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嚴防“不作為”吞噬簡政放權紅利

  • 發佈時間:2015-03-31 01:00:10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中央一系列簡政放權的重要舉措成效顯著,但在權力層層下放過程中,仍有一些地區基層幹部因怕擔責而“慢作為”“不作為”。部門之間層層“推權”,使得放權被堵在“最後一公里”上。

  網民表示,“簡政”不是“減政”,“少作為”是典型的懶政惰政,其危害不亞於貪腐。“簡政放權”落實不到位,改革便會淪為“花架子”。應著力解決不同部門、不同層級政府之間相互掣肘的問題,強化嚴格的督促問責機制,杜絕“紅包多紅利卻不見多”的現象,把改革動力層層傳導下去。

  放權豈可成“甩手”

  “最近辦事時我遇到過兩次這樣的情況,一次在市規劃局,一次在市住房局。誰都不願定調,誰都不願擔責,最終受難的是我們辛苦做企業的,幹耗著,急也沒用。但是一到收費的時候可積極了,誰都説自己有權收費。”網民“第五季的青春”説。

  網民“劉長順”稱,在簡政放權過程中,一些部門沒能真正承接好上級下放的權力。一是接不好。對上面下放的權力缺少必要的研究,缺少必要的心理準備、物質準備和人才儲備,匆忙接手,倉促應付;二是接不穩。對可能遇到的問題和風險認識不到,應對措施缺乏,一旦遇到問題便手忙腳亂;三是被動承接不想作為。該擔當的責任不敢當和不願當,該去監管的不願監管甚至放棄監管,有的成了監管的真空,上級下放的權力成了“自由落體”。

  網民“江曾培”説,“為官不為”現象在簡政放權中不在少數,該做的事不做了,該協調的不協調了,由“攬權婆婆”一下變成了“甩手掌櫃”,由原來的胡作為、亂作為變成不作為、少作為。這是典型的懶政惰政,其危害不亞於貪腐。

  利益藩籬難衝破

  網民表示,簡政放權落地難,除了基層幹部責任心不足外,很大程度上與地方利益、部門利益兩大藩籬難衝破有關。

  網民“李宏”説,我國現有500多部涉及市場監管的法律法規政出多門,彼此互不協調,造成重復監管和監管漏洞並存,甚至使簡政放權“越減越肥”。同時,由於簡政放權涉及固有利益重新分配,也就不可避免地會遭遇“絆腳石”和“攔路虎”,産生“腸梗阻”,“沒好處的可勁放、有油水的死命攥”,使行政審批改革效果大打折扣。網民“江曾培”也指出,有些人過去“攬權”慣了,對“放權”心有不甘,因此消極對待“放權”。

  網民“李然”表示,“放權”並非“放任”,“簡政”不是“減政”。目前的情況是,遇到有利益的事,許多部門都要來管。碰到麻煩的事,很多部門就開始踢皮球。因此,這項改革不僅僅要“清權”,更要“理責”。

  從制度和法治上著力

  網民“宇飛”呼籲,要解決改革過程中不同部門、不同層級政府之間相互掣肘的問題,杜絕“你放我不放”“放了沒人接”等現象。評判改革效果如何,不僅要看取消和下放了多少審批事項,更要看這些事項是否被有效承接,相關舉措是否釋放了經濟潛力,激發了市場活力。

  “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兒”網民“王石川”説,面對各種利益羈絆與掣肘,改革舉措的落地,需要嚴格的督促問責機制,把改革動力層層傳導下去,嚴防“上動下不動、頭轉身不轉”。更重要的,是從制度和法治上著力。

  (記者 班娟娟 整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