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小茶葉撬動大産業

  • 發佈時間:2015-04-07 00:32:35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茶葉長勢很好,預計産量可到5萬公斤。從今天茶園正式開園起,我們每天都要像打仗一樣搶收了。”江西恒泰茶業開發有限公司茶場責人廖承龍滿面笑容地告訴記者。日前,記者在江西贛南“虔心小鎮”生態農業萬畝有機茶園的開園儀式上看到,百餘名身著古裝的採茶女唱起採茶謠,提著統一的茶竹簍,手指上下翻飛忙著採新茶。

  在江西恒泰茶業品牌——“虔茶”的文化展示現場,廖承龍介紹,“虔”是古贛州的稱謂,在宋朝虔州居全國十三大茶産區之首,其中“泥片”為貢茶,“芥香”被譽為全國第一香。“以前大家只知道臍橙是江西贛南老區現代農業的拳頭産品,如今通過我們的努力,虔茶一躍成為響噹噹的名茶,成為贛南現代農業新的名片,暢銷港澳市場。”隨行的恒泰茶業虔茶行銷總經理劉哲環補充説道。

  廖承龍告訴記者,虔茶的品質保障得益於“虔心小鎮”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虔茶園採取有機管理模式,“伴紅豆杉而生,飲竹根水而長”是茶園的獨門武器。據廖承龍介紹,離茶園僅幾十公里遠的國家森林公園——九連山,是南方紅豆杉最大的群落。恒泰茶業利用天時地利之便,首創了茶樹與紅豆杉套種模式,實現了二者的同生同息。有專家研究認為,茶樹與紅豆杉套種,通過土壤接觸與空氣的流通、同生同息,根據植物的通透性,使茶葉也可能含有防癌抗癌“紫杉醇”成分,從而賦予其獨特的保健功能。

  茶園周圍鬱鬱蔥蔥的五六萬畝毛竹林,則是虔茶生態環境的“護衛者”。“竹林對於維持茶葉生長小氣候具有重要作用,也是茶樹蟲害的隔離帶,而且毛竹本身具有很強的蓄水功能,這裡的茶樹都是喝毛竹釋放出的竹根水長大的,所産茶葉香氣高遠、口感甘甜。”廖承龍説。

  在“虔心小鎮”,活蹦亂跳形似山中野雞的“虔山雞”吸引了記者的注意力。原來,家禽養殖是“虔心小鎮”生態農業立體開發的一個項目。“我們農場自有10萬畝林地為土雞散養基地。雞群報以肥沃的雞糞還給竹林,實現生物鏈的有機迴圈。同時在茶園休整期低密度地散養土雞,雞群覓食昆蟲、嫩草,給茶園松土,成為茶園天然‘義工’,雞糞還園,為茶樹提供優質的有機肥,實現‘茶—雞’有機迴圈。”“虔心小鎮”農場場長王顯煥告訴記者。如今,通過微商試賣虔山雞,沒想到大受歡迎。

  然而,在6年前這裡還是一片荒山,經過6年的開拓經營,才有了現在的萬畝茶園。如今,茶場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由企業提供茶苗、技術,對茶園進行統一管理,並與農戶簽訂鮮葉收購合同,統一加工銷售。通過這種模式實現企業産業化發展,並帶動農民增産增收。

  據了解,目前有600多人專職在該茶場工作,每月收入有1800元左右。在採茶季節,茶場還要聘請2000多名臨時採茶工人。記者在採訪中獲悉,龍南目前有近2萬畝規模的茶場,年産茶葉10多萬公斤左右。“虔心小鎮”生態農業公司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已成為當地茶葉産業的龍頭企業。最近,他們計劃加快標準茶場的建設和茶葉良種的推廣,新開發高標準茶場1萬畝。同時,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到2020年帶動龍南縣8個鄉鎮發展茶場3萬畝以上。

  記者在茶園裏碰到了贛州市工商聯副主席蔣慶金,他同時也是贛州民營企業聯合會會長。蔣慶金對“虔心小鎮”的發展模式很是讚賞,他同時告訴記者,當地民營經濟發展比較快,但去年以來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發展速度有所下降。他直言,資金少、企業主整體素質較差、國企與民企發展條件不平等、交通條件不發達等仍是當前制約民營經濟發展的幾大頑疾。

  “‘虔心小鎮’總體規劃10萬畝,以特有的茶、竹、雞、油茶等生態農業産業為核心基礎,以‘虔’文化為主題,結合豐富的山水茶竹資源,將打造集保健養生、休閒觀光、商務度假、産業體驗為一體的複合型生態農業體驗基地。2014年國慶期間,我們舉辦了免費的帳篷節,為市民提供了釋放身心、親近自然的好去處。”“虔心小鎮”項目建設負責人胡蔚告訴記者。

  作為“虔心小鎮”的掌門人,謝曉明對“虔心小鎮”的未來信心十足:“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圍繞建設現代農業,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我們種植生態茶葉和發展休閒農業契合了這一精神,對於今後的發展我們也更有信心和動力了。”謝曉明表示,未來“虔心小鎮”將突破傳統農業的經營思路,用網際網路思維建設電商平臺,與戰略夥伴建立生態農業産業聯盟,為美麗鄉村的建設做出貢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