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量資金追星 “公奔私”火熱

  • 發佈時間:2015-04-13 09:11: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央廣網財經北京4月13日消息(記者劉霖聰)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牛市之下,越來越多的明星公募基金經理辭職投奔私募,有數據統計,在去年15位基金經理之後,今年已有14位公募明星基金經理“奔私”,其中包括民生加銀前總經理俞岱曦、上投摩根前投資總監馮剛等公募明星。而且有一個現象值得注意,在這些“明星基金經理”的效應下,他們所推出的私募産品很多都瞬間售罄,而且大量資金跟隨這些明星基金經理進入了私募。

  以大家熟知的原寶盈基金明星基金經理王茹遠為例,去年10月王茹遠宣佈離職,17天后就成立了上海宏流資産管理中心。11月,迅速發行私募産品,並遭遇搶購。而此前王茹遠通過券商銷售的一款私募産品一天就募集了16億。目前這家公司的資産管理規模已達到80億元。

  對於這個現象,某投資公司私募基金經理認為,投資人還是看業績的,好的公募基金經理業績好的話,在“明星”的“光環”下,是會有追隨者的。

  業內人士:這些投資人,他們在選擇産品的時候肯定會有業績的比較,好的公募基金經理,他們出來了做私募對市場的吸引力還是比較強的,表現好自然有找上你的。

  今年將迎“公奔私”的高峰

  今年以來,A股節節攀升。資金正在跑步進入股票型私募,撩撥著更多公募基金經理躁動的心。而自從去年3月私募基金備案制度正式實施以來,私募行業也迅速發展。基金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備案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已超過4500家,私募基金也超過了1500隻。財經評論員葉檀認為,隨著股市的向好和國家在政策上的支援,今年很可能會是“公奔私”的高峰期。

  葉檀:這是一個很明確的趨勢,如果像現在這樣基金髮行非常順暢,而且股市非常好的話,公募基金奔私會持續下去。

  業內人士表示,陽光私募行業中績效和個人業績掛鉤的機制,靈活的倉位配置和較少的投資風格限制,以及個人創業夢想的實現是多數公募基金經理“奔私”的原因。

   不同聲音:幹不下去才“奔私”

  不過對於公募基金經理“奔私”的現象,濟安金信基金評價中心主任王群航卻有著不同的看法。

  王群航:對市場的一個誤解,大家總是認為凡是從公募裏面出來的都是好的,我倒不是這樣認為的,根據我所了解的情況,那裏邊有一部分人從公募裏邊出來,是在公募裏邊呆不下去了,才去幹私募的。

   “明星經理”效應也存在一定風險

  那麼,“明星經理”效應對投資人來説是否存在一定風險呢?葉檀提醒,基金經理從公募轉向私募面臨模式的轉換,思維方式的轉變,增長業績可持續性存在未知。

  葉檀:風險會不一樣,私募更加明確它的投資收益怎麼樣,基金經理是不是誠信,它的收益是不是像承諾的一樣好,對於公募來説,它的投資收益不好,但是它旱澇保收。

  另外,王群航説,目前私募行業正在經歷蠻生長的階段,泡沫很可能會隨時顯現。

  王群航:當市場好的時候,大家都是在漲,不可能顯現出來什麼,但是市場一旦出現調整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顯現出來了,有些私募會幹什麼事情,會把公司門一關,人找不到了,出現風險沒有控制好的時候,它在應對市場出現風險的時候缺乏一個手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