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何質彬:中國航太夢的見證者和踐行者

  • 發佈時間:2015-04-16 01:30:3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江東洲

  自從1962年進入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工作以後,何質彬的一生就一直和中國航空航太事業緊緊聯繫在一起。

  50多年來,作為新中國培養的第三代航太專家,何質彬曾參與了“兩彈一星”的研發工作,擔任過多種衛星型號工程的副總經濟師,發起並主持了海南航太發射中心項目,成為一名中國航太夢的見證者、參與者和踐行者。

  因為在航太科技相關領域中所取得的卓著成績,2014年,何質彬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艱苦年代,玉汝于成

  那是一個艱難困苦的年代,也是一個激情澎湃的年代:1964年,原子彈爆炸;1967年,氫彈爆炸;1970年,“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成功發射……

  1962年,剛剛從華中科技大學畢業的何質彬,被分派到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二部工作,參與原子彈項目的研發。“生活條件非常艱苦。”當年的情景何質彬至今曆歷在目。那時,不僅吃飯經常吃不飽,工作環境也很惡劣:蘇聯援建的研究所是在廢墟裏建起來的,連接工作區和宿舍區的道路沒有硬化,“西北風一刮就黃沙滾滾,每次上下班都灌了滿嘴的沙,眼睛也睜不開,鼻子裏也都是土。”

  “當時提倡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大家的精神狀態很高昂,都有一種哪怕再困難都要把項目攻下來的決心。”何質彬説,憑著這種精神,大家把所有困難都置之度外。作為“兩彈一星”研發工作的“螺絲釘”,大學生們被安排做基礎性的計算工作。通過運用當時水準較低的電子模擬電腦,年輕人整理出了大量的基礎數據,為專家們進行技術選擇、方案論證和參數審計提供了詳實的參考資料。

  1957年10月,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1958年1月,美國也成功發射了人造衛星,“那時毛主席就提出,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中國的航太夢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1967年,何質彬被分派參與人造衛星的研發工作。

  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到國防科工委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再到航太部第五研究院五○二研究所,在此後的二十多年時間裏,何質彬的工作總是與航太事業密不可分。

  參加“兩彈一星”的研發;全程參與科學探測衛星等控制系統的方案論證,技術設計等的組織計劃、指揮調度;擔任過核反應爐、導彈系統和衛星可靠性工程組長,衛星系統主管總工程師,可靠性工程主管設計師,主管總檢驗師……從當年參與研發工作的年輕大學生,何質彬逐漸成長為國家的科研中堅力量,並獲得航太一等功、二等功各一次;獲“通信衛星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獲“一箭三星”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及“航太可靠性與品質保證航太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國防科工委頒發的“為航太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榮譽證書、證章等。

  轉戰海南, 再續夢想

  1988年,海南建省。來自全國各地的人才從四面八方,像百川歸海一樣涌向海南。

  這一年,在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長期搞導彈、衛星、飛船研究的何質彬,剛剛結束了到巴西、阿根廷等地進行航太科技相關工作回國。在內地探親時,何質彬偶遇時任海南省省長梁湘,他勸説何質彬到海南工作。“我一個搞航太的,到海南能幹啥?”後來,在伯父的勸説下,何質彬決定加入“十萬人才下海南”的大軍,到海南參與建設海南航空公司。

  1989年,對於一直懷揣航太夢的何質彬來説,夢想被點燃。當年,日本科技廳宇宙研究所率六大財團組成的考察團訪問海南省,何質彬全程陪同。海南得天獨厚的航太發射條件,讓當時到瓊考察的日本專家當即提出投資400億美元,在海南建一個亞洲最大的航太港。在日本考察團離開後,何質彬就立即向國防科工委和航太部彙報請示,提出建設海南航太港的設想。但是後來由於考慮到我國的航空尚未進行國際合作,航太的國際合作似乎更遙不可及,而且海南剛剛建省,基礎設施不足,何質彬的設想未獲通過,海南的“航太夢”就此“擱淺”。

  然而,命運使然,海南迎來了第二次機會。

  1996年,中國運載火箭在地球靜止軌道上對商用衛星的運載能力只有5噸左右,而同期世界水準已經達到8噸—16噸,這就意味著中國必須考慮修建一個新的火箭發射場,這也讓何質彬又看到了海南航太事業發展的希望。當時在海南省科技廳工作的他馬上去北京請航太專家,對在海南建設航太港進行了概念性論證、初步可行性論證以及可行性研究論證。

  “在北京,我見到了上世紀60年代初我在中科院研究所工作時的老所長、我國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對這一次極具意義的見面,何質彬仍記憶猶新,“錢老當即對我的想法表示支援,並於1997年初親率一個陣容強大的專家組赴海南考察。”

  此後,何質彬主持完成了海南新世紀國際商用航太港可行性研究報告和項目建議書,正式向國家申報。1999年和2000年,他又聯合多位同仁先後在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會上提交議案,隨後國務院授命國防科工委對該項目實施論證。

  10年論證終圓航太夢。2007年9月,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我國將在海南省文昌市建設新一代運載火箭發射場。

  為解決建設資金問題,他不厭其煩,成百次找開發商洽談;為論證大型火箭發射,他與衛星推進器專家、地面試驗專家、發射場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反反覆復開會、論證、收集數據,現場勘察;為考察選擇首區測控站址,多次出海考察……為推動海南建設航太港,何質彬矢志不移,不畏艱難。他的同事,把他10多年的經歷,概括成一句話:吃盡千辛萬苦,經歷千難萬險,走遍千家萬戶。

  何質彬全身心的付出,得到了社會的廣泛認可,有人稱他為海南文昌衛星發射的創始人,也有人稱他為海南文昌航太之父。2014年,何質彬入選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老驥伏櫪,壯心不已

  在很多人的眼裏,隨著海南航太發射中心心願的實現,何質彬已經功成名就,應該樂享天倫,頤養天年了。

  但是,如今已70多歲的何質彬仍然經常到處奔波,他在為實現文昌航太城的第二戰略——國家級文昌航太科技産業園奔忙著。

  早在規劃之初,何質彬就把文昌發射場定名為“海南國際商用航太港”。他要的,不僅僅是一個發射場,而是以此為龍頭核心,牽動發展航太文化旅遊、航太科技産業化的發展。為此,他曾先後率團出訪新加坡、泰國和西歐八國,進行國際科學合作項目洽談;另一方面,他又組織航太專家團隊,制定五年、十年建設計劃和二十年發展規劃。

  2014年10月,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基本竣工,這將是中國首個濱海發射基地,也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低緯度發射場之一。2015年,中國新一代大型運輸火箭“長征五號”計劃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首次發射。

  隨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投入使用,何質彬的航太夢,還在不斷延續。在他看來,不僅要讓自己圓航太夢,也要讓每個普通人都能圓航太夢。

  他預計,不久的將來火箭從文昌發射,把月球車送上月球,建立中國的月球基地;把飛船送上太空軌道,建立中國永久的空間站;把載人登月飛船送上月球,升起五星紅旗,奏響國歌,讓嘹亮的國歌聲響徹浩瀚的太空。

  文昌航太發射中心的順利落成,意示著文昌大規模建設高潮即將到來。何質彬的另外一大夢想就是為航太科技産業化,航太文化旅遊大眾化,航太農業(太空莊園)觀光化,航太食品商品化等等,打下長效而又堅實的支撐平臺。他相信,建成國家級、具有世界水準的文昌航太科技産業園,繼而建成國際航太科技産業中心的目標,一定能實現。

  古稀之年,壯心不已。以“不用揚鞭自奮蹄”的老黃牛精神,何質彬帶著航太夢想,繼續前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