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導與黃化病的戰爭
- 發佈時間:2015-04-10 08:34:45 來源:海南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本報記者 劉貢
核心提示
海南檳榔黃化病迄今已有20年病史,但近5年來發病速度和面積大大加快,從南往北蠶食了大片檳榔園。
檳榔黃化的原因多多,如植原體感染,椰心葉甲侵害,其他病蟲害侵害,除草劑的濫用,乾旱、水土流失……至今,檳榔黃化病防治仍是全球性難題。
在海南大學生物學教授、博導黃惜對檳榔黃化病治療進行試驗之前,一般認為尚無有效的藥物防治方法,唯儘快砍伐和處理有病植株,以控制病源的擴散蔓延;但黃惜改寫了黃化病“只能防,不能治”的“絕症説”。
黃惜研發的以生態環境改良為基礎的防治方法,僅用三年時間已讓很多檳榔樹“枯木逢春”,20多個試驗點的檳榔逐漸“病癒”,得到我省農林部門的高度認可。
引子
“你能給檳榔治病嗎?”
幾天前,瓊海萬泉河畔,站在“病癒”的檳榔林前,海南大學生物學博導黃惜的思路被拉回到3年前。
2012年3月,瓊海市政府召集召開海南省萬泉河文化研究座談會,黃惜給海南最大的民營橡膠加工業老闆馮啟文遞了一張名片,介紹自己“是搞橡膠研究的”。馮啟文卻提出:“現在海南檳榔黃化病比橡膠的問題更嚴重,教授,你能給檳榔治病嗎?”
彼時,萬泉河兩岸的檳榔葉子已經大面積枯黃,正在慢慢死去。過去從事檳榔種植和加工的許多瓊海百姓,紛紛找到馮啟文,希望他能提供一份新工作,可是橡膠行情低迷,這讓馮啟文很為難。
海南島東部檳榔主産區,從陵水到瓊海,由南至北,近5年來加快了黃化的速度。農民搞不懂,種植了上千年的傳統作物,怎麼會得病,得的什麼病,該如何治?眼睜睜看著檳榔一棵棵死去,只好砍了另種它物。
對馮啟文的提議,黃惜怔了一下,心想這種病的防治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但檳榔是很多老百姓的“命根子”,黃惜決定試一試。
回到海口後,研發工作開始著手,馮啟文籌資組團隊,黃惜利用授課之餘搞試驗。
黃惜查閱公開的報道,發現全國檳榔産業從業者達200多萬人,相關産業從業人員超過1000萬人。我省有百萬人從事檳榔種植,而湖南檳榔加工企業在海南萬寧、瓊海、三亞設立的生産基地每年為當地近4000人解決就業問題。檳榔初加工企業3000多家,主要在海南,深加工企業100多家,主要在湖南。
“檳榔産品的品質取決於檳榔果的品質,口味王等品牌檳榔企業經過反覆測試後,發現東南亞産的檳榔纖維很粗,海南産的檳榔肉質厚而且纖維細小,更有利於口腔健康,品質最優。”黃惜介紹。
想通了,黃惜覺得檳榔黃化病確實該好好治一治,至少海南那麼多家庭靠檳榔吃飯。
一年後,藥研製出來了
糾正前人觀點重找病因,研製出農民買得起、用著方便的藥
黃惜先從各地找檳榔黃化病樣品,進行大量提取。
“黃惜老師的治學非常嚴謹。十幾年前,曾有學者發表文章,分析了檳榔黃化病致病的原因,此後大家都是順著這個思路進行研究。黃惜老師經過大量提取和對比,發現病因有誤。”海南大學在讀橡膠專業碩士研究生肖華説,正因為及早糾正了前人的錯誤,很快黃惜有了新發現,研發路越走越順暢。
“檳榔黃化病成因之一確實是植原體感染。但植物植原體的傳播大多與刺吸式昆蟲有關,昆蟲從感染植原體的植株吸食植物汁液,從而攜帶植原體病原,植原體能夠在昆蟲體內寄生和繁殖,在吸食另外健康植株時,昆蟲的吸食口器將植原體傳播到健康植株。因為植原體與昆蟲媒介之間的互惠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光抗病不行,光抗蟲也不行。”黃惜的結論是,需要找到打破植原體與昆蟲之間的平衡支點。
隨著研究的一步步深入,檳榔黃化病各種類型和病因都被一一找了出來,如生物脅迫(病害、昆蟲、根結線蟲)、非生物脅迫(乾旱、營養不良、寒害、澇害等)都可能引起黃化病,病因可能有根本性的區別,不能一概而論。
於是黃惜先試驗了世界範圍內普遍使用的四環素等,但試驗效果卻不理想,“關鍵是藥很貴,農民根本用不起。”黃惜説。
放棄前人的思路,重新找藥!“希望配出來的藥老百姓用得起。”黃惜説。
到2013年7月,也就是研發後一年多,黃惜的試驗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研發出的藥,一方面能補充檳榔所必需的營養元素,改善檳榔體內的營養狀態,激發檳榔自身的防禦反應,另一方面,能殺滅昆蟲和潛在的傳播媒介。
邊試藥,邊得尋找讓藥吸收的辦法。這是一個需要同時攻克的難題。
瓊海檳榔大戶老符訴苦,自家2萬畝檳榔樹得了病,弄來些藥水叫老婆把布撕成一條條,浸染了藥汁用竹桿挑送到高高的樹冠,結果太陽把藥給曬乾了。“真是苦不堪言。”
外部噴灑,可行嗎?“十幾米高的樹榦,不能保證藥物全部被植物吸收,還造成大量的藥物外流浪費。此外,噴灑在植物表面的藥液受雨水沖刷和降解,藥效時間很短,不能充分發揮其藥效。更嚴重的是,危及大量益蟲,污染河流和土壤。”黃惜感嘆,這條路走不通。
“挪種大樹時會給樹打吊針,這讓我靈光一閃。”黃惜説,檳榔樹榦瘦,打一針便可隨導管輸遍全身。為了不讓注射的藥流出和揮發,黃惜又設計出“檳榔樹榦高壓注射專用接頭”和“檳榔樹榦高壓注射專用注射器”。使用時打開接頭上的閥門,來年還可以再使用。
連同專用注射器,平均每棵檳榔樹用藥成本僅3元。
黃化病加速爆發,研發可謂正當其時
近5年由南往北加速爆發,防控到了刻不容緩的關鍵時刻
2013年9月,黃惜開始全省5市縣(瓊海、萬寧、陵水、屯昌、定安)20多個試驗點的防治試驗。但與此同時,檳榔黃化病發生的面積仍在不斷擴大,甚至出現加速擴散的勢頭。
2014年8月,省林業廳組織海南大學、海南林科所、海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熱科院生物所的專家學者對全省檳榔黃化病進行調研。
多地種植戶反應,許多在2013年還正常開花結果的檳榔樹,2014年就出現葉片黃化、葉柄變短的嚴重病狀,比以前的“從檳榔樹表現黃化到枯頂死亡大約需要5年時間”的發病期大大提前了。
陵水的檳榔幾乎全部感染,陵水黎族自治縣熱作中心負責人介紹,陵水縣政府鼓勵農民砍掉黃化檳榔,政府補貼種植鳳梨蜜等其他熱帶水果,現在陵水的檳榔種植面積大約只剩下5萬畝左右,大多處於垂死狀態。
萬寧的檳榔的種植面積大約在25-30萬畝左右,調查組沒有獲得檳榔黃化病感染面積的準確數字,但通過在南橋、長豐、三家羅和北大等鄉鎮的視察,估計感染面積應該在60%以上,以長豐鎮和南橋鎮的檳榔黃化病最為嚴重,大部分園區的檳榔樹出現葉片黃化,大量病樹已經或接近枯死。
瓊海的狀況比萬寧好一些,但也不容樂觀。瓊海市熱作服務中心主任符碧海介紹,瓊海現在的檳榔種植面積22.98萬畝,到2013年底開花挂果的檳榔有16.78萬畝,檳榔黃化病最早于1995年出現在萬泉鎮,現在已擴散到瓊海市幾乎所有鄉鎮,萬泉、溫泉、龍江、石壁、朝陽的發病情況非常嚴重,給當地農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
調研結論認為,總體而言,近5年,海南檳榔黃化病呈現出從南到北加速擴散的趨勢。“這説明檳榔黃化病已加速爆發,防控工作刻不容緩。”黃惜覺得自己的研發正當其時。
病檳榔,枯樹終“逢春”
藥物注射後,一個多月可抽新芽, 全省20多個試驗點的檳榔逐漸“病癒”
“得了病的檳榔樹,有的春天也長葉子,但葉子長不大,就像傘撐不開一樣。教授打了針後,檳榔樹葉子像傘被撐開了一樣。”瓊海綠農佳檳榔合作社理事長蔡仁軍形容。
瓊海煙塘鎮大路坡村的檳榔樹從2013年9月27日開始治療,不久病株治愈;瓊海石壁鎮下朗村2013年10月26日開始治療,僅一個月,檳榔樹就抽出了新芽;萬寧市東興農場試驗檳榔林抽芽,讓周邊剛要砍伐病株的種植戶希望重現……20多個試驗點的檳榔逐漸“病癒”,讓百姓的信心重燃。
幾乎每個週末,黃惜都帶著助手奔忙在各試驗點。如大路坡村路邊的一畝檳榔樹打針後,很快抽新葉,幾乎看不到之前生病的痕跡。為更好觀察效果,黃惜又在村道對面尋一片染病的檳榔林,隔行治療。2015年3月底,記者看到已經治療的那行檳榔樹樹心抽出了多片新葉,與未治療的黃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瓊海中原鎮三更村委會主任梁文壯打算將自家路邊一片正在死去的檳榔園砍光種花梨木,遇到黃惜後,剩下幾株奇跡般活了下來;不遠處梁啟新的檳榔園試驗得比較早,檳榔長勢很好。
“記者你要早點來採訪,看檳榔樹生病和治愈的對比圖,晚了就全治好了。”早前,梁啟新給打電話説。
2015年春節前,黃惜路過瓊海長坡鎮伍園村委會伍園村,見路邊一片得黃化病的檳榔園又屬於除草劑濫用,是生理性黃化和病理性黃化都有發生的典型病例。於是主動聯繫園主梁昌業,要給他進行隔行施治試驗。63歲的梁昌業説,這片林子已經病了兩年了,以前一棵樹能收30來斤檳榔,去年行情好,卻不挂果。既然黃惜主動要求治療,又不要花錢,就隨這個年輕仔試驗吧。
黃惜先叫停使用除草劑,給園子配方施肥,再給梁昌業送了“檳榔樹榦高壓注射專用接頭”和“檳榔樹榦高壓注射專用注射器”,教他用4.2號鑽頭的電鑽,在每棵檳榔樹離地面約1米高度的樹榦上,從水準方向鑽一個5釐米深的孔。然後插入一個接頭,通過注射器每株注入5毫升防護液,然後關上接頭,拔出注射器。
“輕度感病的檳榔樹,只需在樹榦高壓注射,每年一次;中度或重度感病的,根系壞死、樹冠禿頂或束頂、水土流失嚴重的檳榔園,在樹榦高壓注射,每年一次,還需結合使用化肥、農家肥和微生物肥料。”黃惜強調,注射時間必須在採完檳榔果後,即12月到第二年8月,未結果樹沒有時間限制。“千萬不要在挂果的時候打藥,這樣影響檳榔果的口感。”
生態種植,可防病
不打藥、不除草、林下養家畜, 提高檳榔抗逆性,改善土壤微生物環境
聽説海大有個博士生導師研製出了檳榔黃化病的治療辦法,瓊海籍退休幹部蔡敏輾轉找到黃惜,想請他給老家的檳榔合作社辦個檳榔黃化病防控技術講座。
講座定於2015年3月23日,地點在龍江鎮瓊海綠農佳檳榔合作社。60個社員,擺了150張椅子。沒想到最後來了300人,屋子裏所有空地都站滿了人,窗口也擠滿了聽眾。
“博導講得真好,許多農民説一輩子聽了各種技術下鄉的課,就這堂課最好聽,實用。”蔡敏説。
但最令蔡敏感慨的,是黃惜關於“檳榔園種養結合可持續迴圈經營模式”的觀點,從生態的角度預防黃化病。黃惜認為,開發檳榔園的林下經濟最可行有效的方法是在林下發展養殖業。具體方法是,不用除草劑除草,在檳榔園中飼養牛羊,牛羊糞用於沼氣發酵,沼液集中起來稀釋,通過鋪設管道澆灌檳榔,在檳榔開花結果季節少量施用化肥和微生物肥料,補充檳榔園養分。
對於他的檳榔園種養結合可持續迴圈經營模式,黃惜以萬寧長豐鎮斬牛坡王進財的檳榔園為例來佐證。去年8月,黃惜在長豐鎮調研時,看到王進財檳榔園的檳榔長勢非常好,沒有發生明顯的檳榔黃化病,平均單株産量達到25斤。
王進財説,他管理檳榔園的主要措施是不打藥、不除草,檳榔套種柚木,園內的雜草用於養牛,牛糞集中到山頂漚肥,漚好的肥用水稀釋,通過山上的管道運送澆灌檳榔。通過這種辦法,可以不使用任何化肥。
黃惜分析,王進財的這些管理措施有其科學性:檳榔既喜溫又不耐高溫,套種柚木可增加檳榔園的遮陰度,以減少陽光直射地面,達到改善檳榔生長微環境的效果;檳榔既喜肥又不耐肥,施用有機肥而不施化肥,對提高檳榔抗逆性大有幫助。
“檳榔的根很淺,大家應該停止使用除草劑。”黃惜表示,這可以避免除草劑對檳榔根系的破壞;減少水土流失,增加物種多樣性,改善檳榔園土壤生態環境;增加地表遮陰度,以減少陽光直射地面,起到保濕保肥,改善檳榔土壤微生物環境的作用。
2014年年底,省農業廳安排20萬元對“利用高壓注射技術防治海南檳榔黃化病”的研究項目驗收,認為不少於10公頃的項目實施完成後,患病檳榔植株得到明顯好轉,恢復挂果。
“海南檳榔黃化病防控是一個系統工程,以生態環境改良為基礎的防治,我們剛剛開了頭,表現很好。”省農業廳相關負責人對黃惜的研究成果表示認可。(本報海口4月9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