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土地減“肥”亟須推進

  • 發佈時間:2015-04-08 06:14:2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農業部“百鄉萬戶調查”活動江蘇調查組在江蘇的金壇市和睢寧縣,對規模經營農戶(家庭農場、種糧大戶)、小規模農戶、農技人員領辦種糧示範基地的化肥施用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並對不同經營主體的化肥施用情況進行了對比分析。

  一是規模經營農戶。金壇市薛埠鎮茅東村農民嚴小馬,土地經營面積210畝,全年水稻小麥兩熟。每畝水稻施用40斤複合肥作為底肥,施用尿素80斤,單季施用化肥120斤。每畝小麥底肥為60斤複合肥,施用尿素45斤,單季施用化肥105斤。全年每畝施用化肥225斤。

  二是小規模農戶。睢寧縣雙溝鎮官路村楊恩坤,土地經營面積9畝,全年小麥玉米兩熟。每畝小麥施用100斤複合肥作底肥,施用尿素65斤,單季施用化肥165斤。每畝玉米施用100斤複合肥做底肥,施用尿素25斤,單季施用化肥125斤。全年每畝施用化肥290斤。

  三是基層農技人員。睢寧縣李集鎮農技站主任孫永遠,領辦糧食種植示範基地125畝,全年水稻小麥兩熟。每畝水稻施用70斤複合肥作底肥,施用4斤尿素和20斤複合肥,單季施用化肥94斤。每畝小麥施用65斤複合肥做底肥,施用30斤尿素和20斤複合肥,單季施用化肥115斤。全年每畝施用化肥209斤。

  針對不同經營主體進行調研,江蘇金壇市和睢寧縣施用化肥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施用量大,且越施越多。從調研情況看,水稻施肥量最高達每畝160多斤,而我國平均施用量僅為43斤,約是全國平均水準的3.7倍。小麥施肥量最高達每畝110多斤,全國平均施用量為51斤,約是全國平均水準的2.3倍。玉米施肥量最高達每畝120多斤,全國平均施用量為45斤,約是全國平均水準的2.8倍。據嚴小馬介紹,由於連續多年不施有機肥,土壤肥力持續下降,如果不增施化肥,單産會只減不增,因此,基本上每年以10%左右增量增施。

  缺乏科學指導,施肥針對性不強。從調查來看,一方面農戶化肥使用量明顯多於由農技人員領辦的示範基地。另一方面施用肥種單一。大多數經營主體使用常規肥種,其中底肥主要為氮磷鉀含量15:15:15的複合肥,追肥絕大多數施用尿素。

  有機肥施用少,土壤肥力持續下降。調研中發現,只有少數農民在水稻種植中施用了有機肥,主要原因是有機肥施用成本高,市場上缺少可機械化施肥的顆粒有機肥;糞便、綠肥等傳統有機肥體積大,運輸和施用費用高於化肥,並且勞動強度大、成本高,在農村勞動力外流的情況下,農戶施用有機肥的意願不高。

  過量施用化肥,一方面增加糧食的生産成本;另一方面不僅會導致土壤板結、肥力下降,而且容易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帶來很多環境問題。為此建議:

  要加快推進種養結合,穩步提升耕地地力。種養結合既指種植養殖結合,也指種地養地結合。就減少化肥施用,增加有機肥施用而言,各級財政應加大對有機肥生産及施用的支援,一方面大力支援有機肥産品開發,生産出適宜機械化施用的顆粒有機肥、高濃度有機肥;另一方面加大對畜禽養殖糞便的資源化利用,支援在一定區域建設商品化有機肥加工廠。

  要加強新品種新技術展示示範,引導農民科學合理施肥。農民對農技推廣機構宣傳的科學施肥方法不信任,是過量施用化肥的原因之一。睢寧縣農技推廣機構人員承包土地領辦種糧示範基地,通過“幹給農民看”的方式,向農民示範品種與農藝結合、施肥與土壤性質和作物生長期結合等適用技術,以較少的化肥投入實現了高産出。

  農業部已針對化肥過量施用問題制定了耕地地力提升、化肥減量施用等相關行動方案。目前,金壇市和睢寧縣可以選擇秸稈還田、有機肥施用等幾項當年可以落實又操作性較強的措施,推進耕地地力提升,促進化肥減量施用。

  (農業部“百鄉萬戶調查”活動江蘇調查組供稿)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