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王亞偉:A股價值投資恰逢天時地利人和

  • 發佈時間:2015-03-30 08:33: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證券時報記者 李小平

  3月28日,很少在公開場合亮相的王亞偉,現身於2015中國(杭州)財富管理論壇。作為曾經的“公募一哥”,他參與的分論壇會場被投資者圍得水泄不通,現身時引起會場的一陣騷動。

  在近半小時的演講中,王亞偉對行業和熱點閉口不談,而是圍繞著“長期價值投資在A股:理念、實踐和展望”的主題進行了一番論述。

  價值投資沒有過時

  對長期價值投資,很多人有不同的理解,1000個人眼中有1000個哈姆雷特。王亞偉開門見山,他對“長期價值投資”的理解是:通過嚴謹的分析,判斷投資對象的價值,在這個基礎上價格低於價值、甚至嚴重低於價值的時候進行投資,並且長期地堅持投資方式。

  現在的A股市場上,尤其是近兩年來,成長性的投資大行其道,到如今進一步地演化成了趨勢投資和動量投資。那麼,為何王亞偉在這個時點談長期價值投資?

  回顧了過去十年A股市場價值投資的走勢,儘管A股市場換手率很高,但從統計結果看是適合長期投資的。2005年-2014年10年,全部A股平均年複合回報率達到22.7%,低回報率的印象,來自於指數編制中權重股佔比過高所致。

  王亞偉表示,22.7%的回報率可以和巴菲特看齊。關鍵是滾動的回報是逐年提高的。所以,A股市場可能越來越適合做長期的投資。長期的價值投資在A股市場,可以給投資者創造很高的回報。

  既然價值投資能夠帶來較高回報,為何在A股仍屬於非主流派、少數派?王亞偉對此表示,當前A股市場長期價值投資匱乏有四方面原因:市場成熟度不足、投資者結構不甚合理;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存在不完善之處;與市場監管和制度有關;避險手段不足。

  以投資者結構為例,當前A股市場上的機構投資者佔比不高,即使是機構投資者,真正做到長期投資的也非常少。比如公募基金每年的考核,在相對排名的壓力下,基金經理很難保持耐心、堅持長期投資。保險機構也一樣,每年考核一次。所以機構投資者的行為被扭曲了,很難有一個長期價值理念來主導。

  看好長期價值投資

  在A股市場上,雖然長期價值投資者屬於非主流派、少數派,但對於他們的未來,王亞偉持樂觀的態度。

  王亞偉表示,現在長期價值投資為什麼效果好?因為應用這種方法的人少,從而導致了相關標的長期以來沒有被充分挖掘,如此一來用長期價值投資的方法去投資,取得比較好的收益是大概率事件。

  A股長期價值投資所需要的外部環境和條件也在不斷地改善。首先,市場監管力度在不斷加強,市場投機的氣氛被抑制,長期投資的理念就會被弘揚。第二,註冊制的改革推動以及退市制度的執行力度加大。原來基於博弈的行為會得到抑制,市場上更多資金配到優質企業上。第三,混合所有制推進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完善。第四,兼併收購,可以促使價值回歸,有效地減少價值陷阱。第五,中國市場國際化程度日益加強,包括未來列入MSCI全球指數,加上養老金可能要入市,可以預計的是機構投資者的隊伍會不斷地壯大,國際化程度會加強,價值投資者隊伍會不斷壯大。第六方面,避險工具的完善,除了滬深300指數期貨,還有上證50指數期貨,中證500指數期貨以及個股期權等等。

  在此基礎上,王亞偉認為,長期價值投資在A股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的條件:天時,過去幾年的價值投資收益率可能不理想,但從均值回歸的角度,可能有超額收益;地利,外部環境都在完善,這是地利方面的因素;人和,機構投資者的隊伍在不斷地壯大。

  綜合看來,長期價值投資在A股發展前景良好,可以在未來幾年充分地分享到中國牛市的成果。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