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商業銀行“日子難” “壞賬銀行”賺大錢

  • 發佈時間:2015-03-30 18:16: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新華網北京3月30日電(記者姜琳)一邊是商業銀行不良率持續“雙升”、“日子越來越難過”,一邊是被稱為“壞賬銀行”的資産管理公司收購不良資産包規模暴增,利潤大幅上升。30日,中國信達資産管理公司公佈2014年經營情況,以31.8%的利潤增速創出近年新高。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未來兩年資管公司將迎來發展高峰

  記者從信達、華融、長城、東方四家資管公司了解的數據看,資管公司的“好日子”已經到來。不僅是信達業績“飄紅”,2014年,長城資産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2%,東方資産利潤同比增長10%,與日前公佈的中農工建交等銀行年報中盈利增速放緩的情況迥然不同。

  “資管公司的主業就是不良資産的收購與處置,隨著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銀行經營風險的增加,金融機構和企業不良資産化解需求持續提升,必然為我們提供一些機遇,而通過化解‘壞賬’重新配置資源、為經濟‘再造血’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中國信達董事長侯建杭告訴記者。

  2014年,信達從銀行及非銀行金融機構收購的傳統類不良資産額同比增長1.5倍,華融收購不良資産包規模同比增加四分之一,長城收購金融不良資産總規模則同比增加7倍,東方收購不良資産數量同比增加8.5倍。驚人的數據背後,顯示的是經濟結構的深刻調整和金融風險的暴露。

  據東方資産有關負責人分析,本輪不良資産的發生與處置方式都與上世紀末的情況截然不同。上世紀末,造成銀行不良資産的主要原因是行政干預,不良資産的行業較為分散,直接交由四大資管公司處置。而當前造成不良的主要原因是經營失敗,行業分佈較為集中,不良貸款處置主要依靠市場化手段,一級批發商除傳統的四大資管公司外,獲准成立的近十家省級資産管理公司已成新競爭者。

  按照中國信達副總裁吳松雲的觀察,目前地方資管公司收購不良資産總體佔比不高,還不到10%。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副局長魏加寧表示,在地方層面設置處置壞賬的資管公司,有可能在一個狹窄的區域內形成封閉的迴圈從而滋生道德風險,應引起足夠重視。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