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把脈全球經濟 抓住中國機遇

  • 發佈時間:2015-03-28 05:52:39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3月27日晚,包括中國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馬來西亞前總理巴達維、印度塔塔集團董事長塔塔、利豐公司榮譽主席馮國經等在內的10多位博鰲論壇理事,共同把脈中國、亞洲和世界經濟。

  曾培炎:

  中國經濟總體保持穩定

  當前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來看,英美兩國經濟緩慢復蘇,日本和歐元區經濟低迷,新興經濟體走勢出現分化,世界經濟難以恢復到2008年以前的發展水準。當前有4大因素影響著世界經濟走勢,一是油價等大宗商品價格走低;二是美元加息的溢出效應,影響其他國家貨幣的匯率和金融市場;三是通貨緊縮壓力,歐盟的價格指數處於5年新低;四是國際貿易對世界經濟的貢獻下降,以前貿易增速是經濟增速的2倍,現在兩者持平。

  中國經濟總體上保持穩定,理由有:一是去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的增長;二是經濟結構正經歷著難得的優化調整,第三産業比重已經高於第二産業,單位GDP能耗下降近5%;三是就業狀況良好,外貿總體平穩,去年進出口額同比增長了2.3%,比全球水準略高;四是使用外資勢頭較好,去年利用外資1196億美元,世界第一,對外投資突破千億美元大關,達到了1029億美元。但要看到,中國經濟也面臨著兩大趨勢性的壓力:一是經濟增速的下行壓力,從2010年開始到2014年,我們這5年間,經濟增速可以説是逐年下降的,增速換擋趨勢非常明顯。二是通貨緊縮的壓力,由於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下降,以及國內産能過剩,工業産品的出廠價格已連續36個月負增長,同時,今年1到2月份的物價指數是5年以來最低的水準。這已經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

  福田康夫:

  日本須推動結構性改革

  日本去年將消費稅提升至8%,上調了3個百分點,導致經濟景氣指數一度回落。但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日本經濟略有復蘇,已達到1%以上的正增長。原因有二,一是消費者預期開始逐步改善,二是面向美國和亞洲的出口大幅復蘇,日本企業利潤增加。

  目前,日經股指翻番,而失業率僅為3.6%,處於低位,員工薪金也呈上升趨勢。不過應當看到,日本經濟有嚴重的結構性問題。伴隨著人口減少和高齡化的趨勢,日本社會保障相關費用急速飆升,其結果導致日本財政赤字居高不下。此外,核電停運帶來的能源與環境問題也在日益加劇。日本必須大膽推動結構性改革,以激發産業活力。與世界各國緊密合作,加強協調,是日本經濟成長的基礎。以實際言行貢獻于亞太地區的穩定與繁榮,對日本來説尤其重要。

  巴達維:

  東盟正處在最好時期

  東盟10國深化地區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建立起整個東盟的一體化市場、一體化機構,使各成員獲得一個抵禦外部衝擊的緩衝,有效抵禦了全球經濟波動性,同時也給其鄰國、貿易夥伴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開展生機勃勃的、和平的、繁榮的地區合作。東盟人口結構非常年輕,技術基礎好,中産階級日益壯大,GDP到2020年有望達到4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七大經濟體。

  塔塔:

  印度發展潛力很大

  莫迪當選為印度總理後,印度社會更加開放,更加親商。今年印度經濟增長率將會達到甚至超過7%。重要的是,印度的勞動力人口高達6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塔塔特別期待印度能夠更好地融入到亞洲大家庭中,特別是進一步深化與中國的關係,在基礎設施、技能培訓等方面互相幫助,使整個亞洲變得更加強大。

  馮國經:

  “一帶一路”構想帶來機遇

  當今世界的消費主力正由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今後30年,大部分中産階級將來自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各國企業要抓住這一世界新的消費增長點,關注“一帶一路”帶來的商機。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