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使創新成為發展驅動力(人民要論)

  • 發佈時間:2015-04-13 00:0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王一鳴  責任編輯:羅伯特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一個重要的趨勢性變化就是要素的規模驅動力減弱,經濟增長將更多依靠人力資本品質提升和技術進步。當前,經濟增長的傳統動力減弱,必須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改造傳統引擎,打造新引擎。這就需要我們深刻認識我國經濟發展動力轉換的重大意義,有效應對發展動力轉換面臨的挑戰,多措並舉突出創新驅動,以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創新驅動是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內在要求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從表像上看是經濟增長減速換擋,但從本質上説是發展動力的轉換和重塑。

  過去30多年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資本、勞動力等生産要素大規模投入驅動,而充足的要素供給是維繫要素驅動發展模式的重要前提。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增長明顯快於被撫養人口,農村還有龐大的富餘勞動力,勞動力供大於求,勞動力低成本優勢十分明顯,而人口撫養比不斷下降又使儲蓄水準穩定提高,為高速增長創造了條件,由此也形成了低成本生産要素驅動經濟發展的模式。與此同時,長期存在的商品供給不足和短缺,為迅速擴大生産能力提供了市場支撐;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容量相對較大,為經濟高速發展提供了足夠空間。

  隨著生産要素供需形勢的變化,依靠低成本生産要素驅動經濟發展的動力逐步減弱。近年來,勞動年齡人口逐年減少,勞動力供大於求的形勢發生變化,勞動力成本特別是農民工實際工資大幅攀升。與此相應,人口老齡化加快,人口撫養比趨於提高,儲蓄率開始向下調整,投資增長趨於放緩。同時,經過30多年的規模擴張,鋼鐵、水泥、建材、石化等傳統製造業産能達到極限,出現嚴重過剩局面,環境承載能力已經達到或接近上限,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對經濟發展的約束逐步強化。

  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迫切要求將經濟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切換到創新驅動上來。這裡所説的創新驅動是廣義和綜合的,核心就是提高生産效率,包括提高勞動生産率、資本産出率和全要素生産率。實現經濟發展動力的轉換和重塑,就要從追求高速增長轉向追求高效增長,將提高效率和效益作為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從這個意義上講,新常態是從高速增長階段向高效增長階段躍升的過程,也是我國經濟實現由大到強的過程。

  創新驅動發展面臨挑戰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風起雲湧,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推動資訊技術升級換代,新能源、生物、奈米、智慧機器人等技術實現群體性突破,推動工業4.0智慧交通、分佈式能源、網購、網際網路金融、慕客、遠端醫療、網上研發平臺等新興製造業態和服務模式廣泛興起,引發生産生活方式深刻變革,改變了國際分工形態和競爭格局。這在為我國加快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換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來嚴峻挑戰。

  企業創新能力不足問題更加凸顯。面對全球以製造業數字化、智慧化為核心的産業變革新態勢,我國企業研發能力不足問題逐步暴露出來,大多數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沒有研發活動,即便是有研發活動的企業,研發投入和研發水準也偏低。高度依賴低端加工組裝、缺乏技術創新和品牌的産業體系越來越不適應競爭環境的變化,如不加快研發能力提升和産業技術進步,部分現有技術路線和生産能力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

  生産要素低成本優勢趨於減弱。我國勞動力成本開始攀升,土地、礦産資源等供求關係發生變化,生産要素低成本優勢減弱。而世界上其他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利用相對更低的生産要素成本優勢,加快發展勞動密集型和資源密集型産業,對我國低成本優勢形成替代效應。這些情況表明,依靠生産要素大規模、高強度投入支撐經濟發展已經越來越困難,必須更多依靠技術進步和人力資本品質提升,使創新和人力資本投資成為經濟發展新動力。

  能源資源和生態環境約束持續強化。我國煤炭、鐵礦石、鋁土礦等資源消費規模巨大,原油、鐵礦石、銅精礦和鋁土礦等對外依存度居高不下。不少地方霧霾天氣頻繁出現,波及範圍不斷擴大,一些地方水體和土壤污染累積性負面效應顯現。隨著能源資源約束趨於強化,以及人民群眾對改善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迫切,必須依靠創新驅動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推動形成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新模式。

  多措並舉突出創新驅動

  近年來,我國推動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取得積極進展,科技投入大幅增長,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升,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驅動作用增強。2013年研發經費支出超過1萬億元,佔GDP的比重首次突破2%;企業研發投入佔比超過70%,專利申請數量和增長速度明顯提升,新一代資訊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等新興産業迅速崛起,在經濟總量中的份額不斷提高,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壯大。這些都為迎接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加快向創新驅動轉換奠定了良好基礎。我們要完成發展動力轉換,就必須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創新,積極營造創新生態、培植創新土壤、釋放創新活力,使創新深度融合於經濟發展之中,從而主動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

  加快形成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最根本的是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建立有利於創新資源高效配置和創新潛能充分釋放的體制環境。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矯正生産要素和資源性産品價格扭曲,增強企業創新發展動力。更加注重智慧財産權保護,深入實施智慧財産權戰略行動計劃,依法打擊侵權行為,切實保護髮明創造。以增量帶動存量改革,在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組建一批新型研發機構,取得一批原創性科研成果,推動科研院所分類改革。

  推進市場導向的科技創新。創新需要市場充分競爭,需要千千萬萬市場主體在試錯中找到方向,這就要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場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創新要素按市場導向優化配置,引導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完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技術成果向企業轉移機制,加大對中小企業、微型企業創新的扶持力度,促使企業加快擺脫對能源資源消耗較多的加工製造環節的過度依賴,更多地依靠研發、設計、市場開發、品牌建設和無形資産投資,滿足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推進傳統製造向以研發為基礎的新型製造轉型。

  把科技創新與産業轉型升級結合起來。創新是科技成果的産業化過程,必須落實到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上,推動産業結構邁向中高端。要把發展新興産業與科技創新結合起來,著力突破研發、設計、標準、品牌、供應鏈管理等關鍵環節,力求掌握核心技術,增加高附加值環節的比重,提高産品的知識、技術和人力資本含量。依靠科技創新加快傳統重化工業現代化改造,推動勞動密集型産業向勞動、知識、技能密集相結合的方向發展,推動高新技術産業由組裝為主向自主研發製造為主轉變。

  強化科技創新的人才基礎。創新的根本在人才。引進國外高品質人才和智力。更加注重加強教育和提升人力資本素質,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創新型人才培養和成長機制,造就高素質人才隊伍。把發現、培養和用好人才放在優先位置,完善人才評價、流動和配置機制,形成尊重知識、尊重創新的濃厚氛圍,使各類人才的創新智慧和潛能競相迸發。

  調動全社會創新創業的積極性。營造有利於全社會創新創業的政策制度環境,採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快政府職能轉變,促進市場公平競爭,強化激勵創新機制。加快科技成果使用處置和收益管理改革,擴大股權和分紅激勵政策實施範圍,完善科技成果轉化、職務發明法律制度,使創新人才分享成果收益。落實和完善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扶持等普惠性政策,鼓勵企業增加創新投入。

  (作者為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

  《 人民日報 》( 2015年04月13日07 版)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