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打造法治中國 政府資訊公開接受第三方“體檢”

  • 發佈時間:2015-03-31 08:08: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官方30日首次發佈了委託第三方進行的評估報告,對各級政府的資訊公開狀況進行全面“體檢”,這在中國政府資訊公開史上還是第一次,再次表明瞭新一屆政府打造法治中國、規範權力運作的信心和決心。

  政府資訊公開做的好不好,不能依靠政府機關的自我評價,更多應由社會公眾、研究機構進行評價,新一屆政府履職以來,重視第三方評估,強調由專門機構對政府工作開展獨立評價,以找準問題、進行整改,在資訊公開領域引入第三方評估的機制,正是《政府資訊公開條例》實施的重要環節。

  受國務院辦公廳政府資訊與政務公開辦公室委託,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法治指數創新工程項目組對2014年政府資訊公開工作開展了第三方評估,據項目組介紹,此次發佈的評估報告涉及56家國務院部門、31家省級政府和5家計劃單列市政府。評估內容包括主動公開、依申請公開、政策解讀與熱點回應3個板塊。

  “由國務院委託第三方進行評估,表明中國政府在在資訊公開和法治建設方面,持有開放的心態,也是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重要轉變,”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報告執筆人、中國社科院法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呂艷濱表示。

  第三方評估顯示,各級政府的資訊公開平臺建設越來越完善,資訊公開渠道日益多元,除了門戶網站、政府公報、新聞發佈會等傳統渠道外,微網志、微信等微平臺的普及率越來越高,適應行動通訊新技術,一些部門還開通了“高大上”的手機客戶端。

  在技術不斷進步的同時,政府對資訊公開的重視程度也呈現明顯的躍升,2014年以來,中央政府發佈一系列文件,推動政府資訊公開,政府資訊公開已經成為政府治理新手段。

  “中國政府意識到,資訊是現代社會管理的重要手段,管理社會不能僅依靠政府直接干預,通過公開資訊進行間接管理,引導社會公眾、市場主體注意風險,警示那些可能的違法,成為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職責的重要手段。”呂艷濱説。

  這一轉變也在評估報告中得以體現。報告顯示,在規範性文件、財政預決算資訊、行政審批資訊等重要領域,政府資訊公開越來越規範,民眾的知情權進一步得到保證。

  “此前我們調研發現,很多部門不接受依申請資訊公開,有的答覆不夠規範,標準不夠統一,”呂艷濱表示,為了使民眾獲取政府資訊的渠道更加暢通,應該進一步明確資訊公開的界限,統一資訊公開的標準,像公佈政府的“權力清單”一樣,公佈政府資訊的公開清單。

  對於民眾關注的行政處罰資訊、環境保護資訊、食品藥品監督資訊等專門領域,相關政府部門的資訊公開應進一步明確標準,及時發佈監督意見和反饋處理結果,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回應公眾利益和重大關切,實現有效的社會管理。

  對此,評估報告建議,政府資訊公開不能孤立對待,必須與法治政府建設同步發展,需要加大依法行政的力度,進一步規範權力運作。權力運作規範了,各級政府資訊公開的底氣和勇氣才會更足。(記者 丁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