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定向治霾 9城找出首要污染源

  • 發佈時間:2015-04-02 06:35:57  來源:重慶晨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昨天,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在江蘇無錫召開的全國環境監測工作現場會上透露,研究表明,機動車、工業生産、燃煤、揚塵等是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環境空氣中顆粒物的主要污染來源,約佔85%至90%。其中北京、杭州、廣州、深圳城市的首要污染來源是機動車。

  9個城市完成污染源解析

  據了解,目前我國初步構建了環境空氣顆粒物來源解析監測技術方法體系。目前第一階段北京、天津、石家莊、上海、南京、杭州、寧波、廣州、深圳等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9個城市,加強研究攻關,已經全部完成污染源解析。

  其中,石家莊、南京的首要污染來源是燃煤,天津、上海、寧波的首要污染來源分別是揚塵、流動源、工業生産。吳曉青説:“各地根據源解析成果有針對性地調整大氣污染防治措施,為促進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提供了重要支撐。”

  空氣品質資訊全面公開

  據吳曉青介紹,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在2014年取得很大進展。中央和地方共投資4.36億元,在177個城市、552個國控監測點位完成了第三階段空氣品質新標準監測能力建設,提前一年完成空氣品質新標準監測,實現全國範圍內的全覆蓋,建成了發展中國家最大的空氣品質監測網。

  近年,中國開始推行空氣品質資訊全面公開。據了解,自今年1月1日起,全國338個地級及以上城市1436個監測點位全部具備新標準監測能力,並實時發佈6項指標監測數據和空氣品質指數資訊已全部向社會公開發佈。

  我國初步建成了空氣品質監測預報預警體系,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空氣重污染監測預警體系完成建設,實現了空氣品質預報業務化並及時發佈預警資訊。

  APEC會議期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內蒙古、山西等省區市共監測和上報PM2.5等監測數據60多萬個,組織會商29次,有力保障了會議期間北京空氣品質保持良好狀態。

  10月底前建成空氣品質預警系統

  今後一段時期,國家將繼續加強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建設和顆粒物來源解析工作。吳曉青説,今年10月底前,各省區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將全部建成空氣品質預報預警系統;今年11月底前,完成北京、天津、上海等13個試點城市源排放清單的編制工作;年底前,基本完成第二階段26個重點城市源解析工作。另外,已經完成源解析的9個城市要編制源排放清單。

  中國環境監測實現了天地一體化。遙感監測在污染防治、監察執法、生態保護、環境應急、核安全監管等方面的作用進一步凸顯。

  衛星中心持續開展全國秸稈焚燒、重點區域灰霾、北方地區沙塵、“三湖”等內陸水體、近岸海域水質及富營養化遙感監測與預警等監測工作,對京津冀及周邊19個重點工業聚集區大氣污染源進行40多架次的無人機飛行核查,發現了一些隱蔽性很高的污染偷排問題,有效管制了企業污染偷排行為。

  聲音>

  有地方政府

  篡改環境監測數據

  在昨日舉行的全國環境監測現場會上,環保部副部長吳曉青坦言,環境監測工作與公眾的期待還有差距,尤其是監測數據造假的問題依然存在。

  吳曉青説,有些地方政府為了減輕考核壓力、環境品質達標等目的,行政管理部門指使監測站編造、篡改監測數據的情況時有發生,嚴重損害了政府和環保部門的公信力,對監測系統也造成了非常大的傷害。中央領導同志高度重視監測數據真實性問題,要求監測數據必須準確真實,嚴厲打擊環保數據造假行為,對虛假數字要嚴厲問責。

  吳曉青説,對當前的監測數據品質問題,環保系統一定要高度重視和警醒,要深刻認識到保證監測數據真實可靠是監測工作的底線,絕對不能碰,要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監測數據品質,確保數據真實準確。

  據新華社、中新社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