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無論炒股買房 別陷入“羊群效應”

  • 發佈時間:2015-04-02 02:50:55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投資者説

  在股市持續走強之際,冰凍已久的樓市似乎也迎來“小陽春”。隨著房地産調控政策的調整,緊跟著就有輿論放風,稱投資者開始抱錢入場、開發商也作勢遇漲。無論是大媽在證券營業部門口排隊,還是某地區二手房主坐地漲價近十萬,這些新聞都仿佛在説明,大家開始再度陷入頭腦發熱式的全民投資激情之中。

  理性投資、積極進行財富的管理與配置,恰恰正在説明我國公眾的理財意識正在逐漸提升。但是,對於投資者來説,無論借助房地産新政的“好風”炒樓市還是參與如今一直攀升高點的股市,都不能陷入“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又稱“簡單複製原則”,是一種從眾心理。羊群本無組織,但一旦群體行動起來,大家會不由自主地朝一個方向跑。“羊群效應”在資本市場屢有發生。比如2005年至2007年的大牛市中,初期股指雖從1000點漲到3000點,但多數股民在熊市思維的桎梏下抱團觀望錯失良機,相反在後續的狂熱期中,又出現了全民炒股景象,高位套牢者不在少數。

  樓市與股市一樣,公眾往往買漲不買跌,房價節節攀升時,大家都蜂擁去搶購,羊群效應就出現了。上世紀80年代,在日元升值狂潮中,日本幾乎要“買下整個世界”。但進入90年代後,隨著信貸緊縮和地價回落,日本泡沫經濟破滅,最典型如日本人在最高價買入的洛克菲勒環球中心,此後卻遭遇逾6億美元虧損,不得不半價轉讓給原房産所有人。日本經濟在樓市泡沫破滅之後一蹶不振,日本時代隨之結束。

  從19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到近8年前的美國次貸危機,歷史上多次金融危機的一個共同教訓就是絆倒在房地産這一“硬石頭”上。

  其實,樓市和股市的風險在投資産品的屬性中,向來屬於高風險的投資。樓市資金“蓄水池”作用隨著信貸政策變化、居民理財渠道多元有所弱化,過往庫存量依然高企,居民改善型需求受制于多重因素而無法短期釋放,以及中央不會坐視房價報復性上漲等因素,都讓樓市走向仍不明瞭。而股市技術面與宏觀經濟基本面密不可分,市場也可能不斷出現階段性調整甚至短期劇烈震蕩,居民投資個股則會擔心套現過程中的流動性風險,以及不同投資者因為不同的心理素質、判斷標準和操作技巧,帶來最終收益差異懸殊的操作性風險。

  無論看漲還是看跌,在這個紛繁複雜的市場,都不能因為一時跟風、“天上掉餡餅”的心態作祟,失去了理性的判斷力。

  □畢舸(財經評論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