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家“草根”協會對科技創新的推力

  • 發佈時間:2015-04-13 01:31:2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覃寶學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師,工作中喜歡從事新課題研究。去年,他的《中小學生發明創新課程》在深圳市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會舉辦的“第五大發明”活動上亮相,引起投資方的濃厚興趣。僅僅三天時間,覃老師就和投資方完成了合作洽談到合作協議的簽訂。投資方對覃老師投入120萬元的研發資金共同開發該項目,並另外注資佔股。

  覃老師沒有料到,通過這個平臺,其研究成果走向市場應用能如此之快。

  深圳市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劉文求對記者説,作為一個純民間的“草根”協會,該會有兩個目的,“一是促進深圳市中小微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二是加速科技成果的轉化。”

  一個繁忙的創新演講人

  採訪當日,劉文求向記者透露了其次日的演講行程:上午為東莞市的三家企業作講座,下午為另一家企業作專場演講,晚上赴廣州一所高校作講座。他説,“創新發展路徑”是其本次講座和演講的主課題。

  大學學地質專業,研究生學習科技哲學的劉文求人生經歷了數次轉型。他曾經是一位大學教師,然後在博物館工作,再轉到企業任職。2005年企業改制後,劉文求“走了出來”並在次年創辦了君勝智慧財産權事務所。這次的轉型,讓他在日後選擇了一條長久的道路。

  “在深圳,絕大部分中小微企業不是沒有創新願望,而是缺乏創新能力,很多核心技術領域,深圳的企業無法取得突破”。由於在智慧財産權業務中接觸了一大批深圳企業,劉文求很快發現了企業的創新需求和創新之困。但對於中小微型企業來説,其市場生存本身就是個問題,在有限的投入和人才資源面前,如何取得創新突破?另外,在很多高校或者科研機構裏,表面上看,科研成果也不少,但這些科研成果往往與市場相隔十萬八千里。一個問題出現了:科技成果和經濟市場並不能實現完美的對接。

  劉文求開始研究企業創新課題,並尋求破題的答案:創新是有方法的。他從深圳市場現狀著手研究,結合深圳中小微企業的實際,提煉出企業創新的幾大要素和創新途徑,從此開始了他的演講之路。在高校,在科研機構,在商協會,在企業,一個專門從事創新能力演講的“劉老師”開始廣為人知。據初步統計,多年來,他的演講至少達到了600場次。記者看到了他的演講記錄,僅從去年11月5日開始到現在,他就講了21場。為此,深圳電視臺“風雲人物”對他進行過專題報道。

  但僅僅演講還不夠。如果説演講讓企業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理論有所提升,那麼如何讓企業真正享受到技術創新的實際成果?2013年,在經過一年的籌備之後,劉文求發起的深圳市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會正式成立,這是國內首家專門從事科技創新的社會組織。

  沒有官員講話的技術對接會

  在去年的高交會上,深圳市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會組織了深圳30家企業和南韓的16家明星企業進行技術對接。這次對接會上,沒有請任何領導講話,也沒有任何誇張的儀式形式,“企業人員直接上臺,拿起話筒就講”。企業相互間闡述自己的創新優勢和業務範圍,直接達成合作意向。南韓方企業説:“我們就特別喜歡這樣的高效接洽”。

  劉文求把國內的商協會大致上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有直接政府背景的;二是政府退休官員組建的;其三就是純民間的。他説,很多有背景的商協會,往往是以“牌子”吃飯,真正能提供專業化的企業服務的卻很少。

  據2013年的不完全統計,深圳中小微科技企業達3萬多家,高層次的研發人員接近29萬人,但專門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全面服務的社會組織非常少。

  既然是“草根”協會,深圳市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會有定位就非常明確,做官方做不到的事情,為深圳中小微型科技企業服務,在高校、科研機構、各類商協會、企業間搭建橋梁,促進深圳中小微企業的創新能力提升,加速科技成果的應用和轉化。

  在深圳市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會的公佈欄上記者看到,對於每一項企業服務和活動,促進會都詳細地落實到具體人員和時間。而對於各區域的企業,都明確指定了具體的負責人。採訪當中,當有一名企業負責人專程前來諮詢技術智慧財産權方面的問題時,劉文求當即對他進行了解答,交約定了下次指導操作的時間。

  作為民間形式,劉文求很注重“面對面”。很多內地城市希望深促進會組織深圳企業去當地考察合作的時候,促進會總會列出一個前提,要求對方必須組織一批當地企業同前去的深圳企業進行直接對接。“企業並不是完全為了見當地的市長,真正實現技術合作的最終會落地到企業。”

  一位深圳市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會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會覆蓋的企業已達1000余家。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在哪?

  作為燦爛的中國歷史文明,四大發明已寫進歷史。劉文求説,在全球化競爭中,國人需要在技術創新中實現再次爆發。由此,深圳市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會專門開闢了一個品牌活動——第五大發明。這個已正式註冊商標的活動,在深圳企業界和科研界已形成了品牌效應。

  記者了解到,“第五大發明”是一個科技創新的發佈平臺,面向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以及民間的技術創新者。通過這個發佈平臺,使得各類創新技術快速與市場資本實現對接,從而加速科技成果轉化。

  和很多技術發佈平臺熱衷於引進風險投資商不同的是,“第五大發明”更願意把實體型企業作為發佈對象。在劉文求看來,實體型企業對於技術成果轉化應用的速度,要遠遠超過投資機構。因為實體型企業對技術更為專業,其地對於應用市場的把握也更為有判斷力,同時,其對於市場運營,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而投資公司,卻因為對於技術的不專業性和種種風險評估,在真正的投資啟動程式上,要慢得多,並且,“投資公司都很挑剔,在姿態上往往看不上草根型創新。當然,我們並不排斥投資機構”。

  深圳大學的好幾項新研發技術,通過“第五大發明”成功發佈,校方説,通過這樣的渠道,拉近了院校和企業的距離,也利於處於象牙塔尖端的科技“金娃娃”及時找到買主。而在去年“第五大發明”組織的一場3D列印技術發佈會上,技術企業成功與深圳職業學院珠寶學院達成了的技術設備採購應用合作。去年,“第五大發明”一共舉辦了23場,場場爆滿。據介紹,該活動今年將開進東莞和佛山,今後還將在全國各地城市進行推廣。

  深圳市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會人員告訴記者,該會目前主推六大服務,即科技合作、技術轉移、智慧財産權、科技政策、財稅法律。在這六大服務板塊下面開設了“第五大發明、創新分享、直奔海外、科技創新和産權知識論壇、跨境電商俱樂部、財稅法律大講堂”六大主題活動。

  據介紹,“創業分享”每期參加人數限制在30人以內。該活動專門組織院校、科研機構和企業的研發高層,採取較為休閒的方式進行交流,以期在技術創新方面相互碰撞出火花。對此劉文求説,“人多了就表現為娛樂了,反而沒有效果”。僅去年一年,“創新分享”活動就舉辦了53場。

  “直奔海外”主要是促進深圳企業“走出去”。幾年來,促進會通過和南韓、緬甸、香港等國家和地區機構形成了合作,組織深圳中小微企業到多個國家和地區參展並進行技術交流。“科技創新和産權知識論壇、跨境電商俱樂部、財稅法律大講堂”則直接對企業進行現實性操作進行有力的指導。

  眼下,深圳市企業科技創新促進會正與深圳福田區政府共建福田區創客服務平臺。該項目已進入設計階段,將建成“創客一站式服務平臺”,“創客能力提昇平臺”,“企業創客交流平臺”。同時,促進會與深圳大學、深圳職業學院達成合作關係,按照劉文求的計劃,促進會還將引入更多的科研機構、企業、創客和民間技術研發人,打通“産學研”通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