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天暖了長春菜價咋還貴了

  • 發佈時間:2015-04-16 07:35:47  來源:長春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産地天氣“任性” 儲存運輸難

  業內稱漲是暫時的 降是必然的

  長春晚報記者 孫霄

  “這葉菜基本都比上周貴了,特別是菠菜,上週一斤才兩塊多錢,現在快到3塊5了。”15日,家住湖西路的市民黃阿姨到早市買菜,發現菜市場上並沒出現她想像中的春季降價潮,許多蔬菜反而變貴了,其中葉菜漲價尤其明顯。

  長春市價格監督檢查局監測處對我市五大市場的監測數據顯示,本週一(4月13日)與上週一(4月6日)相比,16種蔬菜中有9種漲價,菠菜漲幅更是超過了20%。春季大地回暖,在許多市民的印象裏,應該是産菜多、菜價降的季節,為什麼我市大部分蔬菜的價格反而漲上去了呢?市民們什麼時候才能吃到真正的春季降價菜呢?

  本組攝影 張揚

  市民在市場上挑選蔬菜。

  大媽蒙

  等吃便宜春菜 這咋還漲價呢

  在湖西路到工農大路一帶,記者走訪了多家農貿市場和蔬菜水果超市,發現蔬菜的價格確實比上周有所上漲,其中葉菜漲幅尤其明顯。

  “這一斤菠菜,上周2塊7,這周3塊5,漲了8毛錢,還有油菜、小白菜、茼蒿,只要是(長)綠葉的,每斤都漲了5毛左右。”在湖西路某農貿市場,正在買菜的市民王阿姨説。她還注意到,不僅菜價漲了,就在這兩天,新鮮的葉菜比原來更難買到了。“原本有時候我晚上五六點鐘來,只要市場沒關,葉菜多少還會剩一點兒,可以趁機撿些便宜的。但昨天和今天,我下午三點多來,幾個攤子的菠菜都賣沒了,別的葉菜也剩得少,就黃瓜、柿子啥的還能好買些。”王阿姨告訴記者。

  這樣的變化,讓買菜的市民們有些犯愁,也有些發蒙。“冬天菜貴很正常,但春天暖和了,吃菜應該越來越便宜了吧?這兩天是咋回事呢?”黃阿姨忍不住向菜販連連發問。

  菜販愁

  産地升溫連降雨 供應跟不上了

  面對黃阿姨的疑問,菜販們表示挺委屈,“大媽,不是我們要漲價,是現在進貨困難啊。”

  “春天天氣回暖,蔬菜産量增加,按理來説應該開始‘降價潮’了,沒啥意外的話,到月末連‘一元菜’都能吃上了,可今年産地的天氣,是我們誰都沒料到的。”一家蔬菜攤位的攤主趙大哥表示,近日長春菜價上漲,主要與産地天氣有關。

  趙大哥解釋説,在本地蔬菜大批上市前,長春人吃的蔬菜主要産自遼寧和山東,其中山東一帶由於有壽光等著名産地,進貨、運輸鏈條特別成熟,在批發商中較有人氣。“就説各種葉菜吧,在産地,每個去收菜的人一天至少發一卡車回長春,每車差不多得30多噸,少的也有20多噸。”趙大哥透露道。

  但就在上周,作為主要蔬菜産地的山東地區氣溫開始上升,許多産地都出現了20℃甚至25℃以上的最高氣溫,還連降雷陣雨,高溫“催”熟了大批蔬菜,潮濕的雨天也加劇了運輸和保存蔬菜的難度。“特別是葉菜,是最難放的,到了長春,好多已經爛了。”在長春市蔬菜批發市場,負責運送蔬菜的“鏢頭”老雷説。批發商老魏表示,聽説山東的氣溫日後還會繼續上升,陣雨天氣也會持續一段時間,現在很多同行害怕損失,已經停止或即將停止從山東進貨,這大大減少了長春蔬菜的供應量。同時,長春本地的氣溫還沒有到直線回升的時候,進入4月以來,反而幾次出現突然的降溫,這使得本地蔬菜也暫時接不了棒,供應“青黃不接”,價格自然也就漲上去了,而且越是難保存的葉菜,漲價越厲害。

  業內説

  春菜降價是大趨勢

  記者在網上查詢了山東地區的歷史天氣,發現自上周以來,全省大部分地區確實出現了20℃以上的溫度,在15日,壽光、濰坊、莒縣等蔬菜産地的最高氣溫達到了25℃至28℃,而雷雨、陣雨也每隔一兩天就會有一次。同時,記者還在長春市價格監督檢查局監測處的網站數據中查詢到,在2014年4月16日及2013年4月15日,長春部分蔬菜的價格也出現過上漲,但到了4月末,又基本呈現下降趨勢。

  “長春是銷地,産地天氣等臨時狀況也會對市場價格造成不小的衝擊,但春季蔬菜的價格下降是大趨勢,意外的漲價只是暫時現象,而且業內肯定會想各種辦法去克服。”蔬菜批發市場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幾家批發商也紛紛透露,為了熬過“青黃不接”的時期,他們將加大遼寧等其他産地的進貨量,很快就會將供應上的缺口補上,預計到月底,春季蔬菜還是會回到降價的軌道上來。

  新鮮蔬菜集中上市。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