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寶寶類基金遇大考 傳統公司預估千億貨基搬家

  • 發佈時間:2015-04-10 08:33:3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筆者一位常年不聯繫的同學突然來電,需要筆者介紹一款基金。這位同學從事與證券行業“距離”較遠的工作,一個月兩進兩齣一隻主題股基,未賺到錢還虧了管理費。

  當然這只基金的凈值還在穩增,這位同學看的眼紅,卻又戰戰兢兢。

  一個小花絮背後,可以預料,如果牛市繼續推進,2015年基金業的規模增長的重擔,將重新壓到股票型産品肩上。

  但是之於行業而言,慢熊行情中,形成的圍繞貨幣型産品形成的網際網路基金大熱,是否會戛然而止?基金公司花大價錢搭建的直銷平臺,是否會成為爛尾工程?而剛剛在工具化配置上尋找新角色的行業轉型,是否又變成一個偽命題?

  改革不缺乏劣幣驅逐良幣,而在考量基金業發展時,則需要掌門人們看的更遠。你瞧,某追風而來私募基金,成立三四個月卻“套牢”投資人四成的本金,嚯,市場從來是個大課堂,不止給投資人教訓,也給基金管理人時刻的警醒。(李新江)

  導讀

  剔除天弘基金這個較為特殊的情況,記者計算了資産管理規模前二十名基金公司股票類産品增量情況與基金公司整體增量情況,據不完全統計前二十名的十九家公司貨幣基金産品流出的金額大概在千億左右。

  一時間,A股市場再次成為全社會談論的熱點。“90後股民入場”,“病人和醫生在看病之餘討論起買哪只股票能漲”,甚至在“地鐵上當你拿出手機打開股票軟體之時也會有資深人士借機薦股”的段子比比皆是。之於基金行業,全民炒股的時代再次來臨,股票型基金也由此受到熱捧。

  在此之前,牛市還未興起的時候,也有一類投資産品有著類似的魔力,餘額寶掀起“寶寶類”貨幣基金産品的大賣,並一舉將天弘基金推上了公募基金管理規模第一的寶座,各家基金公司也趁機大發各類貨幣基金産品,規模一衝再衝。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一些基金公司處獲取到一些數據和資訊獨家獲悉,基金行業正在上演一齣資金挪移,馳援股市的好戲。

  貨基凈贖回承壓

  記者從業內獲得了一季度各家基金公司規模的排名,其中也一併有規模增長與一季度新發基金的數據。

  但值得注意的是,記者發現在股基銷售如此火熱的一季度,一些公司一季度管理資産的規模不增反降。

  其中,去年旗下股基有兩隻最終排名位列第一位和第三位的一家基金公司為例,其一季度管理資産的規模便下降109億元,尤其引起記者關注。另外幾家大型基金也未能倖免,南方基金建信基金銀華基金(部落格,微網志)等幾家公司也分別出現了幾十億到百億管理資産規模的下滑。

  這些公司貨幣基金類産品佔比較高。根據IFIND數據顯示,以建信基金為例,其現金類管理規模佔比高達42.16%,而股票類管理規模僅佔比16.97%。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另一家銀行係基金公司,儘管其股基業績在去年表現搶眼,但權益類産品和固定收益類産品並不是佔其管理規模的大頭,其現金類管理規模佔比為42.43%,而股票類管理規模僅為12.51%。

  這最終成為導致這一類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按照上述某基金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的數據,該公司權益類産品和債券型基金均出現一定規模的凈申購,贖回主要來自貨幣型基金(包括短期理財基金和傳統貨幣基金)。

  北京地區一家大型基金公司的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證明了這一邏輯,同時指出,一些公司的資産管理規模也並未有出現大規模的上漲,一部分原因也來自於貨幣型基金凈贖回的對衝效應。

  倘若按照一季度權益類産品加權凈值增長約30%的口徑進行統計,以嘉實基金(部落格,微網志)為例,其2014年末管理的股票類産品大概有1111億,第一季度該類産品規模增量為總規模增量的貢獻應該在400億左右,然而記者獲得數據顯示嘉實基金第一季度整體規模的增量僅有140億。

  另外一家老牌基金公司博時,其2014年末股票類産品管理規模為631億,佔比55.74%。以30%的比例計算,其規模增長的額度應該在190億左右,但實際上一季度博時基金整體規模的增量僅有0.64億元。

  而記者也從數家基金公司處了解到,貨幣基金類産品在牛市之下,凈贖回的情況較為明顯,而股基和債基産品的情況則為凈申購。

  貨基多路徑搬家股市

  貨幣基金流出的資金都去哪?

  根據IFIND數據顯示,一季度一共新發行的基金有140隻,其中股票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被動指數型股票型基金等一共有118隻,佔全部發行數量比例的84.2%。而正在發行的和等待發行的基金産品一共有55隻,其中股票型或是偏股型基金産品的數量為42隻,佔比76%。

  華南地區一家基金公司的人士告訴記者:“牛市之下,股票型基金的銷售非常火爆。目前公司的重點就是發股票型的産品,要趁牛市多推出股票型基金的産品。”

  另有一位基金業人士分析,大環境決定今年産品在跟隨熱點走,依靠刺激性機會,比如之前打新熱情比較好,靈活配置類基金比較多,季末、年末資金比較緊張的時候,貨幣類基金比較多,因此市場比較好的時候,偏股類基金也就比較多。

  另一項反映目前股基吸金能力的事件便是百億級的基金重出江湖。

  記者了解到,東方紅中國優勢型基金在4月1日提前結束了募集,而這僅僅距離其開始募集僅3天的時間。該基金的募集規模超過100億份,認購金額規模超過150多億。不但創下了今年以來基金募集規模的新高,同時也是繼2012年兩隻滬深300ETF之後首只募集規模超過100億的偏股型基金。

  此番盛景曾在上一次超級牛市中出現過,2007年牛市行情裏,當時一些新發基金規模屢屢突破百億元,最大的規模超過了400億。

  除了從股票型基金的渠道流入股市之外,貨幣型基金流出的資金也從個人賬戶的渠道流入股市。

  華泰證券(601688,)一位基金行業研究員也講到:“貨幣基金正在遭受持續贖回的考驗,一方面是降息預期令收益率持續走低。而另一方面,股市的火爆行情也讓貨基競爭力不再,越來越多的資金從貨幣基金流向股市。”

  “股市的火爆對基金産品的衝擊還是非常大的,據我了解,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將錢投入股市。未來如果股市依舊向好,對於寶寶類的産品衝擊將會更大。”上海證券基金評價研究中心研究員劉亦千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説到。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