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能源 > 中國能源訪談錄 > 正文

字號:  

李顏強:用創新推動中國天然氣時代的到來

  • 發佈時間:2014-11-05 01:31:04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陳晶

  2013年7月,首屆天津市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揭曉,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李顏強被授予勘察設計大師稱號。

  時隔一年多,筆者有幸採訪到這位燃氣工程設計專家。

  在人才濟濟的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中,李顏強謙遜而低調,不過這並不能掩蓋他在設計成果和人格魅力方面所散發的光芒。他的聲音低沉渾厚,充滿力量,“勘察設計大師”的稱號是對他工程設計生涯的最好詮釋。一直以來,李顏強就是一位身體力行的實踐者,不沉醉於“理論成果”,不局限于三尺講臺,他設計的燃氣工程方案涉及全國多個城市,從蜿蜒曲折、峰巒疊翠的“山城”重慶,到依山面海、高樓林立的“鵬城”深圳,都曾經留下過他執著的身影。

  “我的簡歷最簡單”:從事燃氣工程設計30餘年 執著無悔

  翻開李顏強的求學和工作簡歷,只有短短的兩行字:

  1978.10—1982.7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城市燃氣及熱能供應工程學習。

  1982.8—至今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從事燃氣工程設計、科研和技術管理工作現任總工程師、總工辦主任,研究員級高工。

  “我的簡歷最簡單,大學畢業之後就來到這個單位,一直幹了32年,專業對口,我自己也喜歡工程設計”。李顏強這樣説。

  其實,1978年考上大學的李顏強,當時僅僅讀完高一。學校從高一的學生中擇優選取1%參加高考,李顏強憑藉優異的成績成為兩個幸運兒中之一。一舉通過重點大學分數線的他為選擇專業傷了不少腦筋,一位做醫生的鄰居建議:“燃氣這個專業只有大城市才有,學了這個專業以後肯定去大城市。”“後來發現這就是我的興趣所在。”説起這段經歷,李顏強自己不禁笑了。

  就這樣,未滿16歲的李顏強進入了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城市燃氣及熱能供應工程學習,也拉開了他未來三十多年燃氣工程設計生涯的序幕。

  技術員,助理工程師,工程師,高級工程師,總工程師——大學畢業後,李顏強被分配到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從事燃氣工程設計、科研和技術管理工作,一路走來,執著鑽研,他終於抵達峰巔。

  三十年余來,李顏強先後完成包括燃氣規劃、可行性研究、工程設計在內的數十項燃氣工程設計和工程諮詢任務;完成多項國家下達的燃氣科研任務,包括工程規範、工程手冊、行業發展政策和規劃的編制等。在有關刊物和國內外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多篇,多次參與行業重要學術學科發展報告的編纂。

  李顏強所承擔的工作多次獲得國家或省部級的獎勵,其中重慶天然氣改擴建工程頭塘儲配站工程獲國家優秀設計金獎;深圳天然氣利用工程獲詹天佑土木工程獎。

  1998年,李顏強被天津市總工會授予“95”立功獎章;2005年,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授銜城市燃氣工程專家。2006聘為建設部市政公用專家委員會城市燃氣專家組成員、天津市建委專家委員會專家;重慶市設計專家諮詢委員會成員。2007年被國務院評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012年被天津市科委評選為優秀科技工作者。2013年被天津市授予勘察設計大師稱號。

  “總工程師要敢於擔當”:創新創優,出色完成優秀燃氣工程設計

  工程設計幾乎涉及到人類活動的全部領域。雖然工程設計的費用往往只佔最終産品成本的一小部分,然而它對産品的先進性和競爭能力卻起著決定性的影響,並往往決定70%—80%的製造成本和行銷服務成本。所以,工程設計是現代社會工業文明的最重要支柱,是工業創新的核心環節,也是現代社會生産力的龍頭。因而,工程設計的水準和能力是一個國家和地區工業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的決定性因素之一。

  “總工程師要能夠協調解決問題,在自身對這個領域熟悉和了解的積累基礎上,敢於負起責任,敢於拍板做決定。”李顏強在工作中認真負責、敢於擔當的作風使得他主持的多項工程成為創新創優的代表項目。

  在重慶天然氣改擴建工程頭塘儲配站設計中,李顏強和設計團隊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採用了國産1萬立方米球罐儲存設備,在本項目上實現大型天然氣球罐設計、壓制、組裝全面國産化,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大型球罐國外的技術壟斷,是國內大型壓力容器建設的里程碑。工程設計充分考慮到重慶的地形特點,佈局和擋墻方案合理,工藝流程順暢,調控系統先進,操作便利,已成為城市燃氣儲配站的示範工程,榮獲國家優秀設計金獎。

  在北京引進陜甘寧天然氣市內工程的設計工作中,李顏強和設計團隊在設計中採用有限元應力分析方法對球罐進行應力分析和計算,取得了滿意效果,也為我國球罐設計提供了寶貴經驗和示範。通過合理設置閥門和流量調節裝置,解決了工藝設備的自動切換和安全保護、天然氣流量壓力波動對球罐運作的影響等技術難題,率先實現了我國燃氣儲配站自動化監控運作,為我國城市天然氣工程建設積累了非常寶貴的技術、設計、施工和運作經驗。他在工藝計算中利用儲氣容積和設計壓力及容積利用系數的相互關係,達到了工程中儲罐的準確合理選擇和節約能源的目的。

  李顏強主持的深圳液化天然氣利用工程和廣州市天然氣利用工程,是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LNG)站線項目重要下游配套項目。這一工程內容複雜,技術先進,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工程的實施全面氣化了深圳和廣州全市域,對於改善深圳和廣州燃料結構和大氣污染,促進深圳和廣州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這一工程因其創新性和示範性突出榮獲詹天佑土木工程獎。

  此外,在2000年《廣州城市燃氣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中,李顏強帶領工作團隊對項目進行詳細調研,科學論證,為廣州市城市燃氣的科學發展提供了決策依據,對廣州燃氣的建設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廣州天然氣工程的建設發展充分證明了規劃的前瞻性、適應性和可行性。

  主持燃氣設計“根本大法”:編寫制定重要標準規範和技術文件,指導燃氣工程建設無規矩不成方圓。

  李顏強主持編寫、修訂了我國的《城鎮燃氣技術規範》和《城鎮燃氣設計規範》,這兩本小冊子並不厚,加起來也不過200余頁,然而李顏強為此下了很多工夫,全部的工作持續了五六年之久:“因為這是強制執行的法規,每一處細節每一項條款乃至每一個字每一個符號都需要反覆斟酌。”

  這兩本小冊子成為燃氣工程領域的“技術憲法”,也是燃氣工程設計的根本依據——

  《城鎮燃氣技術規範》(GB50494-2009)是我國工程建設標準規範改革的試點規範。歷時約6年,李顏強在編制過程中和編制團隊一起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認真總結了國內外標準體系和實踐經驗,從規範結構到具體條文編制,精心總結和提煉。規範首次對城鎮燃氣工程的設計施工運作全過程提出了基本性能要求和燃氣工程的最低設計使用年限。該規範已經成為城市燃氣行業標準規範體系中的最高技術法規,對於我國的燃氣工程的科學建設起到很大的指導作用。

  《城鎮燃氣設計規範》(GB50028—2006)是我國城鎮燃氣工程建設的主要規範。李顏強在收集和吸納國外標準和國內生産實踐的基礎上,對原規範進行大量的修訂,適應了我國燃氣建設的需要,有力的指導了燃氣輸配的科學建設,為我國天然氣的快速發展和保證工程品質及安全起到重要技術支撐作用。

  此外,李顏強于2002年完成了由建設部組織制定的《建設事業技術政策綱要》及論證材料的編制任務。材料從行業科技發展現狀及主要問題、國內外水準比較與趨勢分析、技術政策建議等幾方面對我國燃氣的技術發展做了詳盡的論述,是我國燃氣建設事業科技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材料提出的積極利用天然氣等潔凈能源;加強管道輸配儲氣和調峰設施建設;考慮應急措施,擴大城市燃氣用氣領域,實現安全、節能、經濟應用等技術政策為我國燃氣事業的技術進步起到很強的指導作用。

  他還先後參加了《全國城市利用天然氣規劃》和《全國燃氣管網改造規劃》的編制,這是建設部為城市天然氣的順利發展,提高城市防災能力,指導燃氣工程建設而組織編寫。規劃對於加強燃氣工程的科學建設,保證安全穩定供氣起了重要作用。

  “個人成績與國家大環境的發展密不可分”:積極促進燃氣科技水準的進步

  我國城市化伴隨著時代的發展正一步步由不成熟向成熟方向發展。燃氣作為一種燃料,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基礎資源,它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於城市建設與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隨著我國天然氣輸氣管網的不斷建設,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對於天然氣的依賴程度也會不斷增加。

  身為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的技術總負責人,在工程設計之外,李顏強也在積極促進我國燃氣科技水準的進步。他參與主持了“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課題《生命線工程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及工程示範》的研究,課題以建立生命線工程安全保障技術體系和安全動態監管長效機制技術支撐為中心,重點圍繞檢測監測和評價評定兩條主線開展聯合攻關,在輸油輸氣管道、城市燃氣管道和大型儲罐三方面實現關鍵技術重大突破和研究成果的綜合整合。由57家單位、270名科研人員參加。共設置8個研究方向19項研究任務,攻克了63項技術關鍵,取得9項綜合系統整合的重大科技成果。由科技部和特檢總局科技司邀請李鶴林院士、鐘群鵬院士等十三位專家進行了成果驗收,成果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國家生命線工程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和應用價值。

  此外,他參與承擔的“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城市氣源儲配及應用關鍵技術”項目解決了16項關鍵技術難題,技術成果已經成功應用於多家燃氣公司和燃具生産企業,完成了一系列燃氣氣源品質保障、燃氣實驗配氣、燃氣多氣源互換性研究等項目的諮詢與應用,為城市燃氣安全運作和燃氣配氣技術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並獲得工程建設領域最權威的獎項——華夏科技建設獎一等獎(2012年)。

  對此,他説:“我只是很普通很平凡的人,做出的成績與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密切相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貢獻是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和責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