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行業洗牌加速:保持高速增長 廣東企業仍領風騷
- 發佈時間:2015-04-14 07:3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LED企業陸續公佈2014年年報,截至4月9日,國內A股53家LED企業中,已有26家披露了年報。
這26家企業中,超過七成在去年凈利潤實現增長,整體行業正保持穩步速度,向前碾延。
國內長期關注LED發展的權威專家、高工LED董事長張小飛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LED做得比較好的企業,利潤比前兩年都在增加,企業市場佔有率在提升,未來將進入穩定的增長期。”
LED産業經過多年的資本融合,洗牌加劇,行業發展相對成熟,而隨之政府補貼似乎也在逐年下降,特別是廣東省內的LED企業。不過,行業預計2015年全球LED照明市場增長仍將超過20%,且繼續高速增長。
廣東企業仍領風騷
經過全年的渠道整合和資本洗牌,七成LED企業凈利潤較去年出現增長。
凈利潤增長幅度最大的要數上市兩年多的華燦光電(300323.SZ),這家LED晶片供應巨頭去年凈利潤暴漲1151.01%,一舉扭虧為盈。
華燦光電實現營業收入7.06億元,營業利潤1160.32萬元,利潤總額1.07億元,凈利潤9090.61萬元。
華燦光電2014年晶片産能提升,銷量大幅增加,去年LED晶片生産量增長184.92%,銷售量增長133.81%。
與此同時,另一LED産業巨頭聯建光電(300269.SZ)業績也頗為搶眼,凈利潤同比增長達723.60%,報告期內實現營收9.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5.66%,實現凈利潤1.34億元。
上述凈利潤暴漲是合併報表的結果。去年5月伊始,分時傳媒納入上市公司合併報表範圍,使聯建光電廣告行業收入增長至34345.3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5938%。
這家主業為LED顯示、LED小間距電視、LED智慧照明和LED文化教育傳媒的上市公司,擅長“差異化”,憑藉中高端LED顯示應用,在廣告媒體、舞臺演藝及政企宣傳等細分領域形成了一定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與地處華中的華燦光電一枝獨秀不同,位於廣東的LED企業則是百花齊放。公開資料顯示,廣東省LED産業已基本形成從襯底材料、外延片、晶片、封裝到應用完整的産業鏈條。
經過多年洗牌和兼併重組,廣東現有LED上市公司31家,其中以LED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17家,佔全國以LED為主營業務的上市公司68%。全省31家LED上市公司總市值超1150億元。
地處深圳,主營LED顯示屏、LED照明燈的洲明科技(300232.SZ),去年凈利潤也獲得增長,實現總營收為9.7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3.8%。全年實現凈利潤8026.03萬元,同比增長10.90%,其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085.89萬元,同比增長84.58%。
另外,深圳雷曼光電(300162.SZ)亦出現增長,2014年實現營收4.05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62%,營業利潤2918.2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47.2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10.12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55.48%。
同時,位於廣州的鴻利光電(300219.SZ)2014年營收10.1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8.3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010.6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7.62%。
“未來將進入穩定的增長期,LED做得比較好的企業,利潤比前兩年都在增加,企業市場佔有率在提升。”張小飛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張小飛認為,消費者對LED的普及與應用,效果已經體現出來,“目前市場滲透率在30%-60%的增長”。
大額“蹭補”過去時
每年都有大筆科技扶持資金投至LED産業,一些LED龍頭企業抱團哄搶科研項目和工程項目,以爭取政府扶持的專項資金。
在獲取政府補貼方面,三安光電(600703.SH)是絕對的“蹭補”大戶。三安光電於今年3月31日,獲得政府補貼1.7億元。
2014年度報告期內,三安光電共計獲得政府補助金5.05億元。而在報告期初政府補助餘額為15.57億元,期末餘額為13.63億元,本期減少6.82億元。
同時,華燦光電去年的凈利潤暴漲也離不開政府補助的貢獻。2014年報告期內,其共計獲得政府補助金為9237.01萬元。而在2013年,該補助金額達到了1.35億元。
由此可見,政府補貼在逐步減少。
如洲明科技2014年的營業外收入中,來自政府補貼的金額為1065.92萬元,2013年該補助金為1119.19萬元,稍為減少。
在全國高科技企業發展LED專業委員會主任鄭浩聞看來,未來政府大額補貼投入到LED産業的現象或將不復存在。
鄭浩聞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目前,中國的LED企業已形成了龍頭集群,市場已相對成熟,未來的補貼形式只會越來越狹窄。而在張小飛看來,現在政府已經沒什麼補貼了,除一些研發的項目還延續以前的情況。
“主要是當地政府對某些企業的補貼,而對大部分的企業來講,對燈具出售進行補貼,現在已經沒必要了。”張小飛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不過,目前政府主要是對LED企業進行科技型補貼,其涉及研發,科技型補貼導致的問題很多,“企業要生存,補貼也不夠,但也不能靠補貼去發展,”LED産業發展已經日趨成熟,主要行業比價清晰,企業競爭拼的是規模和渠道鋪設。
在張小飛看來,除了産業補貼下降外,目前LED企業的“産業鏈負債”也值得關注。如今,LED企業的供應週期越來越長,對於供應商而言,下游用戶付款不及時的情況之下,中上游企業將難以獨善其身。
“特別是非上市公司,銀行對這種公司的貸款卡得很緊,負債多了,資金週轉也很困難。”張小飛表示。
時代週報記者發現,産業鏈負債在上市公司中也表現得較為突出。
聯建光電的應收賬款餘額從2013年12月末的2.695億元,增至4.25億元,“應收賬款餘額總數較大”。
聯建光電稱,為維繫與核心及重點客戶長期合作關係的穩定,給予他們的信用期較長,同時公司也給予新增的部分大客戶相對寬鬆的信用政策,這在一定程度上延長了應收賬款的回收週期。
位於深圳的LED企業長方照明(300301.SZ)2014年應收賬款達到1.44億元,而其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僅5067.31萬元。
另外,洲明科技在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僅6000萬餘元時,其應收賬款達到了2.39億元。
LED寡頭時代
經過多年的資本介入與市場發展,行業預計2015年全球LED照明市場增長仍將超過20%,傳統照明巨頭將會進一步加速行業洗牌和整合。
“比如上游集中在三安光電,中游在木林森(002745.SZ),下游在三雄極光和歐普照明。”張小飛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上述LED巨頭們去年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繼續笑傲江湖。
年報顯示,三安光電實現銷售收入45.80億元、凈利潤15.10億元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62億元。
與上年同期相比,這家主營LED晶片的企業去年銷售收入增長了22.71%,主營的晶片、LED産品營收達到42.14億元,毛利率達41.06%,增幅達8.62%。
與此同時,今年2月17日登陸資本市場的木林森,去年營收達40.02億元,增長39.25%。營業利潤達到了5.06億元,增長1.47%。
三雄極光和歐普照明均未IPO,不過他們去年自報的業績也較好。
三雄極光董事長張宇濤稱,2014年三雄極光LED産品相比2013年翻倍增長,銷售額佔整個公司的50%以上,特別是下半年LED的銷售佔比高達70%,總體業績繼續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
歐普照明據稱已在全國各地密布了6000多個銷售網點,3500多家專賣店。近年來又擁抱電商,並在2014年“雙11”創造了9443萬元的銷售神話。
張小飛認為,未來LED企業競爭的是規模和實力,“大企業已在渠道鋪設,産能研發和産品佈局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所以現在較勁的是內功”。
在業內人士看來,LED産業早年因獲得國家大量政策和資金扶持,進入門檻較低,獲得迅猛發展,導致大量資本進入,行業産能過剩,而經過2012年及2013年的産能釋放,目前LED行業仍在洗牌加劇。
——個例——
聚飛光電的多元化轉型
時代週報記者 吳綿強 發自深圳、惠州
靠背光LED産業發家的聚飛光電(300303.SZ),正在打破産品結構單一的瓶頸,走多元化之路。
2014年年報顯示,聚飛光電實現營業收入9.9億元,同比增長31.4%,凈利潤達到1.8 億元,同比增長36.6%。聚飛光電在小尺寸背光市場擁有絕對的領先地位,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佔據30%以上。
2015年正好是聚飛光電成立十週年,公司締造者邢其彬是一位繞不開的人物。但作為公司的董事長,邢其彬為人低調,極少在公開場合露面,同時不接受媒體採訪。
務實的作風使得聚飛光電迅速搶佔國內市場,佈局海外。聚飛光電目前亟須擴張産能。不久前,該公司與惠州仲愷高新區簽署了投資協議。
但時代週報記者調查發現,聚飛光電上述擴張項目的進度,目前進展緩慢,實質性的進展只是簽署了投資協議。
産品結構多元化發展
背光LED仍是驅動聚飛光電業績增長的主要動力。2014年,其背光LED實現銷售收入8.5 億元,同比增長37.0%,佔主營業務收入的86.7%。
聚飛光電主要産品按用途可分為背光LED産品和照明LED産品。背光LED産品主要應用於手機、電腦、液晶電視等電子産品;照明LED産品主要應用於室內照明領域。
有投資者曾指出,聚飛光電的産品主要集中在小尺寸LED産品上。2013年,公司小尺寸背光實現銷售收入46484.32萬元,其中超亮系列産品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達到52.01%。
聚飛光電顯然正在努力克服這一産品結構單一的問題,發力中、大尺寸背光領域。2014年聚飛光電在中、大尺寸背光領域業績增長,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佔比由上年的21.14%上升至29.31%。
即使這樣,聚飛光電中、大尺寸LED背光業務在國內的整體市場份額仍然不到5%,同時前兩年由於尚處磨合期,與國內電視品牌商合作量還比較小。
相比中、大尺寸,聚飛光電在小尺寸背光市場擁有絕對的領先地位,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佔據30%以上。
基於此,聚飛光電加大了海外市場拓展力度,背光LED産品受到中國台灣、南韓等地客戶廣泛認可,並與上述國家客商開展業務合作。
今年1月16日,聚飛光電與經豐田合成授權的豐田合成光電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在深圳簽署了協議。豐田合成是全球LED行業技術領先者,擁有白光LED關鍵技術專利組合。
聚飛光電董秘辦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公司可以使用豐田合成授權的白光LED專利技術,並按照專利生産産品,達成供應鏈的戰略合作。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國內LED晶片技術仍有很多需要攻關的地方,聚飛光電此次付費或許不菲。
聚飛光電董秘辦拒絕向外透露雙方此次的合作金額,“這個是保密的,確實不清楚,”上述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目前,聚飛光電授權的該白光LED已經上市銷售。
至於批量銷售生産的産量這塊,該董秘辦人士稱,“暫時還不清楚,公司生産的LED産片主要在白光領域,未來將把這塊業務打造成為重要的主營業務增長點”。
“中興係”邢其彬
今年是聚飛光電成立十週年,作為它的締造者,邢其彬是一位繞不開的人物。
今年50歲的邢其彬,早年畢業于北京郵電科學研究院電子與通訊專業,碩士學位。邢其彬在中興通訊任職長達10年,這成為其日後創業的重要積累。
2004年開始,邢其彬開始涉足資本投資。2004年-2005年8月,邢在深圳市聚賢投資有限公司擔任董事,實際負責聚賢投資對外投資管理。
2005年9月15日,邢創立了聚飛光電。此前在中興通訊的很多同事都成為邢其彬的創業夥伴,外界稱之為“中興係”。
聚飛光電的發起人,包括邢其彬、侯利和、諸為民等6人。其中,邢其彬、侯利和諸為民3每人平均在聚飛光電擔任董事,他們均來自於中興。
一位接近邢其彬的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邢其彬善於言談,往往語調高昂,喜歡輔以手勢。
但與此同時,邢其彬為人低調,極少在公開場合露面,幾乎不接受媒體採訪,目前僅有的一篇報道還是發生在2011年,當時邢其彬接受《廣東LED》雜誌專訪。
邢其彬在採訪時強調要精細化管理助推企業發展,而在投資者進駐聚飛光電考察時,邢其彬亦談到要精細化管理企業。
但聚飛光電的上市路並未一帆風順。2011年7月8日,聚飛光電接受IPO審核,若能順利過會,將成為當年上市的第五家LED生産企業。不料,當年聚飛光電IPO審核遭否,直到2012年3月19日,聚飛光電才成功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截至2014年12月31日,邢其彬持有聚飛光電25.5438%的股權,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實際控制人。
惠州建廠懸疑
3月2日晚間,聚飛光電公告稱,公司已與惠州仲愷高新區惠南高新科技産業園管委會簽署《投資項目管理及服務協議書》,就公司在惠南科技園設立全資子公司(註冊資本1億元),並申請建設用地,開展 LED 産品生産、研發、銷售等經營活動的事項達成合作協議。
聚飛光電錶示,目前公司正處在快速發展時期,但現有生産經營場地難以滿足企業後續持續、快速增長的需要,“為保障公司兩年後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公司擬在惠南科技園區申請建設用地”。
然而,時代週報記者調查發現,上述擴張項目進展緩慢,除投資協議外無實質性進展。
聚飛光電董秘辦相關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證實,目前聚飛光電落子仲愷高新區的項目用地未批復,相關手續還未完善,配套未投入,土地出讓金也還沒到位。
上述人士表示,下一步準備將成立子公司,通過該子公司形式去拿地,而目前僅僅只是與惠南産業園管委會簽訂了一個意向,“之前只是説我們有意向去他們那裏發展,接下來我們準備去那裏(惠南産業園)成立子公司。”
但據惠南産業園管委會(辦事處)招商部人士透露,聚飛光電在當地看中的地塊曾有好幾家企業爭取,但最終聚飛光電脫穎而出,“主要是我們覺得聚飛光電項目不錯,所以才批給它”。
聚飛光電稱,惠南高科園將 LED行業列為鼓勵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産業。但上述招商人士明確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所有的優惠都取消了,“現在開發區都取消了優惠政策,不過最終要看項目是否優質,到時候地價打折可以申請”。
與此同時,聚飛光電董秘辦相關人士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作為地處深圳的LED企業,“深圳這塊場地有限,申請用地很難,惠州那邊地比較多,比較廣闊”。
仲愷開發區一名負責招商的人士稱,與深圳不同,當地屬於國家級開發區,用地都非常緊張,“現在很多企業雖然已簽約落戶,但都是排著隊”。
不過,惠南産業園管委會(辦事處)招商部負責人李岳霖拒絕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聚飛光電在當地拿地的情況,理由是,“管委會與聚飛光電達成意向,不能透露相關情況,我們也沒有發佈相關消息”。
雖然聚飛光電的上述項目未來是否成行,還未可知,但這一擴張消息甫經公佈,加之一季度盈利消息的利好下,聚飛光電的股票聞訊大漲。
3月4日,聚飛光電收盤價為21.31元/股,漲幅2.95%,此後股價一路高歌猛進,漲至4月10日午後收盤價的34.51元/股,漲幅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