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能源週刊: 天然氣價改正式破冰 煤炭將全線虧損

  • 發佈時間:2015-04-05 07:4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史建磊  責任編輯:羅伯特

  編者按:水電煤油氣皆非小事,事事關係國計民生。中新網能源頻道通過“能源週刊”系列報道,從國家政策,到百姓民生,從國際能源糾紛,到國內市場波動,梳理過去一週的能源要聞,回顧值得記憶的能源故事。

  中新網4月4日電 (能源頻道 史建磊)4月1日起,全國天然氣存量氣和增量氣門站價格正式並軌,其中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高0.04元,直供用戶用氣門站價格同步放開,這意味著天然氣價格改革正式破冰。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有望出臺。

  價格不見底的煤市,“大熊”的氣味似乎超出外界想像,在天然氣價格並軌的當天,神華下水煤平倉價格全線調整,各卡數動力煤較上一季度將普遍下降58元/噸-73元/噸,儘管神華降價幅度較大,但是與市場煤價格仍有一定差距,其中市場煤5500大卡平倉價已經降至430元/噸,為9年來新低。在目前的價格水準之下,除神華等極個別大型煤企仍有利潤之外,其他大多數煤企均已經陷入虧損。

  繼歐盟、美國、加拿大“雙反大棒”砸下之後,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也將於4月7日公佈對華光伏産品的初步裁決,雖然這次“雙反”僅影響近4億美元的出口金額,但跟風效應或導致中國光伏企業出口市場繼續惡化,迎來新一輪圍追堵截。

  4月2日 證券日報:神華集團4月再次大降價 煤炭行業恐陷入全線虧損

  

  從4月1日開始,神華下水煤平倉價格全線調整後,各卡數動力煤較上一季度將普遍下降58元/噸-73元/噸。5500大卡動力煤基準價格為462元/噸,此價格將不再享受年度長協價格優惠。如此大幅度的降價,幾乎讓市場徹底灰心了。

  業內人士表示,儘管神華4月份降價幅度較大,但是與市場煤價格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市場煤5500大卡和5000大卡的平倉價分別為430元/噸和370元/噸。在目前的價格水準之下,除神華等極個別大型煤企仍有利潤之外,其他大多數煤企均已經陷入虧損。4月份神華降價之後,其他煤企會跟隨降價,但長期來看,市場價格一直處於成本線之下的話,很多煤炭企業都會撐不住。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副會長路耀華近日對外表示,2015年全國煤炭市場供大於求的態勢難以改變。國內煤炭消費和産量將繼續保持下降,煤炭價格下行壓力依然比較大,全行業將面臨整體虧損的局面。

  4月份大秦線檢修、大面積煤炭企業虧損或使政府再次出手救市等多重有利因素正在累積,預計在這一波價格大幅下跌之後,短期內國內動力煤價格跌幅將有所收窄;而價格能否企穩反彈則需看國家救市的力度和下游需求情況。

  4月1日 經濟參考報:多地明確天然氣價改時間表 下半年方案有望出臺

  

  根據發改委通知,從4月1日起,增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降低0.44元,存量氣最高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高0.04元,實現價格並軌。

  按照規劃,天然氣價格改革下一步的主要舉措就是全面建立居民用氣價格制度,以及明確天然氣價格動態調整的機制。《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近期福建、江西等省已將上述改革提上議事日程,明確出臺時間表。

  業內人士預計,今年下半年天然氣價格改革方案有望出臺,天然氣將會形成與成品油類似的價格形成機制,國內天然氣指導價格或再次面臨調整。

  中國石油大學中國油氣産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劉毅軍推斷,天然氣“網運分開”可能分步實施,這裡的網包括天然氣輸配管網、LNG接收站、儲氣庫等基礎設施,其産權結構更複雜,種類多且需大量新建。

  3月31日 新京報:南方電網副總祁達才被調查 四天三人被通報落馬

  

  3月30日,廣東省紀委通報,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董事、副總經理、黨組成員祁達才涉嫌嚴重違紀問題,正在接受組織調查。這是巡視結束後,南方電網系統落馬的第三名官員。

  3月初,中央第八巡視組開始巡視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巡視時間為3月6日至3月26日。而在巡視結束的不久之後,關於南方電網系統的高管被調查的“通報”便開始陸續公佈。

  根據廣東紀委網站披露的資訊,3月27日,廣東電網公司原黨委書記黃建軍因涉嫌違法犯罪,被檢察機關依法立案偵查並採取強制措施。3月28日,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東莞供電局局長、黨委副書記雷烈波涉嫌嚴重違紀問題,正在接受組織調查。

  3月31日 經濟參考報:澳將公佈對華光伏“雙反”初裁 或令光伏業再遭劫難

  

  繼歐盟、美國、加拿大“雙反大棒”砸下之後,澳大利亞反傾銷委員會也將於4月7日公佈對華光伏産品的初步裁決,並在5月19日就是否徵收反傾銷稅做出最終裁決。業內人士認為,雖然這次“雙反”僅影響近4億美元的出口金額,但跟風效應或導致中國光伏企業出口市場繼續惡化,迎來新一輪圍追堵截。

  2014年澳大利亞唯一的光伏面板製造商Tindo Solar指控中國光伏企業,為搶奪客戶以低於成本價出售産品,之後5月份澳大利亞對中國太陽能電池板製造商發起反傾銷調查。據介紹,進口自中國的光伏面板佔澳大利亞面板市場的80%份額,澳大利亞光伏産業每年給中國製造商帶來的價值約為5億澳元(合3.93億美元)。

  事實上,這已是第四個對中國光伏企業揮起“雙反”大棒的地區。2013年歐盟委員會決定,除價格承諾企業外,對我國光伏組件與電池徵收47.7%至64.9%不等的雙反稅,涉案金額超過200億美元。美國更是在2012年裁定向中國晶體硅光伏電池和組件徵收反傾銷稅之後,2014年又舉起“雙反”大棒。而加拿大也在2015年3月5日做出初裁,分別對天合光能、晶科能源、無錫尚德等多家中國光伏企業徵收9%至286%不等的“雙反”關稅,並將於今年6月30日前做出終裁。

  分析師稱,在美國徵收高額關稅的情況下,跟風效應或致出口市場繼續惡化,作為光伏産品的製造大國,中國國內市場無法消化過剩産能,因此出口市場仍將佔據重要地位。目前出口主要受到美國、日本、歐盟市場的拉動,新興市場剛性需求尚未大幅增長,頻繁的貿易爭端或致主導企業銷售目標較難完成。(中新網能源頻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