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增強PPP吸引力須亮明財政“承受力”

  • 發佈時間:2015-04-07 05:13:4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一種重要的項目融資模式,我國的PPP項目如何調動各方資金參與的積極性,是當前政府項目推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課題。筆者認為,要提升PPP項目的吸引力,需要明確“財政可承受力”指標。

  首先,對於政府而言,確保PPP項目各項財政支出及或有債務處於財政可承受力指標安全範圍內,不僅有利於控制政府的支出和債務規模,避免PPP長期支出責任中的債務不可控風險;也有利於在向社會公佈財政可承受力指標的同時,充分展示地方政府的履約能力,增加對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的吸引力;同時,財政可承受力指標還有一個“不得不説”的好處,就是有助於限制地方政府利用PPP擴張投資的衝動,避免以投資促GDP的缺陷,進而約束地方政府結合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導向和地方重點項目規劃,有序安排財政資金投向,優化公共資金的使用效率。

  其次,對於社會資本而言,公開透明的“財政可承受力”指標,是其充分了解項目所在地政府的履約能力的一扇“窗口”,有助於社會資本對項目財務可行性進行判斷分析。指標安全可控的項目,自然能夠堅定社會資本參與PPP項目的信心。在這一過程中,也能夠逐步提高各類社會資本,尤其是民營資本和外資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此外,該指標對於銀行、保險、信託等金融機構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通過財政可承受力指標的評價,尤其對於提供部分政府付費的項目,有助於金融機構了解項目的財務可行性,從而也有利於滿足金融機構內部審批要求,增強了金融機構參與PPP項目融資的可能性和積極性,而融資成功與否對於PPP項目成敗具有決定性作用。

  有人説,“好的PPP項目是一場婚姻,而不是一場盛大的婚禮”。財政可承受力的指標,將涉及地方政府、社會資本、金融機構多方的參與,進而決定期限較長的這一“婚姻”的成敗。因而,各級政府應充分重視財政可承受力指標測算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權威性,並實現指標的公開透明。

  一方面,地方政府應結合自身的債務存量、新增債務需求,測算可承受力邊界;同時,也應充分注意到PPP模式對於促進我國城鎮化、改善公共服務需求、提高公共服務品質等方面的積極意義,以及經濟發展和可用財力增長對於財政可承受力的前瞻指引作用,合理有效安排PPP項目投資規模及財政支付業務。

  另一方面,要強化財政可承受力指標的權威性,可考慮與地方政府年度預算相結合,一旦年度指標確定,不得隨意調整和更改;且對於單個項目,財政部門在項目前期準備中要充分考慮項目的不可預見風險,通過清晰的風險邊界和績效指標預設,避免後續調整過程中超出財政可承受力指標限制。

  最後,加大公開力度。不只是結果,指標的測算依據及標準也應充分向社會公開,以消除社會資本和金融機構的不穩定預期。

  説到底,“財政可承受力”評估是一項基礎而又關鍵的任務,一定程度上決定了PPP這項新型投融資模式的成敗。只有把這個實事做好,才可有效緩解社會資本和金融機構的一些不穩定預期,提高項目實際合作可能,從而推進我國PPP事業的穩步前行。

  (作者單位:上海市財政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