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民航監管助廈門連接海上絲路

  • 發佈時間:2015-04-16 09:31:26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錢 擘

  通訊員 張小蓉 劉明惠

  廈門航空日前宣佈,其旗下的波音787客機將於7月執飛廈門—阿姆斯特丹航線,同時通過與南方航空、荷蘭皇家航空的合作,使飛抵阿姆斯特丹的廈航旅客可以再搭乘荷航航班飛往歐洲15個目的地;亞歐大陸兩端兩座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由此編織起更密集的空中網路。這是廈門航空的第一條洲際航線,執飛的則是華東民航首個波音787機隊。讓這些“第一”實現的背後,少不了民航廈門安全監督管理局及時高效的監管。

  提前準備

  保障首個寬體機型審定

  廈航的波音787能否安全、及時地飛起來,審定是一個關鍵環節。而廈航旗下原來都是波音737、波音757等單通道客機,廈門監管局在轄區內並沒有審定寬體客機的經驗。為了保證審定工作品質,他們從2013年廈航簽約採購波音787以來,就提前開始準備。

  2014年初,在民航華東管理局的支援和東航物流旗下中國貨運航空的配合下,廈門監管局派出“種子”監察員,到中貨航波音777客機上實地學習。雖然機型不同,但同為波音家族寬體客機的波音777在結構、性能等方面與波音787有著相近之處。

  從2014年3月開始,密集的審定工作陸續開展:9月2日,最關鍵的部分中斷起飛應急撤離科目一次順利完成,廈航的波音787交出了完美考卷;9月4日,有廈航白鷺標誌的波音787順利獲得頒證,得以翱翔藍天。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國內飛行後,廈航波音787客機即將為亞歐大陸東西海岸的兩座著名海港搭建空中橋梁。

  善借外腦

  支援廈門機場新航廈建設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素來以出色的服務在民航旅客中享有好評。但在服務軟體之外,迅速增長的客流量卻給廈門機場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到2014年,廈門機場旅客吞吐量已超過2000萬人次,過去的T3航廈設計容量則不到其一半。廈門機場T4航廈工程在2014年完工,而工程能否通過行業驗收,是不是能讓旅客在2015年春運高峰期到來前擁有更舒適的候機環境,則取決於其是否滿足行業驗收標準的要求。

  “監督的指標一點兒都不能降低,而監管的效率更要得到提高”。這是廈門監管局在面對這項工作時始終秉持的原則。

  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在2014年年中完成了第二跑道和新航廈驗收,廈門監管局就主動同江蘇監管局聯繫,了解其如何在南京機場驗收中實現品質和效率並重。

  善借外腦智慧,為廈門監管局的工作帶來了啟發。監管人員比流程規定的驗收節點更早進駐T4航廈,通過預驗收的方式,提前梳理航廈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儘早督促機場整改解決。針對T4航廈啟用後,機坪將新增和變動的滑行路線、標誌較多,機坪運作複雜的問題,監管局及時下發安全通告,獲得了華東管理局的好評並得到轉發。在試運作期間,廈門監管局又在現場督導了機場組織開展的500人和1500人規模雙樓運作綜合演練,幫助各駐場單位熟悉T4航廈的新流程。

  2014年12月28日,廈門機場T4航廈和新停機坪正式啟用。完善先進的設施、順暢的服務流程,獲得了旅客的認可。

  研發新技術

  完成全球首次同類隱患排查

  作為民航監管部門,在保障現有法律法規、規章制度有效落實之外,如何推動轄區內的行政相對人在安全上更積極主動,是廈門監管局始終孜孜以求的方向。

  廈航是廈門監管局轄區內最重要的基地航空公司。廈門監管局積極支援廈航研發安全管理的新技術,監察員也與廈航的工程師就此保持著頻繁和深入的溝通,推動廈航自主研發了發動機工程管理系統。這一系統能通過對發動機關鍵附件、發動機送修控制和發動機在翼性能的全方位監控,搭建發動機預防性維修的數據分析平臺。

  2014年6月,這一系統監測到廈航一架波音737-800客機左發動機一個數據的異常。雖然數值仍然遠低於規定安全閾值,根據手冊無須採取任何維護措施,發動機生産商GE的遠端監控也沒有告警,但通過該系統和廈航工程師的分析,依然認定性能變化趨勢屬於異常範疇。企業立即制訂了檢查方案,最終成功發現故障源,消除了可能的發動機空中停車隱患。這是全球波音737-800機隊通過發動機性能趨勢監控手段,發現重大安全隱患的首個案例,也贏得了GE的高度讚揚。

  不僅是航空公司,廈門監管局轄區內還有在全國範圍內舉足輕重的航空維修産業群。對這些企業,監察員同樣加大監管和溝通力度,督促企業、員工尤其是關鍵崗位人員,及時應用新技術,保障維修産品品質和航空安全。

  協助兄弟單位

  探索通航審定新課題

  2014年,廈門監管局對交通運輸部東海第二飛行救助隊(以下簡稱“東二飛”)進行了運作合格審定。雖然東二飛屬於交通部救助性質的事業單位,按照民航規章不需要由民航審定,但交通部救撈局此前提出,民航有著完善的通用航空管理體系,希望借助這一體系,提高飛行救助隊管理水準。而對於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來説,高水準的飛行救助隊同樣也是港口發展和航海事業發展的關鍵保障因素。廈門監管局因而將此作為去年的一項重點工作。

  作為廈門監管局開展的首次通用航空審定,在合格審定開始前,廈門監管局就派出人員,參加了兄弟單位在上海開展的東海第一飛行救助隊審定,以積累經驗。去年6月~12月,廈門監管局集中人員,以135部規章為依據,對東二飛19本手冊和文件進行了詳細審查,提出了64條審查意見,涉及飛行運作、適航維修、航務管理、安全保衛等多個方面。去年底,審定工作順利完成,東二飛正式納入民航監管體系,為其提高安全管理水準、服務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和當地海洋經濟,又增加了一重保障。

  2015年,廈門監管局已經提出,此前實現的多個“第一”決非句號。無論是廈航787機隊運作監管,還是東二飛納入民航監管體系後的行業指導,仍將是廈門監管局的工作重心所在,並將繼續保證這些事關廈門參與海上絲綢之路和自貿區建設的佈局要點,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獲得新發展。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