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融資模式亟待改變
- 發佈時間:2015-04-08 08: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胡愛善
“要想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就必須徹底改變中小企業的融資模式。間接融資方面,創辦連鎖 銀行 制,使大小銀行優勢互補;直接融資方面,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尤其是著力發展證券場外市場,比如新三板市場。”在日前由中國投資協會主辦的2015中國國際投資理財博覽會上,中央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如是説。
中小企業融資是國際難題。在中國,融資難的根本原因在於融資模式過於單一,單純依靠銀行貸款不可能解決三四千萬家民營企業的融資問題。
於是,賀強提出了兩個改變融資模式的途徑。連鎖銀行制被他看做間接融資方面的突破口。“由大銀行來創辦小銀行,民營資本可以介入,像連鎖超市一樣不斷地進行複製,利用大銀行的品牌、技術、人才實力和風控能力來發展小銀行,而小銀行人脈熟、地頭熟、呆壞賬率比較低,大小銀行優勢互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
在他看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根本之道還是大力發展直接融資,使中小企業直接進軍資本市場,通過資本市場獲得所需資金。“銀行貸款短期面臨著還本付息的壓力,即使有能力還本付息,短期貸款只能支援短期行為,搞短平快,而資本市場獲得的資金可以長期使用,不用還本付息。”
雖然直接融資的好處易見,但現在的資本市場、交易所市場門檻高、容量小,中小企業想要獲得進場機會無異於癡人説夢。對此,賀強認為,證券交易所市場是證券市場的核心,有引導作用,但絕對不是證券市場的主體,證券市場的主體應該是範圍更廣闊、門檻更低的場外市場。而真正意義上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是場內與場外的多層次,因為它們的條件和容量完全不同,不僅能滿足多層次的企業發展需求,還能建立起不同層次市場之間的聯繫機制,從而增加資本市場的彈性和運作的安全性。
一邊是M2的快速增加,一邊卻是企業嚴重缺錢,資金結構出現的問題不言而喻。“大量資金囤積在虛擬經濟領域炒來炒去,成為資金的堰塞湖,大量的湖水流不到萬畝良田??實體經濟中去,如何盤活存量?最關鍵最急需的,就是把堰塞湖掘開一個口子,突破口就是大力發展中國股票市場,直接把資金注入實體經濟。”賀強説。
他認為,對中小企業來説,新三板市場可謂好處頗多:第一,新三板通道方便,沒有財務門檻;第二,掛牌後地方政府給補貼;第三,融資渠道多,可以先發股融資,也可以先發債融資,或者發完債再發股融資;第四,可提高信用度,有品牌效應;第五,掛牌後股份可以質押貸款;第六,銀行願意主動提供授信。
但賀強同時也對新三板市場暗藏的風險進行了剖析。“一是剛開出這麼一個市場,一些機構卻缺乏自律,一有機會就亂炒、亂投機,急功近利賺大錢,這種心態要不得;二是新三板只有200多家公司在做市商交易,剩下的2000余家挂了牌沒有交易,正是由於資源少、機構多,才導致目前暴漲的局面。”他建議,一方面,如何加強對新三板的監管、防止過度投機是值得研究的課題;另一方面,市場的核心就是交易,只有充分的交易,才能給公司合理估值、準確定價。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