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海南檳榔因“綠”而生“金”

  • 發佈時間:2015-01-22 07:31:45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記者操戈鄧衛哲

  “不到一個月,檳榔鮮果收購價格就從每斤3塊多漲到了11塊錢。”海南省屯昌縣烏坡鎮美華村村民陳光明2014年樂開了花,60畝檳榔賣了50多萬元,同樣一塊地2013年卻只賣了5萬多元。剛剛賣完最後一批檳榔的陳光明沒敢懈怠,已經著手加強田間管理,希望2015年能夠在産量上有所突破。

  從2013年的5萬元,到2014年的50多萬元,這一悲喜兩重天的變化,源於海南檳榔産業的綠色轉型升級。

  綠色改造助檳榔産業提檔升級

  檳榔在海南是僅次於橡膠的第二大熱帶經濟作物,被稱為“綠金”,種植面積近140萬畝,其産量佔全國95%的份額,全省近230萬農民種植檳榔並以此為生。

  小檳榔,大産業。在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看來,檳榔産業能否健康穩定發展,事關海南百萬種植、加工運銷戶的生計,是關乎海南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頭等大事。

  早在2012年海南首屆檳榔文化節期間,羅保銘就提出,要通過加強技術研發,提高深加工水準延長産業鏈,通過開發生産檳榔牙膏、檳榔茶、檳榔酒、檳榔糖果等,使檳榔産品更加多樣化。同時可嘗試將檳榔與香草蘭、香水檸檬、胡椒等海南盛産的熱帶作物相結合,開發具有特色口味的檳榔加工産品,滿足不同消費人群的需要,力爭將其打造成為海南的特色旅遊産品。

  為了改變海南檳榔初加工業單打獨鬥、污染環境的土爐作坊生産模式,2012年海南召集農業部門,啟動了全省檳榔烘乾綠色改造項目,協調政府財政資金扶持檳榔烘乾環保爐建設,同時,鼓勵檳榔種植、加工戶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增加海南農民市場議價權。次年,海南省農業廳正式實施檳榔烘乾綠色改造項目,安排項目經費4200萬元,去年安排項目經費6000萬元,萬寧、屯昌、瓊海、定安等10個檳榔種植面積産量較大的市縣已實施該項目。

  市場需求倒逼出“環保型檳榔乾果”

  時隔4年,屯昌縣烏坡鎮鎮長陳柏全再次穿上了白襯衫。“以前,一到檳榔加工季節,全鎮300家土灶煙熏檳榔作坊,到處煙霧繚繞,白襯衫穿上不久就會變黃。今年小作坊沒了,煙霧沒了,取而代之的是環保型檳榔初加工廠。”

  海南省農業廳産業規劃處處長助理謝輝介紹,截至2014年10月,全省已完成檳榔烘乾環保爐建設9549台(套),拆除傳統煙熏烘烤爐34920個,檳榔産業“消煙”行動取得重大進展,預計3~5年時間可完成傳統土爐的綠色改造。

  “今年‘綠色檳榔’成為流行詞,不僅污染減少了,檳榔品質也提高了。”陳柏全説。

  “土爐烘烤檳榔,需要用煙熏,木材燃燒不充分,濃煙中攜帶了大量一氧化碳、炭黑等有害物質。”屯昌檳榔協會秘書長黎漢強介紹,目前,海南生産的環保型乾果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用電烘生産的乾果,另一種是蒸汽蒸出的乾果。無論哪種,品質安全都大大提高,檳榔乾果都不會有炭黑、焦油等殘留物,消費者接受度高。

  在黎漢強看來,環保型乾果能夠得以迅速推廣,市場倒逼作用不可忽視。雖然煙熏味的檳榔仍佔湖南消費市場的主要份額,但隨著全國其他省市消費市場的不斷開拓,以及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要求的提高,環保型檳榔乾果越來越受追捧。

  “環保型加工,雖然前期投入大,但是後期加工成本卻大幅度降低,每斤乾果的加工成本在一塊一左右,只有土爐加工成本的一半。”屯昌敦瓊檳榔加工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敦瓊介紹説。

  謝輝介紹,海南省農業廳將組織相關單位制定檳榔乾果産品的品質標準,引導加工戶統一進行規模化標準化生産,避免市場價格混亂,進一步穩定農民收入。

  理性看待高價,科學種管增強後勁

  萬寧市作為“中國檳榔之鄉”,其檳榔種植面積、産量及初加工能力均佔海南的一半以上。萬寧市檳榔局局長蔡正學呼籲廣大檳榔種植戶要“理性看待今年高價,著重加強科學管理提高單産”。

  “作為政府管理部門,最不想看到就是檳榔價格大起大落,檳榔産業能夠健康平穩發展,種植戶和初加工商能夠有合理的利潤空間才是最理想的發展狀況。”蔡正學坦言,在海南檳榔種植面積難以大規模擴大,檳榔生長週期較長的前提下,加強田間管理、減少病蟲害、提高單産,才是檳榔種植戶最應該做的。

  為引導農民科學種植管理,萬寧市去年建設了三個一千畝檳榔高産栽培科技示範基地,推廣檳榔良種、配方施肥和病蟲害防控技術。示範應用檳榔富硒專用配方肥料、太陽能殺蟲燈、生物農藥等綠色整合田間管理技術,以提高檳榔産量和品質。通過綠色防控,示範園檳榔普遍增長20%~30%,畝産可達2000近左右。

  從農業技術推廣站農藝師崗位退休後的王進才,有技術、懂管理。他將自己的300多畝檳榔園圍成三塊,在林下輪流放養了200多頭小黃牛,又從內地引進皇草這一高産牧草品種,作為雨天和晚上的輔料,實現全程無飼料綠色養殖。

  “現在一頭牛能賣到一萬多塊,而且供不應求。”王進才笑著説,立體種養,不僅解決了檳榔管理中最煩人的除草問題,可免打除草劑,減少檳榔病害發生,而且還能增加經濟效益,保持檳榔園生態平衡。老王的300多畝檳榔園,今年單檳榔一項就賺了150多萬元。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