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親情與養老“零距離”

  • 發佈時間:2015-03-27 11:31:17  來源:深圳特區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馬曉峰

  深南路邊,古色古香的黃貝嶺村祠堂後,一棟現代化的高樓正在拔地而起。這便是羅湖區黃貝嶺靖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自己出地並自籌資金建設的養老服務中心,預計將提供養老床位130-150張。

  在養老問題日益嚴峻的今天,黃貝嶺村自籌自建的養老服務中心實現了一種新的探索。日前,羅湖區委書記倪澤望前往該地開展調研,認為黃貝嶺靖軒實業股份公司自建養老綜合體的做法為全區股份公司的轉型升級發展樹立了標桿,“羅湖區共有31個股份公司,如果能推廣,將大有作為”。

  幾任董事長接力: 夢想終於照進現實

  “希望讓村裏的老人有品質地養老。”談到自建養老服務中心的初衷時,黃貝嶺靖軒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桂服説。事實上,養老服務中心也是該股份公司幾任董事長的夢想,幾度接力,如今終於照進了現實。

  黃貝嶺算是深圳較大的城中村,村中達到退休年齡的老人有195人,75歲以上的老人數量也已過百。作為深圳的老城區,羅湖區人口老齡化的趨勢明顯加快,全區老年人口已經超過8萬人,所佔人口比例在全市最高。

  近年,羅湖區委區政府全力推進養老事業的建設。去年,總投資為1.3億元的羅湖區社會福利中心二期大樓投入使用後,與一期大樓有機結合,養老床位總數達到1027個。儘管如此,“僧多粥少”的問題還是不能徹底解決。“村裏有些老人去申請公辦養老院,等了幾年,一直到老人過世了,家裏才接到通知排到床位了。”張桂服表示,自建養老院,是想為村裏做些實實在在的事情。

  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得到了村民的熱烈響應,甚至香港及海外的原村民也想在這個養老中心為自己預定一個床位。“這是股份公司的民主決策,是民間自籌資本興建的養老中心,不僅是面向股份公司,還能外溢服務更多的市民。這樣的方式肯定值得鼓勵。”羅湖區民政局局長呂毅表示。

  家門口的養老院:

  老人可以生活在熟人社會

  記者昨日在現場看到,目前這個由股份公司自己出地、前期自籌資金約2000萬元建設的養老服務中心主體工程已經封頂,裝修工程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中。據了解,該養老中心的建築面積約5000平方米,共10層樓,提供養老床位130-150個。按照規劃,第一層為社康中心,第二層為休閒廣場,第三層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及食堂,第四到十層為社區“養老親情公寓”。

  “股份公司自己拿出物業來興建養老中心,更具有優越性。就建在家門口,老人還是可以繼續生活在熟人社會,子女隨時可以來看望,老人也能隨時回家,保持密切的親情關係。”羅湖區民政局副局長張煒説,政府非常支援這樣的模式,將為黃貝嶺的養老中心提供積極的扶持,將其打造成示範項目。

  據悉,羅湖區民政局已將來自香港的專業運營機構推薦給黃貝嶺村,政府也將攜手股份公司在養老服務上進行創新探索。“比如説‘養老親情公寓’,就是將知根知底的鄰居、兄弟姐妹,一起成長的發小等集中在一起,既能滿足生活照料也能滿足精神慰藉。又如計劃打造的‘老年人大飯堂’,可以讓村裏的老人都過來吃飯,一兩個人在家的老人也不必單獨做飯洗碗了。”張煒表示,黃貝嶺的養老服務中心將建成一個綜合體,除了兼備日間照料的功能,還將同時提供居家養老服務。“讓養老院的服務突破物理邊界,將養老中心的專業化服務外溢,專業人員進入到家庭,使老人在家裏也能享受有品質的養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