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中國為鐵礦業減負有利增強企業競爭力

  • 發佈時間:2015-04-09 14:37: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瀋陽4月9日電(記者王炳坤)4月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自5月1日起,依法適當下調鐵礦石資源稅徵收比例,減按規定稅額的40%徵收。業內認為,此次減負對緩解行業困難,保障中國鐵礦石自給率和國際貿易話語權具有積極作用。

  去年以來由於經濟增速放緩、國際鐵礦價格大幅下跌,中國礦山企業陷入集體困境。數據顯示,國際礦價(62%品位鐵精礦)在去年降幅近半的基礎上,2015年至今更是一路下滑至每噸50美元以下,這已跌破中國絕大多數鐵礦企業的成本線。

  中國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這輪行情雖然是由供需關係變化所致,但具有成本優勢的國際巨頭反而全力擴産,通過放量供應市場來主導降價,其目的就是要把全球高成本的鐵礦石産能清出市場。中國鐵礦資源的自然稟賦差、開採成本高,在這輪“降價清場”中首當其衝。

  資源稅徵收調整可謂給礦企一根“救命稻草”。此次調整將資源稅徵收比例降至2012年實際徵收標準的一半,相當於給每噸鐵精礦減輕大約20元至45元的負擔。而與這一數字相比,中國根據市場形勢適時調整産業政策,開啟對鐵礦行業的減負通道,則更為業內所看好。

  中國最大鐵礦企業——鞍鋼礦業集團的一份調查顯示,目前中國鐵礦企業的稅費負擔已佔銷售收入的20%-30%,鞍鋼礦業2013年各種稅費佔銷售額的26.52%,而同期澳大利亞、巴西的鐵礦山僅為4%-10%。

  隨著行業困境愈演愈烈,鐵礦行業的減負呼聲漸高,其建議還包括將礦産資源補償費從目前的一次性交清,變為按採礦年限分期繳納;考慮到原材料採掘業可抵扣的進項成本很少,將礦企的增值稅稅率適當降低;大力清理和減少地方各種不合理收費等等。

  中國冶金礦山協會副會長、鞍鋼礦業集團總經理邵安林認為,相信隨著中央政府對鐵礦業困境不斷了解和重視,今後會有更多産業政策出臺。

  在中國,鐵礦石被視作戰略資源。據中國地質科學院資源戰略研究室等多家權威機構預測,未來30年在城鎮化、工業化和人口增長的拉動下,全球對鋼鐵産品仍將保持較大需求,國際礦價總體趨勢是短期下跌、中期反彈、長遠看漲。一些人士擔心,如果中國鐵礦企業在這輪衝擊中大批退出市場,未來一旦市場形勢轉好,自給率降低的中國鋼鐵業將在鐵礦石國際貿易中進一步降低談判話語權。

  擁有超14億噸産能,4000多家企業和近百萬名從業人員的鐵礦行業,也關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遼寧本鋼集團副總經理高烈説,一旦礦山大量停産,將讓很多傳統礦區遭遇財政困難,而且大量工人失業容易引發社會問題。如果企業成批關閉,未來礦山復墾、生態修復和環境治理將面臨無人投入的尷尬。

  擔任中國《鐵礦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編制領導小組組長的邵安林説,目前國家正在對鐵礦行業加強頂層設計,規劃提高行業集中度。他認為,地方政府和重點企業應該趁當前市場低迷時,引導和加快推進行業整合,將資源配置在優勢企業手中。“這便於行業升級改造和技術進步,讓‘先天不足’的中國鐵礦業不斷提升競爭力!”他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