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以技術創新推動産業優化升級

  • 發佈時間:2015-04-11 05:45:12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在加速推進,在這一過程中,技術創新是産業優化升級的根本動力。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我們必須加強頂層設計,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握好産業升級中技術創新的走向和著力點,為轉方式、調結構、惠民生作出切實貢獻。

  技術創新是産業優化升級的根本動力。國內外經驗表明,産業升級的歷史就是一部技術進步的歷史,正是由於不斷的技術創新才使得産業結構從低級向高級、從簡單到複雜升級。當前,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意味著長期以來支撐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正在發生重大變化,能否實現從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將直接決定著中國産業和經濟發展的未來。

  (一)

  近些年來,中國在推動技術創新、促進産業升級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在少數産業領域,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準。

  其一,在新一代行動通訊領域,中國擁有一批創新領先企業,建立起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和國際競爭力的移動通訊産業鏈條和通信網路。華為、中興等已經進入通信設備領域技術創新的領跑者行列。2013年華為成為全球最大的通信設備商,擁有3萬項專利技術,其中有40%是國際標準組織或歐美國家的專利。中興通訊多次獲得全球PCT專利申請量第一。而且,中國在無線行動通訊領域的國際標準中已擁有話語權。

  其二,在能源領域,水力發電、超超臨界發電等一批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特高壓交流電壓成為國際標準,核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技術和裝機容量也已走到世界前列。中國的水力發電規模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已成為超超臨界機組最大的生産國、使用國。中國通過特高壓輸電技術研發和應用,在全球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特高壓輸電技術標準體系。中國核電技術已具有相當的國際競爭力,並輸出到英國等國家。中國在風機産量、風電裝機容量、太陽能光伏電池和組件生産能力都居世界第一。

  其三,在軌道交通領域,高速鐵路總體技術水準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國家。通過瞄準世界鐵路裝備技術制高點,中國以掌握核心技術為目標,利用中國鐵路的巨大市場,統一組織技術引進談判,研究消化吸收機制,極大地提高了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推動了中國鐵路裝備産業的發展。

  其四,在網際網路領域,中國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高較快,市值名列前茅,電子商務交易增長迅速。近年來,中國網際網路企業專利申請量實現較快增長,其中在即時通訊、移動支付等領域的專利申請和創新實力在中國市場上已經比肩甚至趕超國外企業。2014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約13萬億元,同比增長25%。

  其五,在生物醫藥領域,中國企業的基因測序水準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形成了技術創新與産業發展相互促進模式。

  (二)

  客觀來説,雖然我國在技術創新推動産業升級上取得不少進展,但整體的技術水準和創新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還存在不少問題。

  一是企業創新意識增強,但總體上創新能力不足。企業是産業升級的主體,其創新能力直接關係到産業升級的水準。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要素成本快速上升等影響,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要贏得市場競爭,必須依靠技術創新。但總體而言,多數企業缺乏創新的動力,研發投入不足,創新能力有待提高。2013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投入研發經費8318.4億元,研發經費與主營業務收入之比為0.8%,明顯低於發達國家水準。由於投入有限,多數企業所謂的創新都是“模倣式創新”,真正能夠帶動行業技術進步的創新成果很少。

  二是專利數量增長較快,但專利品質水準有待提高。專利是衡量技術創新和産業發展水準的重要依據。2014年國家智慧財産權局共受理髮明專利申請92.8萬件,同比增長12.5%,連續4年位居世界首位。但專利的品質和水準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企業獲得的國際專利數量仍然不多。2014年,中國企業共申請了26472項歐洲專利,佔全部歐洲專利申請數的9%,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差距依然較遠。而且,中國的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數字通信領域,華為和中興通訊兩家公司就佔據了申請總量的70%。

  三是産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得到重視,但仍是制約産業升級的重要瓶頸。産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具有基礎性、關聯性、系統性、開放性等特點,是産業技術創新鏈條中最富創新性的環節,能夠在一個或多個行業中廣泛應用並産生深度影響,在産業升級中發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中國已認識到這一問題的重要性。但是,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薄弱仍然是當前制約中國産業升級的重要瓶頸。主要原因有:以各類項目支援産業共性技術研究開發的模式,存在缺乏系統規劃、重復分散投入等問題;作為産業共性技術重要方面的標準制定、認證和評價的研究與服務機構發展滯後,等等。

  四是大學與科研院所在知識創新方面取得了明顯進步,但創新成果轉化和産業化水準低。近年來中國大學與科研院所的基礎研究能力有了顯著提升,並産生了一些高水準的創新成果。但由於體制、觀念等原因,企業、科研機構、高校之間尚未建立起知識創新、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密切結合的有效機制。一方面,大量的科技成果束之高閣,難以轉化為現實生産力;另一方面,大量企業缺乏先進適用技術的支撐,對科技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比如,科研機構和高校原始創新能力不足,為産業發展提供科技服務的實力不足;評價體系不合理導致科研人員缺乏創新成果轉化動力;專業技術服務機構、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的服務功能不能滿足企業創新需求,等等。

  (三)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當前經濟增長的傳統動力減弱,必須加大結構性改革力度,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改造傳統引擎,打造新引擎。這為以技術創新推動産業升級指明瞭方向,具體而言,有以下幾方面的工作需要推進。

  第一,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要求,實現從傳統産業政策向創新政策的轉換。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隨著發展階段的轉換,如何實現從傳統産業政策向創新政策的轉換,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一要推動勞動力要素和資本要素的升級。一方面要全面改革高等教育體制,大學要把精英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把“頂天”與“立地”相結合。加強職業技能教育體系,培養一大批適應産業升級和新興産業發展的高水準技術工人;另一方面,要進一步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強化資本市場引導資本流動、支援創新、分散風險的能力。二要推動勞動力要素和資本要素的優化配置。推進金融改革,引導升級後的創新要素向創新領域配置。三要通過加快改革和強化制度建設不斷優化創新環境。改革用地制度,增強土地規劃的科學性和前瞻性,儘量減少土地用途變更帶來的套利空間。徹底破除行業壟斷和地方壟斷,強化競爭和統一市場。改革科技投入體制,進一步提高研發資金使用效率。加強智慧財産權保護力度,切實保護創新者的合法權益,提升智慧財産權附加價值。推進政府管理體制改革,健全有利於創新的公共服務體系。

  第二,按産業升級目標推進創新驅動戰略的實施,以産業鏈引導創新鏈,以創新鏈支撐産業鏈。一是建議統籌制定全國的産業發展規劃和科技創新規劃,從組織上保障按産業升級目標推進創新戰略的實施。二是統籌謀劃産業鏈與創新鏈的定位、佈局、銜接、互動與優化。消除産業鏈與創新鏈優化配置和融合互動的體制機制障礙,實現創新資源整合共用,建立産業和創新要素合理分佈與優化配置、上下游和各環節有機聯動的機制。三是選擇若干條件較好的地區,開展産業鏈與創新鏈聯動發展試點。通過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營造良好産業生態,搭建創新服務平臺,促進資金、人才、科研、資訊、網路、數據等知識要素、創新要素集聚和共用。

  第三,協同推進、集中突破産業領域發展的若干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一是強化工業基礎能力建設。主要是指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基礎製造裝備的研發、設計和製造能力。二是強化關鍵和共性技術研發。圍繞重點産業領域,通過財政、稅收、金融等手段引導整合現有科研院所、企業形成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的研究開發體系。改革行業研究院所管理體制和績效考核機制,充分發揮其在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研發中的作用。推動建立一批由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參與的産業創新戰略聯盟。三是多模式、多途徑解決産業發展中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

  第四,進一步完善科研機構和高等學校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促進産學研結合。一是通過制定和修訂相關法律,推動建立符合我國實際的國家技術創新的法律體系。借鑒國際經驗,破除制約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的制度障礙,給予科研單位和研究人員更大的處置權和收益權。二是強化政策引導。探索建立國有技術類無形資産的管理制度,加快完善技術成果産權轉移轉化的財政稅收激勵制度。完善對科研院所的考核方式,進一步提升科研院所的原始創新能力和産業化水準。積極發展科技服務業,推進以市場為導向的創新成果“技術市場”建設。三是通過設立開放實驗室、産業創新聯盟、創新孵化器等載體,推動大學、科研院所向社會開放。圍繞市場需求,通過成果轉移、合作研發、人員流動等多種形式,促進企業與大學、科研院所的協同創新,實現産業化與基礎研究的良性互動。

  第五,堅持開放創新,加強技術創新的國際合作。一是緊密跟蹤國際最新技術創新和産業發展動態,堅持問題導向、需求牽引,高標準、大範圍、跨領域進行國際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整合和整合世界性的創新資源,在合作中提升技術創新能力。二是加強與國際産學研機構戰略合作,組建若干戰略聯盟。結合國際産學研機構的比較優勢和特點,完善合作機制,加快相關産業的技術創新,提升産業發展水準。三是實施“走出去”戰略,在海外建立研究開發基地。鼓勵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收購或加強與國外研發機構合作,設立更多的全球研發中心,依託國外先進和適用技術擴大國際市場空間、提升中國産業競爭能力。

  (執筆:趙昌文 王忠宏)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