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大膽放 精準管 共同治

  • 發佈時間:2015-03-28 05:52:5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按照“放、管、治”的思路,解決當前標準化存在的突出問題。涉及政府的,突出底線和公益性;企業能夠自己制定標準的,政府就要放手,發揮市場主體的積極性,增加標準的有效供給。同時,由於鼓勵各方參與,也將形成標準體系共治的良好局面,為轉型升級提供重要支撐

  眾所週知,標準在保障産品品質安全、促進産業轉型升級和經濟提質增效、服務外交外貿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一方面,我國節能降耗、新型城鎮化、資訊化和工業化融合等領域迅猛發展;另一方面,標準的供給卻存在較大缺口。數據顯示,我國國家標準制定週期平均為3年,遠落後於産業快速發展的需要。標準整體水準不高,將難以支撐經濟轉型升級。

  近日,國務院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就是要推進上述問題的解決。根據方案,將改革標準體系和標準化管理體制,建立政府主導制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制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

  “本次改革主要發揮市場在標準化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按照‘放、管、治’的思路來解決當前標準化存在的突出問題。”國家標準委副主任于欣麗説。

  大膽“放”。于欣麗説,“在現行標準體系中,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近10萬項,這些標準中,70%左右是一般性的産品和服務標準。這些標準應逐步放給市場,突出政府標準向公益範疇轉變,政府不該管的就要放開。”方案提出,要培育發展團體標準,鼓勵具備相應能力的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等社會組織和産業技術聯盟,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標準,增加標準的有效供給。

  目前,我國企業標準有100多萬項。長期以來,企業自主制定、快速反映市場需求的標準不能有效供給。于欣麗表示,《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提出,逐步取消企業標準備案管理,用企業産品服務標準的自我聲明公開制度來代替。“企業自我聲明公開所使用的標準,不用備案,等於給企業松了綁。”于欣麗説,這也是“放”的一個重要方面。

  精準“管”。于欣麗講到,我國目前有強制性國家標準、強制性行業標準和強制性地方標準3級,方案提出將3級標準整合為一,就是強制性國家標準。這樣可有效解決標準體系亂的問題,確保“一個市場、一個底線、一個標準”。強制性標準涉及人身健康、生命安全、財産安全、生態安全、國家安全,因此,鬚髮揮強制性標準“兜底線”的作用。精準“管”還包括,把屬於一般性産品和服務標準放給市場、社會後,集中政府資源和力量,把該管的那一部分管好。比如,國家標準方面,制定一些基礎通用和與強制性標準相配套的標準。推薦性行業標準方面,主要制定行業領域重大産品、重大技術、重大服務、工程類標準。地方標準方面,主要制定滿足地方自然條件、地方民俗民風,以及地方特殊地理環境所需的標準,通過管少、管好、管到位來解決問題。

  此外,方案還提出了包括建立高效權威的標準化統籌協調機制等6個方面舉措、3個階段實施步驟,明確了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于欣麗表示,在國務院層面設立標準化統籌協調推進機制,各相關部門都來參加,這體現了政府層面的共治。在市場層面,把一些本不該由政府制定的標準交由市場,發揮市場主體的主動性,設立團體標準,形成市場共治。關於企業標準,政府要搭臺子,明確企業對企業標準的主體責任,企業對其産品服務標準進行自我聲明、公開。而社會層面,包括媒體、廣大消費者,都可以進行監督。這樣,從政府層面、市場層面、社會層面就形成了標準化共同治理的新格局。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