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政策組合拳將推動住宅需求釋放

  • 發佈時間:2015-03-31 01:00:11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陳濤  責任編輯:羅伯特

  住宅供求關係變化是本輪市場調整的主要原因,繼國土部和住建部兩部門下發優化住宅用地結構新政之後,央行下調二套房貸首付比至四成,同時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將二手房營業稅免征期限由5年改為2年等。這些政策組合拳將從源頭緩和當前樓市供求矛盾,有助於改善市場預期,推動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入市。

  當前我國房地産市場運作總體尚屬平穩,市場出現的一些新變化實為住宅供求矛盾的集中體現。而穩定住房消費,就必須要對當前樓市供求關係進行有針對性的調節。優化住宅及用地結構則抓住了“土地供應”這一源頭環節,通過“有供、有限”,合理安排各地住房和其用地供應規模,增加或減少未來住宅供應,使供求矛盾逐步緩和。二套房貸首付比降至四成,在抑制投資、投機性住房需求的同時,有效緩解改善性住房需求財務負擔。二手房營業稅免征期限縮短,有助於降低改善性住房需求置換成本並激活市場交易。而加大住房保障貨幣化工作力度,將直接增加剛性住房需求,有效緩和三線、四線住宅去庫存壓力。更重要的是,這些政策組合拳,不僅影響到當期住宅市場供求關係,而且會對市場預期産生影響,有助於住宅需求進一步釋放。

  高度關注政策組合拳效應及其對住房市場綜合影響。土地供應、首付比和稅收政策,是房地産市場運作演化重要參數。從土地供應源頭入手調節住宅供求關係,針對改善性住房需求調整金融稅收政策,是抓住了房地産市場供求演化的“牛鼻子”。需要注意的是,土地供應到住宅建成大約需要一年到一年半時間,金融稅收政策實施也會有中長期影響。去年以來我國房地産供求關係逆轉,既有市場需求萎縮因素,也有過去房地産調控政策累積與滯後影響。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6.3%,同期房地産開發企業房屋施工面積繼續增加,同比增長7.6%。

  政策執行過程與市場供求關係動態變化將會形成反饋環,並相互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外部經濟金融形勢演變,投資熱點轉移,市場預期變化,以及其他宏觀政策出臺等等,都會對這一反饋環施加重要影響,最終可能會扭曲政策出臺時預期的未來住宅供求關係演化軌跡。若扭曲程度過於嚴重,又可能會增加新的市場運作風險,引發房地産市場劇烈波動和房價大幅變化。為此,需要精確把握城鎮居民住宅實際狀況,更加注重政策實施過程中的預調與微調,提高政策調節的針對性和前瞻性,避免政策效果與市場供求出現共振關係。

  與此同時,還需要儘快制定出臺配套政策措施。比如加大住房保障貨幣化工作,需要財政資金來支撐。住房供過於求矛盾較為突出的三線、四線城市,地方財政狀況通常也不會太樂觀,因此還需要統籌安排。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全國財政收入增長前景並不樂觀。類似土地出讓收入與優化住宅用地結構如何實現動態平衡的考慮,還需要納入政策實施總體框架。

  綜合來看,近期一系列樓市組合拳出臺,將會有效緩和住房市場供求矛盾,促進房地産市場健康發展。但要高度關注房地産調控政策傳導時滯及其相關影響。而深入分析研究我國房地産市場運作演化趨勢,無疑將是科學決策和實現預期政策效果的必要前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