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舟山船企造“新船”

  • 發佈時間:2015-04-15 06:29:22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 劉樂平

  你坐過塑膠做的船出海嗎?在舟山嵊泗,一種新型環保船艇駛入人們視野,它不用一根木頭和一塊鋼材,更神奇的是,船艇周身沒有縫隙。該船艇的製造者、浙江省嵊泗洋山滾塑遊艇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一家滾塑船艇製造示範企業。

  “應用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和滾塑技術製造船艇,是近年來小型船艇製造領域的重要創新成果,以塑代鋼、以塑代木將是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企業負責人陳健華告訴記者,公司自2007年創辦以來,一直致力於各類全塑船的開發。目前,公司獨創了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一次成型滾塑工藝和成型設備,成為國內唯一能生産12米以下各類全塑船艇的企業。

  陳健華認為,滾塑船艇是未來船艇轉型的必經之路,市場潛力巨大。未來,他還將帶領企業進軍內河,對滾塑船艇進行一系列的標準化改造。

  幾小時造一條船

  5年前那個夏天,陳健華和研發團隊10多位技術人員一起,見證著自主研發的第一條聚乙烯滾塑船艇下海。當船艇靈活自如地穿梭在海面上時,在場所有人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自此,這種聚乙烯船艇正式開始投入市場,目前已經銷售四五百艘。

  聚乙烯,簡稱PE,是所有塑膠原料中使用量和供應量最大的原材料,用途廣泛,全球範圍內的産量十分巨大。事實上,在全球範圍內來看,把聚乙烯應用於造船,並不是一件新鮮事。世界上第一艘滾塑聚乙烯船艇在1959年由挪威Cipax公司製造成功,至今已有50多年的歷史。

  “多年以來,由於聚乙烯船艇沒有在國內廣泛生産、銷售和使用,國內對這一船舶類型比較陌生,相對傳統的木質、鋼材船,這是一種新型造船法。”陳健華介紹,滾塑工藝很早就進入了中國市場,但一直未被運用到制船上來,公司也是投入幾千萬元、耗時8年才有了現在的成果。

  “聚乙烯船艇項目的核心是利用滾塑工藝來製造、生産出符合設計與應用要求的産品。”陳健華介紹,實際上這也是一個涉及到多個領域的綜合性項目,包括滾塑原料的篩選與改性、船型與船體的設計、滾塑模具的設計與製造等。

  不用一根木材、一塊鋼板的聚乙烯船艇在製造過程中最大的特點就是一次成型,船體上沒有任何接縫。“製造聚乙烯船最先要擁有自己的模具,一個好的模具需要幾十次甚至幾百次的修整,而一旦成型製造出來的船基本上成功率在百分之一百,且2至6個小時就能完成整船體製造。”

  由於材料和設備的特殊,使得聚乙烯船艇的加工工藝也不同於一般的滾塑製品,在溫度控制、旋轉頻率、冷卻時間的掌握和收縮變形的控制等諸多方面,都有著特殊的工藝要求,短時間內難以掌握。

  陳健華告訴記者,目前國內的滾塑企業有數百家,生産的産品幾百種,但有能力製造8米以上聚乙烯船艇的滾塑企業全國只有他們一家,“這説明瞭製造聚乙烯船艇的技術難度”。

  綠色製造趕大海

  在以“碧海奇礁、金沙漁火”著稱於世的嵊泗列島,海洋漁業是當地重要的基礎和支柱産業。土生土長的嵊泗人陳健華和所有海邊人一樣,對大海有著非同一般的感情。正因為如此,在船舶的研發中,他對環保問題尤其敏感。

  “船舶在頻繁營運過程中,不可避免地直接或間接地把一些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從而造成了海洋污染。”在陳健華看來,這個問題完全可以避免。實現的途徑就是造船材料的更替和工藝的改進。

  浙江省造船工程學會有關負責人介紹,與以往用木材、鋼鐵、玻璃鋼等材料製造的船艇相比,新型的聚乙烯船艇耐腐蝕、耐碰撞、低碳節能、安全高效,建造和使用成本低,性價比高。

  陳健華告訴記者,聚乙烯船艇在安全性上有新的突破,新型漁船強度更高,能承受大力度撞擊而不破,更重要的是因為船體的材料密度低於常溫水密度,即使進水也不會沉沒。此外,由於滾塑船是由高分子材料一次成型的,其使用壽命比普通木質船高三倍,比玻璃鋼船高兩倍。

  在環保綜合性能方面,其船體材料具有無毒無味、免油漆、免維護,生産和使用中無污染,報廢後還可回收利用等優點,非常適合我省內陸河流、庫區和湖泊航行或作業船舶,達到防止污染、保護水環境的目的。

  聚乙烯的船體顏色在滾塑過程中就已經完成,不會採用油漆上色,從而避免海洋環境污染。除此之外,與普通漁船相比,滾塑船可以省油20%到30%,船體報廢以後,還可迴圈回收利用。

  “只要購買的是公司的聚乙烯船,一旦報廢後我們願意以原價10%向漁民回收。”陳健華説:“我們希望未來能利用廢舊聚乙烯材料造出船塢、浮桶等漁船周邊輔助工具,在拉長産業鏈的情況下更充分地利用好廢舊材料。”

  “除了漁船壽命增加了,滾塑船比一般漁船更經濟實惠的一個方面是低保養費。”陳健華對記者説,普通漁船一年至少花費造價的12%在維護和修理上,而滾塑船擁有10年的使用年限,每年的維護費用只佔造價的1%不到,更加適合漁民的漁業捕撈需求。

  市場機遇正開啟

  去年起施行的《聚乙烯漁業船舶檢驗技術要求(試行)》,標誌著聚乙烯漁船的推廣應用獲得了國家法規的支援。

  作為該規範制定的積極推動者和參與者,陳健華非常興奮,“這個文件的發佈,使得聚乙烯漁船的生産建造和使用進入了有法可依的時代,突破了聚乙烯漁船在生産和推廣應用方面的瓶頸。”

  “目前市場對聚乙烯船艇還缺乏必要的認知,但是可以肯定,這是一個等待甦醒的巨大市場。”陳健華説。據介紹,國內12米以內小型船艇主要包括近洋漁業生産船、遊樂休閒船、救生艇、衝鋒艇、各類工作艇等。

  以小型漁船市場為例,主要包括12米以下的小型機動漁船和非機動漁船。陳健華對全國市場做了一個調查,近幾年全國12米以下機動漁船數量變動幅度較小,基本維持在56萬艘左右。以平均5萬元每艘價格計,10年的平均使用期限,每年的更新數量平均為5.5萬艘,每年的市場容量大約為27.5億元。非機動漁船的市場容量為14.8億元。

  綜合非機動漁船和12米以下的機動漁船兩部分,每年小型漁船整體的市場容量為42.3億元,這還不包括廣泛存在於沿海及部分內陸地區的無證小型漁船。

  “目前小型機動漁船多為木質船和鋼制船,少量其他材質,而國家的産業導向是以塑代鋼、以塑代木。”陳健華説,儘管聚乙烯船艇要大規模替代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這是一個大的趨勢。

  浙江省造船工程學會有關負責人建議,在各類船舶升級改造進程中,特別是在眾多的內河、庫區、湖泊的漁船升級改造方面,大力推廣應用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列入“十二五全國輕工行業重點推廣技術目錄”的新型聚乙烯節能環保船艇,可從源頭上降低水源污染的風險。

  陳健華透露,今年公司計劃選址建設現代化規模標準的聚乙烯船艇生産基地和研發中心, 新的研發中心主要從事船艇模具研發、成型工藝研發、設備自動化研發、原材料配置提升研發等工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