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千年古堰再現放水大典[圖]

  • 發佈時間:2015-04-06 01:30:33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社成都4月5日電 (記者劉海 楊華)“砍榪槎,放水啰”,隨著放水號令的發出,岷江水一瀉千里,流向廣袤的成都平原。4月5日,2015中國·都江堰清明放水節開幕,再現了千年前壯觀的放水景象。

  都江堰水利工程距今已有2300多年,從建成之日起,就潤澤著廣袤的成都平原,灌溉了成都、綿陽、德陽等四川7個市37個縣區的千萬畝農田。都江堰清明放水民俗始於西元978年,古時,每到冬季,人們便用榪槎築成臨時圍堰,淘修河床,加固河堤。到清明時節歲修結束,便舉行儀式拆除榪槎,讓岷江水灌溉成都平原千里沃野,“喜看榪槎頻撤處,歡聲雷動説耕田”便是當時放水節的寫照。後來,放水儀式演化為灌區人民的一項傳統文化活動,以祭祀李冰父子,祈求五穀豐登。

  今年的放水節活動分為“千年祭祀”、“砍槎放水”、“春耕插秧”、“天府畫卷”、“拜水感恩”等五部分。在活動現場,矗立著壯闊的榪槎陣,竹籠、卵石堆積在一旁,堰工們正編制竹籬笆,為放水緊張地忙碌著。隨著放水儀式的進行,村民們抬出了牛、豬、羊等祭祀品,祈求來年風調雨順。隨著主祭官一聲令下“放水啰”,堰工們揮舞著板斧,砍向榪槎,頃刻間,岷江水奔騰而下。

  一邊岷江水滾滾流淌,一邊祭祀的村民跪地面朝李冰石像,感恩他率眾修建都江堰,讓成都平原從此“水旱從人,不知饑饉”。村民們揮舞著竹竿打水戲水,跳起了祭祀舞,迎接春耕的到來,更是把現場觀眾帶回到了千年前的壯觀場面。

  目前,都江堰放水節已被列為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都江堰正積極申請將放水節納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今年的放水節除了在都江堰本地的多個戶外大屏上直播外,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的戶外大屏上也同步直播放水節精彩瞬間,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的精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