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永富:從田間走來的土壤污染治理專家
- 發佈時間:2015-04-09 01:30:38 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羅伯特
■行進中國·創新故事
“大氣污染看得見,水污染看得見,土壤污染卻常被大家忽視。”2014年度中國十大三農人物創新獎獲得者、河南省人大環資委委員黨永富日前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其實,土壤污染生態治理已經迫在眉睫!”
統計顯示,1978年我國化肥消耗量僅884萬噸,到2013年卻猛增到6500萬噸,年均增長6%。我國耕地面積佔世界7%,肥料使用量卻佔世界30%。有關專家對我國農田化肥氮去向進行的初步估計表明,在氮肥使用中,作物吸收的氮僅佔35%;11%揮發後污染大氣;表觀硝化—反硝化作用消耗34%,導致土壤污染,造成土壤酸化板結。大部分化肥、農藥最終被殘留消解在土壤和水中。
黨永富,土壤污染主要來自化肥、農藥過量使用。其殘留污染土壤,引起土壤酸化板結,引發土壤重金屬活性增強,還直接帶來霧霾天氣與水污染問題。目前,我國受污染耕地至少佔耕地總面積的1/10。汞、鎘、鉻、砷等重金屬污染,不僅導致農作物的根、莖、葉全部枯死,還可能嚴重破壞人體生理功能,甚至致癌。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化肥的使用效果已大不如前,甚至在某些地區出現了化肥用得越多越減産的反常現象。在利用農藥進行病蟲草害防治的過程中,也約有20%—30%進入大氣和水體,50%—60%殘留在土壤中,真正能起作用的微乎其微。而除草劑的過量使用,也導致一些地方出現了長不出莊稼的“癌症田”。
出生於河南中部農村的黨永富,從青少年時代起,就對除草劑的危害産生了憂慮。在長期的農業耕作過程中,他發明瞭奈安除草劑添加劑系列産品,既能發揮除草劑作用,有效除草,又能利用發揮作用的時間差復蘇農作物生理功能,消解殘留。繼之他又試驗化肥的合理用量,有效地減少了殘留。他利用作為河南省人大代表和國際講壇等一切機會,呼籲全社會“兩減一控”,減少化肥與農藥使用量、控制污染,讓全社會更加重視土壤污染治理工作。
與此同時,他開展公益性無償救助顯性藥害面積800多萬畝次,為農民挽回損失200多億元;累計推廣預防隱形藥害8000多萬畝次,幫助農民從當初的種地賠錢,實現了種地賺錢;研發肥料減量技術,為種糧農民帶來了更多收穫。
經全國120多位專家聯合測試,奈安1號除草劑副作用防控與土壤污染治理技術,不但能治理因除草劑殘留引起的“癌症田”改茬問題,還能有效縮短除草劑對農作物抑制期,從7—15天縮短到2—3天,有效提高農作物産量10%以上。目前,我國除草劑使用面積已經超過15億畝次,如果全部採用奈安技術,每畝增産100斤,每年可為我國新增糧食1500億斤,相當於3.75億人一年的口糧。“奈安3號”肥料促進劑肥料減量技術,在農業部全國農業技術2012—2013年大面積實驗與推廣中,平均實現肥料減量30%左右。如果在全國推廣,每年可實現肥料減量1950萬噸,有效控制肥料對大氣、水、土壤的污染。黨永富因此被業界譽為“揭開除草劑‘傷疤’第一人”“農資次生災害防控第一人”“農業安全工程系統建設第一人”“中國土壤污染與生態治理第一人”,並成為“國家農藥殘留降解國際專利戰略研究首席專家”。
黨永富20多年開展農資應用逆向研究,開闢了中國農業安全工程系統建設與農資次生災害防治的基礎工作,得到了我國和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他被評聘為聯合國國際生態生命科學院通訊院士、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生態安全基金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生態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去年接連兩次走上聯合國講壇,與世界分享土壤污染生態治理的中國經驗。他還曾獲得國際環境安全一等獎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中國三農人物創新獎等獎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