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不能“一葉障目”誤讀積極財政政策

  • 發佈時間:2015-04-13 05:05:46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經濟下行壓力凸顯,為實現穩增長,積極財政政策作為重要的政策手段被寄予厚望。而近期卻有不同的聲音,有説“偏緊的財政政策對貨幣政策起到掣肘”,也有説“成品油消費稅連續調增與積極財政政策相違背”等等。

  先看“偏緊的財政政策對貨幣政策起到掣肘”的觀點,主要是認為財政政策“偏緊”,影響了貨幣政策效應釋放。在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看來,判斷偏緊與否的主要指標之一是赤字率。今年財政赤字率由去年的2.1%上升為2.3%,支出規模進一步擴大,説明“偏緊”的觀點本身就站不住腳。同時,不能只根據花錢多少來衡量積極財政政策,還要統籌考慮收入放緩情況下,如何償還歷史債務、當下如何“還財於民”進行定向刺激等等。

  再來看“成品油消費稅連續調增與積極財政政策相違背”,這一觀點主要認為增稅抑制了經濟活力。事實上,積極財政政策要加大減稅降費的力度,但同時必須綜合考慮國家的財政運轉和承受力,通過“有增有減”保持稅收穩定。同時,在經濟結構調整當中,稅收是重要的調控工具,發揮調節資源分配的“杠桿”作用。比如,適度增加資源稅負從而提高初級産品價格,並在向中、下游産品傳導過程中優化結構,通過“擠出”過剩産能,促進轉變發展方式。

  如此看來,這些觀點有失全面、客觀,體現了社會對已實施的積極財政政策的不了解,和對未來實施效果的疑惑。那麼,應該如何準確看待積極財政政策?作為一種擴張性的宏觀調控操作,積極財政政策主要通過擴大赤字、減稅和增加支出來刺激社會總需求。業內普遍認為,判斷其是否“積極”,把握好這3點即可。

  第一,看是否擴大赤字。2012年8500億元、2013年1.2萬億元、2014年1.35萬億元,2015年增至1.62萬億元,正是這些逐年適當增加的財政赤字,保證了必要的財政支出。第二,看是否有效減稅。2014年僅營改增一項改革減稅1918億元,降低全年稅收增長率約1.7個百分點。此外,還有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固定資産折舊稅收優惠等。第三,看增加支出情況如何。就數字上來看,全國公共財政支出2012年約12.6萬億元、2013年約13.9萬億元、2014年約15萬億元、2015年約17萬億元。

  但也需要深刻認識到,在經濟結構調整進入關鍵期,全面深化改革各項任務啟動的當下,積極財政政策同時“肩扛”穩增長和調結構的雙重任務,註定了不再是簡單的增支、減稅,還要與其他深層次改革相聯繫,需要更加務實、更加審慎。

  首先,要堅持做好結構性減稅這篇文章。其中,包括穩步推進營改增、小微企業減免稅政策優惠,以及完善出口退稅負擔機制等。需要注意的是,要從總量上控制好稅負,避免出現“按下葫蘆浮起瓢”。同時,還應該結合結構調整目標,有針對性地進行稅收調整。

  其次,還應該在“增支”上下功夫。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研究,每增加1%的財政支出,並平均用於教育、健康和養老,將使消費佔國民收入的比重提高1.2%。顯而易見,通過擴大支出能有效拉動消費,從而有助於改變我國高投資、低消費造成的需求不足、增長乏力的局面。問題的關鍵,不僅在於增加支出的量,還在於支出的效率。

  此外,積極的財政政策,需與穩健的貨幣政策做好配合。有專家分析指出,經濟疲弱與企業等市場主體的信貸需求不足有關。因而,通過降息、降准保障市場流動性,但刺激企業信貸需求還需要積極財政政策的拉動。與此同時,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同時,需要貨幣政策以相對保守的姿態進行配合,這樣則能有效防止出現“雙松”政策帶來的通脹壓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