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職業打假”不只是道德話題

  • 發佈時間:2015-03-26 05:53:01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有報道説,被稱為我國“職業打假第一人”的王海自1995年以來已成立4家職業打假公司。僅2014年,其公司便主動購買假貨1444筆,消費200多萬元,獲利400多萬。無獨有偶,同樣從事職業打假的劉艷清也擁有一支約10人的專業打假團隊,近年來將打假重點放在網路購物上,獲利頗豐。一時間,關於“職業打假”的話題再次受到關注。

  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關於“職業打假是否道德”的爭論就從未停止。贊成者認為,職業打假雖然以謀利為目的,但能夠對少數商家的售假和不誠信行為起到監督作用,是對法律武器的巧妙利用,在道德上沒有瑕疵。反對者則認為,職業打假和伸張正義毫無關係,其謀求“灰色收入”的根本動機決定了此類活動並非正常的維權活動,不僅難以凈化社會環境,反而會讓制假售假更加隱蔽,滋生出售假者與打假者之間的灰色交易,為法律執行和環境凈化增加困難。

  伴隨著法律制度的完善、法律執行力的提高,我國商業環境也明顯優化,社會上制假售假的行為有所收斂。但客觀來説,改善速度與大眾期待之間仍有差距。特別是近年來網路購物快速普及,即便是一些知名網路購物平臺,也不時被曝光售賣假貨。正因如此,“職業打假”不僅沒有消失,反而愈加“職業化”,打假者規模與專業化程度有所提升,打假“戰場”也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可見,討論職業打假“是否道德”絕非問題的關鍵。職業打假現象之所以長期存在,是因為制假、售假行為未能得到根治。與其將該現象歸結為“道德話題”加以討論,不如將其看做是“經濟現象”設法解決——只有“制假、售假”的社會經濟現象消失了,職業打假者才會失去賴以生存的土壤,也就會自然而然地從人們視野中淡出直至消失。

  無論是社會公眾,還是政府部門都應認識到:職業打假行為既無法真正提升普通消費者的維權便利,也難以真正助監管者加強對制假售假者的約束。這個群體存在的最大意義,或許是其能夠時刻提醒著我們“我國整體消費環境有待改善、消費者權益沒有得到徹底有效的保護”的現實。解決問題的正道,應該是相關政府部門更加科學、盡責、有效地監管以及向大眾提供更低成本、“普惠”式的維權制度保障,以期隨著市場發育成熟和競爭水準提高,假貨的市場需求和生存空間能夠不斷萎縮。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