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專家:大宗商品價格將逐步築底 不排除更大風險

  • 發佈時間:2015-04-16 16:36: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導讀】油價反彈惠及黃金市場,大宗商品沐浴春光。經濟之聲評論:大宗商品的黎明的來臨尚需時日。數據快評:3月全社會用電量4448億千瓦時,同比降2.2%。

  央廣網財經北京4月16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 今天國家能源局發佈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等數據。3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448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2%。

  1-3月,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累計1290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8%。分産業看,第一産業用電量171億千瓦時,同比下降1.9%;第二産業用電量9079億千瓦時,下降0.6%;第三産業用電量1749億千瓦時,增長7.0%;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1901億千瓦時,增長2.6%。

   經濟之聲:怎麼正確解讀用電量的下降,是不是工業用電量下滑與加大節能減排力度有密切關係?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宏觀對衝研究院院長付鵬對此作出解讀。

  付鵬:一方面跟加大節能減排的力度有關係,但是整體上來看跟前期剛公佈出來的GDP數據比較吻合,作為用電量來講,它分鐵路運輸包括其他數據組成來評估經濟具體好壞的一個指標。從整個情況反映出,跟前面GDP下滑到7%相對應來講還是比較吻合的,説明當前我們經濟下滑的態勢比較明確,但是如果從結構上來看,用電量跟GDP之間的這個分降數據也是比較吻合的,也就是我們看到第三産業的表現力相對比較的好。這裡面可能代表了一定經濟轉型的結果。

  縱觀去年的大宗商品市場行情,可用一個字來概括——“跌”。無論是有色金屬,還是全球三大原材料——原油、鐵礦石、煤炭,在2014年都是“跌跌不休”,整個大宗商品市場全面進入了下行通道。那麼步入到2015年第二季度,大宗商品市場將何去何從,成為了投資者們和業內人士重點關注的話題。而我們也似乎可以從國際油價的反彈中尋找到蛛絲馬跡。受庫存低於預期的提振,美國原油期貨隔夜暴漲6.0%,創下年內最高收盤價位;國際金價借大宗商品反彈之勢順利收復千二關口,並最終收官1202.56美元/盎司。

  國際金融危機至今已經7年,全球經濟復蘇已經從中心向週邊展開,大類資産從貨幣牛到債券牛再到股市牛,接下來會不會輪到大宗商品築底反彈輪動呢?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中國宏觀對衝研究院院長付鵬繼續來評論。

  經濟之聲:國際能源機構報告表示,預計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將超出預期。加上美國官方數據顯示上周原油庫存增幅不及預期,使得令油價得到支撐。紐約商業交易所5月份交割的原油期貨價格上漲5.8%,收于每桶56.39美元,創年內最高收盤價。在經歷1月底和2月初的大幅反彈後,目前油價是不是已經進入一輪新的上升趨勢?

  付鵬:從現在來看,油價還處於一個築底的過程中,整體來講,前期油價的反彈看到更多的還是來自供應端的變化,目前來講美國油井的開採數量極速下降,也反映出來目前供應端,前期供應端會大幅度出現增加,到現在來講伴隨價格不斷下跌,油井的開採都處於削減的過程中,導致未來能源的供給端在大幅度削弱。隨著最近這一段時間庫存增量的比重在下滑,增加的速度在放緩,實際上推動了油價的上漲,更多的就是來自於供應端的一點點變化,導致市場開始出現一定的築底狀態。但是從目前全球的經濟情況來看,除了美國經濟情況表現略微的好一些之外,全球其他國家的經濟情況尤其新經濟體的運營整體還是以放緩為主,所以説需求端目前還沒有真正意義上對大宗商品起到一個支撐的作用。而且在部分的大宗裏,可能更多的還都是因為需求端導致價格不斷下跌,個別大眾商品由於供應的變化可能有所支撐,但整體來講還處於一個低位的狀態中。

  經濟之聲:放眼全球,2008年金融危機後,各國先後實行寬鬆的貨幣政策,貨幣市場、債市、股市先後迎來牛市。當前經濟築底和股票牛市具有全球性,只是先後和幅度的差別。美國經濟展現出了可持續復蘇的姿態,股票市場牛市已經持續6年了。歐日經濟有築底跡象,股市正在上漲。印度GDP增速已經回到2005-2007年的水準了,也處在強勁的牛市之中。全球經濟和資本市場都在享受著政策寬鬆、低利率和大宗商品價格紅利。接下來大宗商品價格會不會出現築底反彈?

  付鵬:築底可能會逐步出現,反彈很難説,因為這裡面缺少全球需求的增長,雖然全球自然價格比較繁榮,尤其是現在低利率和寬鬆的貨幣政策導致的結果是大量資金在涌進全球股票市場。原理上來講,大家都希望股票市場的繁榮逐步會帶動實體經濟的復蘇,但是目前來講還沒有,包括歐洲和新經濟體內。我們看到的只是股票市場的繁榮,沒有在需求端上看到大宗商品的傳導,未來的一段時間內只能等待這樣一個轉折的出現,之後可能會帶來需求增加,大宗商品才存在著築底反彈的可能性。但是一旦看到實體經濟和股市之間甚至説在未來以脫鉤的形式進行重新的回歸,不排除會導致更大的風險。

  經濟之聲:現在市場也將大宗商品反彈的曙光寄希望在中國身上,希望通過中國的基礎設施、製造業等增長動力來刺激經濟,進而傳遞到大宗商品的進口上。但是中國的需求刺激對大宗商品市場的提振作用是不是也可能是有限的?

  付鵬:目前來講,由於現在的刺激政策都沒有反映到實體經濟上,所以我們看到的情況是實體經濟越差,貨幣政策在松,整個週期在朝寬鬆轉向,政策的刺激力度導致股票市場的這種大繁榮並沒有帶動起來,實體經濟需求增加,所以説現在雖然股市上了4000多了,但是實體經濟包括經濟下滑的態勢並沒止住。所以大宗商品實際上就處於一個應該實際需求比較緊密相關的狀態,短期內還是看不到太好需求的提振。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