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報告》預測今年國內石油消費需求增速放緩

  • 發佈時間:2015-03-27 07: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齊慧、王冰潔  責任編輯:羅伯特

  《報告》預計,今年中國石油消費需求增速將有所放緩,原油産量將繼續增加;成品油市場供需總體平衡,汽油將繼續供大於需,柴油供應依舊偏緊;天然氣消費隨著管網的建成將明顯增加,但局部地區仍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

  本報北京3月26日訊 記者齊慧、實習生王冰潔報道:中國石油企業協會、中國油氣産業發展研究中心日前發佈《2015中國油氣産業發展分析與展望報告藍皮書》指出,2015年全球石油供過於求,將致使國際油價總體維持低迷,預計今年國內石油消費需求增速將放緩。

  《報告》顯示,全球石油供過於求的態勢在2015年不會有根本改變,這將致使今年國際油價總體維持低迷。《報告》對國際油價變化趨勢作出總體判斷,2015年,預計WTI價格在75至95美元/桶之間震蕩,布倫特價格在80至100美元/桶之間震蕩。

  “中國因素對全球油價下跌發揮了推動作用。”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書記、副院長、中國油氣産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認為,在國際油價震蕩下行的過程中,中國因素不容忽視。“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速放緩影響了全球原油價格;另一方面,我國頁巖氣的重大突破,尤其是去年中石化涪陵頁巖氣的重大發現,對油價的影響巨大。”

  截至2014年10月底,中石化涪陵頁巖氣田累計開鑽145口,完井110口,投産45口,頁巖氣産量突破10億立方米,已經遠遠超過2013年中國2億立方米的頁巖氣年産量,實現質的飛躍;中石油頁巖氣産量2015年將有望達到26億立方米。中國頁巖氣的發展前景,加劇了油價下跌預期。

  《報告》指出,包括頁巖氣在內的天然氣産量將會不斷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中國對石油的需求和依賴性,同時將弱化中國對石油需求和進口量不斷增加的預期。這將對資源國乃至整個油氣市場的價格波動産生重要影響。

  國際油價暴跌對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影響有利有弊,但總體上有助於世界經濟的發展。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原油消費國和進口國,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對中國原油市場影響巨大。2014年6月份以來,國際油價暴跌給中國帶來較大的積極效應。

  展望2015年,由於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增大,預計中國石油消費需求增速將有所放緩,原油産量將繼續增加;成品油市場供需總體平衡,汽油將繼續供大於需,柴油供應依舊偏緊;天然氣消費隨著管網的建成將明顯增加,供應能力繼續加強,但局部地區仍將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經濟日報記者 齊慧、實習生王冰潔)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