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廣蘭大通道:環環相扣 一路暢通

  • 發佈時間:2015-04-09 08:31:33  來源:中國民航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 繼京昆大通道、京廣大通道(西線)空域調整方案成功實施後,我國第三條空中大容量通道——廣蘭大通道——于4月2日正式實施。作為連接我國珠三角地區與西南、西北地區的航路主動脈,廣蘭大通道南起廣州,北至蘭州,全長1600公里,涉及32個機場,是我國珠三角經濟圈、川渝黔經濟區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緊密相連的重要空中走廊,對於提高空管運作效率和提升服務品質有著重要的意義。為了確保這條空中大通道的順利啟用,涉及到的中南空管局、西南空管局和西北空管局的相關單位精心準備,主動作為,確保了天路安全暢通。

  西北空管局:

  核對數據 保大通道運作安全

  本報訊 通訊員帥仙、張輝報道:廣蘭大通道的啟用對於西北地區,尤其是蘭州始發前往珠三角地區、香港、東南亞的航班走向産生重要影響,不僅進一步優化了交通流,還對提高西北地區流量管理能力,縮短航班空中等待時間等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為此,西北空管局提前介入,高度重視,保證廣蘭大通道的順利啟用。

  廣蘭大通道啟用恰逢航班換季,為了做好相關工作,西北空管局提前完成了相關航路航線數據的核對。為了嚴防機組飛錯航路情況發生,西北空管局抽調專人在西安、蘭州兩個區域管制室與相鄰管制單位進行協調通報,並對廣蘭大通道相關航班的領航計劃報進行反覆核查。在啟用後,針對個別機組不了解新航路的情況,當班管制員細緻地向機組通報應飛的正確航路,成功避免了機組飛錯航路情況的發生。

  貴州空管分局:

  加強風險管控 確保順利啟用

  本報訊 通訊員劉碩、楊斌報道:4月2日啟用的廣蘭大通道優化了貴陽地區空域,實現了貴陽機場進離場分流,基本理順了貴陽地區的航班流走向。為確保該項工作的順利實施,貴州空管分局高度重視,克服時間緊、任務重、牽扯麵廣等諸多困難,採取有效措施,從加強組織領導、制訂實施方案、人員培訓磨合和軍民航協調等方面,全力確保廣蘭大通道的如期安全啟用。

  貴陽空管分局成立了以分局局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負責該項工作的總體組織和協調,並提前制訂了廣蘭大通道貴陽地區空域結構調整實施方案,涉及貴陽地區的航路航線調整、班機走向調整和空域結構調整等方面,明確了實施階段、進度和任務。為確保運作安全,分局認真搜尋安全風險並進行安全評估,通過全面收集和研討,對17條風險進行了綜合評估,並採取了相應的風險防控措施。此外,分局還加緊組織人員培訓,開展模擬機訓練,就相關調整和培訓內容,開展人員考核;重新簽訂管制工作協議並多次召開軍民航協調會。

  西南空管局:

  雷雨保障有力 為啟用保駕護航

  本報訊 通訊員胡壯報道:4月1日~2日,在廣蘭大通道啟用前後,成都地區遭遇強雷雨天氣,3個小時內閃電數高達3884次,整個雷雨過程持續了7個小時。在雷雨天氣發生時,西南空管局從容應對,保證了廣蘭大通道的順利啟用。

  西南空管局氣象中心在3月29日的天氣會商中,就得出了4月1日有強雷雨的結論。4月1日下午,氣象中心多位氣象預報高級工程師參加了天氣會商,對這次雷雨的具體時段以及強度進行了詳細的探討,得出了“成都區域21時到第二天3時有強雷雨”的結論,而廣蘭大通道按計劃在此時間段啟用。

  為做好氣象保障,氣象中心提前對所有氣象設備進行了巡檢,確保設備正常,並及時發出氣象預警。此外,氣象中心還對廣蘭大通道的啟用保障任務進行了細緻部署,最終確保了氣象設備運作正常、氣象數據庫運作正常、觀測運作正常、預報運作正常,為廣蘭大通道的順利啟用保駕護航。

  廣州區域管制中心:

  簽訂管制協議 優化運營環境

  本報訊 通訊員李小霆報道:為了廣蘭大通道的順利啟用,中南空管局廣州區域管制中心進行了充分準備,優化運營環境,為大通道安全運作提供可靠保障。

  廣州區管中心相關工作小組積極與周邊兄弟單位就管制協議進行了談判,歷時數月完成了初步制定、修改和最終簽署。在此次調整中,珠三角地區途徑西南地區往返蘭州的航路將變成單向航路,這也讓管制指揮方式出現了變化。為了提高廣蘭大通道啟用後的空管保障能力和服務水準,自2014年下半年開始,廣州區管中心組織管制員進行了多次理論學習和模擬機訓練,通過大量的模擬機訓練讓管制員適應了新的指揮保障方式。

  中南空管局表示,從以往類似的航路調整結果來看,本次航路調整將對提高空管運作效率帶來積極的效果。如2014年海南空管分局在新辟調整了若干條單向航路後,在航班量最大的春節期間,三亞機場航班正常率和機場放行率均大幅提高。本次廣蘭大通道的啟用,將對相關機場的航班正點率、相關空域的飛行容量、飛行安全保障等産生的積極效果值得期待。

  ■空管論語

  用新思路建設新天路

  □方向

  隨著我國民航業的快速發展,飛機數量越來越多,航班量越來越大,天路越來越“堵”。在此情況下,民航空管系統必須用新思路建設新天路。新開通的廣蘭大通道就是成功案例之一。

  統計資料顯示,2013年,我國民航飛行架次約為美國的1/2。與此同時,雖然兩國的總空域面積相當,但是可供我國民航常態使用的空域面積約為美國的1/3,我國民航可用空域負荷約為美國的1.5倍。預計“十三五”期間,我國空管系統保障的飛行架次增速將達到9.3%,到2017年,保障飛行起降架次將超過1000萬架次。不斷增長的航班量必然進一步加大我國民航可用空域的負荷,導致現有骨幹運作航線越來越不堪重負,從而影響我國空管保障水準的提高和民航業的發展。

  在此情況下,民航空管系統要滿足發展需求,就要不斷努力改善空域條件。當然,由於空域資源涉及到國防建設等多方面因素,在現行管理體制下,要想在短期內實現大幅度增加民航可用空域的想法不切實際。這就需要民航空管系統結合我國現行空域航線使用狀況,合理調整優化空域航路結構,挖掘現有航路航線容量潛力,以緩解民航業快速發展與空域資源短缺的矛盾。

  按照規劃,民航局空管局初步擬定了10條類似的單向迴圈大通道,包括京廣、京滬、滬廣等主要航路,並將利用數年時間,基本完成對全國民航主要幹線航路航線的規劃調整。 廣蘭大通道的建設和啟用既是軍民航融合發展的成功案例之一,也是民航空管系統創新思路建設新天路的具體體現,將對我國建設骨幹航路網路遠期規劃、提高空域利用效率、滿足民航發展需求等産生積極的影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