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一週生活秀:IT男疑過勞死 從業者稱加班為了錢

  • 發佈時間:2015-04-11 09:08: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蔣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圖片來源:錢江晚報

  編者按: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大秀場,我們身在其中演繹著屬於自己的故事。中新網生活頻道的“一週生活秀”,旨在盤點一週以來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等領域裏的新聞事件、趣聞樂事、熱點話題、爭議爭論。力求深度發掘,無一遺漏,全面展示。

  中新網4月11日電(生活頻道 蔣妍) 本週生活熱點跟IT男加班猝死有關:36歲IT男猝死在馬桶上,死前一天跟媽説“太累了”;IT女常晚上十點下班,“一般都不加班”者不到三成;IT從業者談為何加班:畢業年薪16萬,5年後40多萬;IT行業成過勞死“重災區”,網友稱要學會偷懶;今年大學畢業生起薪漲10%,IT行業並非都高薪。

  4月8日 《錢江晚報》:36歲IT男猝死在馬桶上 死前一天跟媽説“太累了”

  3月24日一早,深圳36歲的IT男張斌被發現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馬桶上面,當日淩晨1點他還發出了最後一封工作郵件。張斌是清華電腦碩士,生前就職于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下稱聞泰公司),負責一個項目的軟體開發。據其妻子閆女士説,張斌經常加班到淩晨,有時甚至到早上五六點鐘,第二天上午又接著照常上班。閆女士認為,張斌猝死與長時間連續加班有關,“他為了這個項目把自己活活累死了”。

  今年36歲的張斌是清華大學電腦專業學士、清華大學電腦應用專業工程碩士。2014年5月加入聞泰公司,10月份被公司指派到南山科技園展訊平臺參與華為項目的封閉開發,負責封閉開發項目的軟體開發管理工作。

  據死者家屬介紹,由於項目進度緊、難度大,作為該項目的軟體負責人,張斌經常加班加點,且沒有加班工資。公司租了附近酒店用於項目開發期間的住宿。

  張斌妻子閆女士稱,從項目組微信群及郵件中的記錄看,張斌經常連續加班到淩晨兩三點甚至早上五六點,短暫休息後上午又開始工作。

  “連續幾個月沒怎麼休息,難得春節有假期,但年初三就開始加班了。”閆女士説,公司不斷催促進度,施加壓力,最終導致悲劇發生:3月24日淩晨約1點鐘,張斌發出最後一封工作郵件後,不幸猝死。

  張斌的法醫學死亡證明書顯示,張斌符合猝死。

  去年10月,張斌剛將年過70歲的父母接到深圳生活,想給父母一個幸福的晚年。那時女兒也剛剛出生,張斌躊躇滿志,一家人對未來充滿憧憬和希望。家屬介紹,張斌從18歲離開父母到外面求學工作,僅有這半年陪伴在父母身邊,但其實這半年他在家的時間也很少。

  “半年多了,他就來姐姐家呆了10分鐘。”張斌的姐姐回憶道,最後一次見面是張斌去世前一週的週日,也就是22日。“看到他,我的心都碎了。滿頭白髮,長髮齊耳。我説,你的髮型怎麼跟周星馳一樣,你怎麼這麼滄桑。斌還是那樣憨厚地笑笑,説太忙了,沒時間剪。沒想到那天的見面竟成永別。”

  閆女士稱,張斌走前的那個週日跟媽説了一句話:“我太累了。”他一般在週末回家一次,拿一週的換洗衣服。這次週六晚上回來,本來準備週日上午回公司加班,但他太累,起不來,便休息了一天。

  週一一早,媽媽給張斌收拾好一週的衣服,送進電梯,未料這一送竟成永別。“本來約好的等三月底項目結束了,全家人一起出去玩,沒想到項目到了尾聲,他人也倒下了。”閆女士説,張斌多次説,“等忙完了,帶爸媽出國旅遊。爸媽等啊、盼啊等來的卻是他永遠的離去。”

  

  圖片來源:羊城晚報

  4月8日 《羊城晚報》:IT女常晚上十點下班 “一般都不加班”者不到三成

  4月7日,一則消息驚爆了大家的朋友圈,有媒體披露深圳36歲的IT男張斌被發現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馬桶上面,當日淩晨1點他還發出了最後一封工作郵件。此事讓不少人唏噓不已。當天深圳某論壇對關於加班的話題展開網調,投票顯示,近八成網友不喜歡加班,但近五成網友是經常加班的,一週下來不需要加班只佔近兩成,六成以上網友因加班導致家人有意見。

  深圳某論壇對關於加班的網調顯示,48.31%的網友稱“經常加班”,29.6%的網友稱“一般都不加班”,還有22.09%的網友則是“時不時要加下班”。

  14.61%的網友表示一週要加一次班,一週要加班兩次的也有11.48%,一週要加三次班的則佔13.71%,12.82%的網友表示一週要加五次班,而一週要加六天班和七天班的,都各佔8.35%。

  至於加班的原因?68.45%的網友認為是“老闆為了節省人力開支,派的活太多了”,還有34.23%的網友稱是“員工怕不加班會丟飯碗”,也有5.8%的網友認為是“員工自己喜歡加班”,14.43%的網友説還有其他原因。

  那加班的網友們是如何看待加班?有78.51%的網友稱“我一點都不喜歡加班”,也有14.93%的網友稱“無所謂”,還有6.57%的網友認為“加班,挺好的”。

  至於家人的態度?63.77%的網友表示“不好説,加班多了,多少會有點意見的啦”,也有31.89%的網友表示家人“堅決反對”,只有4.34%的網友稱家人會“堅決支援”

  在深圳,工作加班是正常現象嗎?55.39%的網友認為“經常加班很正常,不加班才不正常呢”,也有31.11%的網友稱“加班總會有的,但不太多”,還有13.51%的網友是“基本沒有加班,我基本上都是按時上下班的”。

  小幽(女,化名)從事IT行業已經五年,目前在深圳非常知名的電腦公司工作,扣稅後月入一萬二千元,是一名産品經理,年終獎有近4萬元。在外人看來,小幽所在公司發展勢頭正猛,讓不少人垂涎,但在她本人看來,這只是“假像”,因為要付出的實在太多。

  小幽説,公司雖然規定下午六時半下班,可是從來沒有人在這個時候下過班,“最早也要到八點半,但我也都沒在八點半下過班。”小幽説,每天上班到晚上10點是家常便飯,週末辦公室裏還有人來“免費加班”的,“我們都習慣了,每天的事情都做不完,我們掙的都是辛苦錢。”

  小幽説,在他們公司一些男生到現在都沒有女朋友,天天加班,誰受得了,“我是絕對不會找我們公司的人”。

  有位在IT行業做了7年遊戲設計的男生,原本體重143斤,現在瘦得只有105斤,這位男生告訴記者,這一行就是吃青春飯,再老就熬不起了,“我現在28歲,做到30歲我就退休,現在我的任務就是拼命賺錢。”他告訴記者,再過幾年他的身體會完全受不了。“老闆會在晚上十點給電話,説一個代碼有問題,你就屁顛屁顛趕回公司修改程式了,你想一想這是什麼節奏。”

  這位男生告訴記者,去年他的年終獎有15萬元,今年如果項目完成估計拿到30萬元不成問題,但是需要的就是“拼命”。這個男生説,這種工作強度很多人是不能夠理解的,“我現在經常深夜一兩點才回家。”這名男生説,自己曾因為貧血住過醫院,讓太太非常擔心,“我太太一直想要我不幹了,但我們有兩套房子要供,我只能撐著”。

  

  資料圖片:因工作和生活壓力過大,越來越多的都市白領患上“疑病症”(圖片來源:新華網)

  4月9日 新華網:IT從業者談為何加班:畢業年薪16萬 5年後40多萬

  近日,“深圳36歲IT男猝死酒店馬桶上”的新聞引起人們的關注,而在此之前,IT行業從業者“過勞死”的現象已不新鮮。IT行業為什麼會成為“過勞死”的重災區?新華社記者採訪了IT職場菜鳥、IT企業中層、IT創業者,試圖通過他們的工作現狀找到答案。

  2014年9月26日,廣州仙海網路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張旭因過度勞累而突發心臟病逝世,年僅33歲。2013年5月15日,搜狐旗下游戲門戶網站“17173”一名24歲的網路編輯在上班路上,突然暈倒在公交車站臺旁,經醫院搶救無效死亡。2012年9月,金山西山居一名僅25歲員工猝死於辦公室內……一條條鮮活的生命突然消逝,不少網友感嘆,網際網路企業和IT行業儼然成為“過勞死”的重災區。

  看到“清華IT男猝死”這則新聞時,同樣是IT男的陳曉(化名)還在公司加班。“當時已經將近淩晨一點,而我還有很多代碼沒有寫完。”他説。

  23歲的陳曉告訴記者,大學畢業後就在這家民營遊戲公司工作,每天7點起床趕地鐵,到公司後基本從早九點工作到晚9點,熬夜加班更是家常便飯。“我也知道熬夜不好,但編程也好,寫代碼也好,這些東西就是要花很多時間的。工作十多個小時很正常,而且大家都這樣熬著,我剛入職,就只能比別人更積極。”

  相比陳曉,現在是一家國際知名IT公司項目主管的崔正(化名)則算是一個“熬過夜”的過來人。在他看來,IT從業者很“拼”的原因很簡單——“為了錢,為了升職。”

  IT行業的高工資是眾多高校學生和技術人才趨之若鶩的重要原因。2010年入職的崔正當時年薪為16到17萬之間,“我當時是本科畢業,工資水準是比當時大多數同學要高。”而5年之後,他的薪水已經翻了近三倍,年薪達到了40到50萬之間。

  除了誘人的薪水,在IT行業,加班還和升遷、職業發展緊緊掛鉤。“沒有老闆會逼你加班,但是你的項目、你的業績直接影響著你的薪水和升遷,而在一個項目上花越多的功夫,最後業績的確會有所體現。”崔正説。

  另外,崔正認為,很多IT人心中仍然有著職業理想和夢想,所以在工作時往往會比較拼命。為自己打工的IT男黃興在上海和北京都有自己的創業團隊,他們嘗試過BtoC、音樂網站等各種網際網路項目,黃興認為,熬夜基本是這個行業的普遍現象,但當團隊一起熬夜討論碰撞出火花的時候,或者當你完成一個項目看到早上天開始發白時,往往也是成就感爆棚的時候。

  而對於大多數IT男來説,他們的生活重心隨著年齡和經歷已經在改變。崔先生説自己現在基本上9、10點上班,晚上6點回家,雖然在家還會工作一兩個小時,但每天都會騰出時間陪小孩和妻子。“相對而言,IT男結婚都挺早的,結了婚之後,都會分攤不少時間給家庭。”

  “但是年輕時熬的夜,一定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慢慢顯現惡果。”新華醫院心內科主任、教授李毅剛認為,一些年輕人自認為體力好,對於心臟性猝死的預防不夠,甚至出現胸悶、心口痛等症狀時也不及時就醫。

  “避免猝死悲劇,年輕人必須對自己的身體負責。在合理膳食、調整生活方式的同時,也要對自身身體情況提高重視,對各種高危因素要及早干預。”李毅剛同時建議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心電圖檢查。

  沒結婚的陳曉則告訴記者,事業對於他還是首位的,不過IT行業頻發的“過勞死”事件讓他心裏有些發虛。他準備辦一張健身卡,“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嘛,雖然還不知道有沒有時間去。”

  在陳曉的朋友圈裏,記者看到他轉載了“IT男在馬桶上猝死”的新聞,陳曉的轉載評論是:“各位活著的同仁們保重!生活還在繼續,太陽照常升起。”

  

  4月10日中新網:IT行業成過勞死“重災區” 網友:要學會偷懶

  生活不容易,且行且珍惜。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上班族過度勞累的問題正日益嚴峻。這其中IT行業更是屢屢被報道,成為過勞死的“重災區”。如何防止過勞死,有網友指出,工作永遠做不完,要學會偷懶。

  近日,深圳36歲的清華IT男張斌,被發現猝死在酒店馬桶上,淩晨1點,他還發了最後一封工作郵件。據悉,為趕項目,他常常加班到早上五六點,又接著上班。死前一天,他還對媽媽説“太累了”。

  一句“太累了”,道出了過勞死的心酸。近日,一家點評網站從壓力指數出發,梳理了三十家壓力最大的公司,其中,IT/網際網路行業佔比33%,成為壓力最大的行業。IT行業儼然成過勞死“重災區”,此前,由中國醫師協會等聯合發佈的一項數據也顯示,IT行業“過勞死”年齡最低,平均只有37.9歲。而京滬等一線城市六成白領過勞,有76%的白領處於亞健康狀態。

  過勞死源自日語,是一種職業性的突然死亡,指因工作過度致死。其原因為由壓力引起的心臟病發作,或是長期疲倦所導致的中風致死。需要注意的是,過勞死並不是臨床醫學病名,而是屬於社會醫學範疇。近些年來,“過勞死”這個名詞在國內媒體報道中的使用率逐漸攀升,如何防止過勞死也是引起了人們更多的關注。

  生命是自己的,防止過勞死很多時候都得靠自己。許多專業人士及網友關於如何防止過勞死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中新網生活頻道整理了下面三個版本:

  專家版:飲食須清淡,低脂、低鹽、低糖,多吃水果蔬菜 ,戒煙少酒;生活有規律:注意勞逸結合,保證足夠睡眠,避免持續超負荷工作;鍛鍊要堅持:每週至少兩次鍛鍊,增強體質預防肥胖;體檢不可忘:堅持每年常規體檢,監控血壓等指標,並配合檢查結果積極轉變生。

  雞湯版:工作時,一次只擔心一件事情;每天集中精力幾分鐘,説出或寫出你的擔憂;不管你有多忙碌,一定要鍛鍊;放慢説話的速度;不要太嚴肅;不要讓否定的聲音圍繞自己;讓自己徹底放鬆一天。

  網友版:工作是永遠做不完的,只有學會偷懶才能在相同的時間裏幹更少的活。自從學會了偷懶,媽媽再也不擔心我工作辛苦了!學會偷懶,推諉,扯皮,假裝勤奮,是職場生存、延長壽命、保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大家一般對專家版和雞湯版比較熟悉,網友版看似隨意,卻得到了許多網友的共鳴,一位網友表示,“公司缺了你照樣能轉,家裏缺了你,就剩下沒有爸爸的孩子,沒有兒子的父母,沒有丈夫的妻子。工作歸根到底還是為了家人,要學會忙裏偷閒,有了好身體你才能為家人做更多。”

  工作狂、有遺傳早亡血統又自以為身體健康的人、工作時間不規則、長時間睡眠不足者、幾乎沒有休閒活動與嗜好的人……都是過勞死的危險人群。一些人表示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中新網生活頻道為此梳理了幾個簡單易行的方案,網友們不妨一試:

  1 使用護膚品。此法強力推薦給一些不修邊幅的“程式猿”,使用護膚品後,你會對自己的形象更加注意,會討厭加班後鬍子拉碴的樣子,從滿滿的工作檔期中,提取出洗臉護膚的時間、置衣打扮時間,甚至一些單身“程式猿”因此可能獲得一份佳緣,有了更多約會的休閒時間。

  2 使用高品質的電子設備。網路流傳:“程式猿”有三寶,悶騷、加班和修電腦。品質不佳的電腦影響工作心情還對身體産生更大的輻射危害。大半時間都在電腦前的你,實在應該購置一台更好的電腦。此外,一副高品質的耳機也是必須的,音樂可以放鬆心情,上班的時候可以多聽,好耳機可以給你帶來更好的享受和放鬆效果,對聽力的損害也較小。

  3 辦公桌上種植植物,放置零食。很多綠色植物都有吸收電腦輻射的作用,此外,一盆綠油油的植物在你的電腦旁茁壯成長,可以在你疲勞時起到轉移注意力的作用,偶爾停下來擺弄擺弄它,是偷懶的好時機。在辦公桌上放置零食一方面可以填填肚子,另一方面,可以分享給其他同事,一起分享順便聊會天。

  4 不要喝咖啡,不要強制提神。感覺睏了,那是身體在提醒你改休息了。喝咖啡提神是一種假像,身體會依然感覺累,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垮掉。

  5 多去幾次廁所。一般去辦公室的廁所都需要行走一段距離,不管十米,還是百米,去上廁所的旅程,絕對是一段解放身心的放鬆之旅。

  中新網生活頻道友情提醒,根據我國現行的《工傷保險條例》,“過勞死”並不屬於工傷的認定範圍。條例中規定,“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崗位,突發疾病死亡或在48小時之內經搶救無效死亡的”,方可認定為工傷。如果以上方法對你無效,而你又依然感覺很疲憊,那你可以嘗試一下網友們的終極建議:辭職。下次記得找個喜歡的工作、體貼的領導,如果是領導看到的話,記得對員工好點,關愛生命,關愛“程式猿”。

  

  資料圖:一名畢業生在同學背上填寫求職資料。中新社記者 柯小軍 攝

  4月10日 《南方日報》:今年大學畢業生起薪漲10% IT行業並非都高薪

  2015年中國高校畢業生達到749萬人,為歷年最多。今年共有近80萬畢業生在廣東求職,約佔全國的1/10,總量壓力繼續加大。不過,知名人力資源服務商前程無憂發起“人生第一份offer(工作)”的曬單活動顯示,2015年的大學生一方面表示“工作難”,另一方面“不屈就”不理想工作機會,僱主提供給畢業生的起薪普遍高於2014年10%以上,超過員工薪資漲幅。同時,不同行業的起薪也呈現出不同的態勢。

  據悉,前程無憂發佈的這項調查在兩周內收到不同時代的人們的第一份工資的曬圖1700多個,有2318人參加了線上的調查,其中2015年的應屆畢業生600多人。前程無憂同時對263家員工超過2000人的僱主進行了大學生起薪的問卷調查。

  在眾多的數據中,上世紀80年代畢業(60後)的大學生第一個月的收入多數在200元內,參加問卷的60後中,超一半人在30年後在企業中擔任核心職務或者創業有成。上世紀90年代畢業(70後)的大學生的起薪集中在400—2000元,特別是在1996年後平均月薪過千元後,增長加速。80後大學畢業生的第一份月工資在3000元左右維持了數年,但普遍比70後的起薪翻倍甚至數倍。以房地産、機械重工行業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做大,提升了大學生的整體起薪水準,與此同時受全球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引領校園招聘的跨國企業薪酬增長放緩。

  而由90後撐起的2013—2015年的畢業生職場,offer的增長完全不考慮經濟的增速、企業的收益和市場的容量。調查顯示,15個招聘大學畢業生最多的行業、263家較大規模的企業中,本科畢業生的起薪5000元及以上的有219家。一些企業雖然起薪不高,但招聘的崗位主要為銷售類,其起薪實質是底薪,加上業績獎勵也不低。值得一提的是,不少企業給出的碩士研究生的起薪水準與本科生一致,或者僅多出1000—2000元。

  此外,行業之間的大學生的起薪差距並不大,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起薪差距也不算大,但行業內企業的offer水準相差更大。以時下最炙手可熱的電子商務行業為例,本科生(非銷售類)最低為3500元,最高16000元,一年16個月薪水。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金融投資行業。

  對此,前程無憂首席人力資源專家馮麗娟表示,即使月薪過萬,也需要企業花費巨大精力提供培養和輔導,3—6個月後發揮才幹已屬快速。即便月薪過萬,很多畢業生也拒絕加入。出生和成長于網際網路環境下的大學畢業生面對著無窮盡的工作資訊,也有著為自己工作的諸多打算。

  廣州某高校畢業生小吳就是這樣一個典型。他本來拿到了某知名企業的offer,起薪和各種福利待遇加起來差不多月入過萬,但是即便如此,小吳還是決定自己去創業。“當個朝九晚五的白領固然讓人羨慕,但是我還是更喜歡自己當老闆。趁年輕,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反正我爸媽又不靠我來養。”

  2015年各行業畢業時起薪

  金融行業:不差錢

  本科和碩士的起薪最高位都超過了萬元,碩士畢業生的月薪最高位達到17000元,多半是任職産品開發和行業研究類工作,並且3—5年後就有可能年薪過百萬。起薪在5000元以下的企業不到10%,而且低於5000元月薪大多是銷售類職位,有高額的提成。在諸多以“創新”為賣點的商業和運營模式背後,穩定性是這個行業最大的短板。

  房地産/工程建築:月薪3000—10000元

  工程專業的畢業生起薪最高,碩士生和本科生在土木建築工程師等技術崗位方面薪資略有區別,但差距不是很大,主要在8000—10000元,但工作強度較大。策劃、管理類崗位一般需要本科或以上學歷,上市、知名公司給出的月薪多半在5000元上下。

  IT:並非都高薪

  大IT行業內,並非個個給高薪。比如電商看似熱鬧,但是經營平臺和自己賣商品就天壤之別了,後者實質是線上零售業,拼的是銷量,商品價格比誰低,物流速度比誰快,利潤率當然低,員工薪水就只能省了。廣州某淘品牌的員工在微信上曬出自己的稅單,感慨收入和付出的時間不成正比。

  不過,做平臺的就不一樣,好像商業地産出租鋪面,只要想辦法導入人流量,商家自然離不開。從事網路運營、軟體開發和數據分析的畢業生們月薪相對不低,但做客戶服務和銷售的起薪不高,如果業績好收入也不低。

  汽車行業:造什麼車,拿多少錢

  專科畢業生有著良好的技術素養,多從事一線工作。在一個好的企業,他們甚至能拿到4000元到5000元的月薪,你們眼紅了嗎?本科畢業生多從事一些職能部門的工作,如市場、財務和人力資源等,也有部分從事基礎技術研發和供應鏈採購等的崗位;而碩士畢業生則是高科技研發的中堅力量。本科和碩士畢業生的工資範圍在4000元到10000元之間不等,需要高學歷背景的研發崗位能拿到最高的月薪。還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不同公司的收入和該公司的車價幾乎同步。就比如人們常説的:德企大於美企,美企大於日企,而日企則大於民企。

  快消行業:薪資差異比較大

  不同的快消公司,薪資待遇相差近10倍,品牌知名度高的企業人才吸引力也高人一籌。招聘職位主要是銷售和市場類。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要求高,本科生跟研究生的薪資待遇差得並不多。由於知名快消企業看中的人才往往也是其他行業企業眼裏的“香餑餑”,而近期一些跨國公司在中國相繼裁員,顯示出這個行業面臨的競爭壓力。(中新網生活頻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