。失敗的慘痛,讓他找到了問題的癥結——不懂技術。他從市場上購買了很多肉鵝養殖方面的書籍和光碟,可是效果甚微。正在他失去信心、決定放棄時,鎮組織委員馮佳告訴他:鎮黨委為幫助大學生村官創成業、創好業,協調了縣裏有關部門,成立了以農業、科技、“土專家”等為主體的大學生村官創業“技術顧問團”,免費為大學生村官提供技術幫扶指導。得到這一消息後,于躍欣喜若狂,趕緊到府請求“顧問團”幫忙指導。通過現場取證、化驗,“顧問團”幫他找到了原因:小肉鵝抗病能力弱,如果其生長的新環境水質差、空間狹小、陽光不充裕,就容易導致生病死亡。

  為更好幫助於躍發展養殖業,“顧問團”成員還與他結成幫扶對子,採取面對面指導、現場觀摩、外出參觀等多種形式,為他提供技術指導、資訊諮詢、市場服務。掌握到技術要領後,于躍選擇了新的場地,重新養起肉鵝來。在“顧問團”的指導下,2014年,他養的200隻肉鵝成活率高達95%,凈賺1.6萬元。

  “有了‘技術顧問團’,今年我要進一步擴大規模,並帶動更多村民發展肉鵝養殖業,走上致富的道路。”于躍的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高興地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