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春玉米優質高産施肥要領

  • 發佈時間:2015-03-26 04:32:4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春玉米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之一,能否優質高産與多種因素有關,下面重點談施肥技術問題。

  1

  需肥特點

  “大喇叭口”是追肥關鍵期玉米苗期對氮磷鉀吸收較少,拔節期顯著增加,孕穗至抽穗期達到高峰。其中拔節至大喇叭口期,特別是大喇叭口期是追施氮肥的關鍵期。

  “棒三葉”具有特殊作用大喇叭口期伸出的棒三葉(穗葉及其上、下兩片葉),對成穗數、穗粒數有重要影響。要通過將氮肥重心適當後移、合理密植和穗期去蘗、花粒期隔行去雄等營養調控措施,改善和延長棒三葉的光合效能。

  容易缺鋅玉米對缺鋅敏感,連續高産而又長期不施農家肥的田塊更容易缺鋅;過量施用磷肥也會導致缺鋅。當出現缺鋅症狀或可能缺鋅時,可隨基肥畝施1~1.5公斤硫酸鋅肥或適期噴施硫酸鋅等葉面肥。

  是單株成穗作物植株密度對産量影響很大,如果要高産和超高産,就必需選用株型緊湊的耐密品種,適當增加種植密植。在合理密植條件下,施肥量應隨密度增加而增加。

  具有強大根系玉米根系發達,入土較深,施用農家肥或秸稈還田,應該在上一年秋收後結合深耕進行;乾旱地區的免耕覆膜要與定期深耕或深松土相結合。對追肥要結合中耕培土或表施肥後及時灌水。

  2

  施肥技術

  因地定産,以産定肥大量的科學研究、生産實踐和樣本分析證明,土壤氮磷鉀養分水準和施肥量具有區域穩定性和田塊變異性的特點。因此,首先要據種植區域的氣候、土壤條件和生産技術水準確定目標産量,再據此確定相應的施肥量。在此基礎上,據土壤測試結果或長期生産經驗,對具體田塊的目標産量施肥量作進一步細調。

  具體做法可參照右表。首先要明確施肥田塊所在的種植區,根據作物的生産潛力確定目標産量。若無測土施肥結果,可將近3年連續高産的平均産量提高10%~15%作為目標産量,然後搜尋相應的施肥量。例如,吉林省長春市某農戶的玉米近3年平均産量為695公斤/畝。由右表可知,施肥田塊處於東北半濕潤春玉米區。按平均産量提高10%計算,其目標産量為675+675×10%=742.5(公斤/畝)。據此查得該産量在右表的700~800目標産量範圍內,相應的施肥總量(公斤/畝)分別為N12.0~13.5、P2O55.5~6.5、K2O4.0~4.5。最後,可根據具體情況,將這些養分施用量換算成具體肥料施用量,或選用養分比例相近的複合肥或施用配方肥。

  確定施肥期和肥料分配比例農家肥全部作基肥,且最好在上一年結合秋耕施用;基肥氮的比例,除了一次性施肥和乾旱缺水難以追肥外,一般不超過生育期總量的50%,並在施基肥前確定,否則施氮量過大,勢必造成前期幼苗瘋長,後期倒伏或脫肥。氮的追肥應以大喇叭口期為重點,除非地瘦弱苗,一般不要在拔節期追肥,否則會增加倒伏風險。抽雄到灌漿期適量追施氮肥可以保障灌漿,提高玉米的産量和品質。磷鉀肥效在土壤中持續時間較長,而且磷的營養臨界期在幼苗期;吐絲期之後作物不再吸收鉀,所以,磷鉀肥可以全部作基肥一次性施入;至於中微量元素肥料,可採用基肥土施和或葉面噴施等多種方法。例如,苗期至拔節期噴施0.1%~0.2%的硫酸鋅溶液,對弱苗重點噴施1%的尿素、0.2%的磷酸二氫鉀,可防治缺鋅並能壯苗、齊苗。

  採用適宜的施肥方法除非乾旱地區和具有機械化分層施肥條件,對氮肥要基肥、追肥分次施。施肥方法有撒施、條施(溝施)、穴施等多種,可酌情選用。有機肥和鈣、鎂、磷肥等的施用量較大,通常結合耕翻整地撒施,以達到土肥相融。對鈣、鎂、磷肥還可借助於土壤酸性提高肥效;玉米是中耕作物,追肥和種肥可採用穴施或條施,使有限的肥料更靠近根系。但要種肥錯位,以防燒苗;對過磷酸鈣和磷酸二銨等速效性磷肥也應條施或穴施,以減少土壤對磷的固定。進行機械化一次性施肥時,要將肥料分施于不同深度的土層,並適當加大基肥用量和氮肥配比。

  3

  綜合管理

  綜合管理就是將施肥與良種選育、種子處理、合理密植、提高播種和耕作品質、科學用水和節水、加強病蟲害防治等農業措施密切配合,以充分發揮肥料的增産潛力。

  做到苗全、苗齊、苗壯種好地是優質高産的前提,要選用抗倒、緊湊、耐密品種;播前進行種子處理,提高播種品質;合理施用基肥或種肥。

  合理密植和防止倒伏適當提高種植密度能增加畝穗數,但植株倒伏風險也隨之增加,因此要中耕培土、適期施肥和不施拔節肥。

  合理灌溉大喇叭口期至灌漿期,特別是吐絲期,土壤乾旱對玉米的危害最大,要根據土壤墑情和天氣變化,及時採取噴灌、溝灌等措施;北方旱區應採用機械化“一條龍座水播種”和微灌施肥等水肥一體化先進技術。

  防治病蟲草害合理施肥和適當增施鉀肥可提高作物抗逆性;與此同時,要通過輪作、種子處理等措施防治黑穗病等病害和地下害蟲;通過中耕除草與藥劑防治、生物防治相結合,及時治理不同生育期的病蟲和雜草危害。

  適時收穫注意後期水肥管理,防止脫肥和乾旱造成非正常早熟。但氮肥施用不可過量和過晚,以防玉米貪青晚熟;玉米籽粒乳線消失時是最佳收穫期,要組織好人力和機具,及時收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王興仁)

  我國春玉米主要種植區施肥建議

  據農業部2013年《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作物區域大配方與施肥建議的通知》和《2015年春季主要作物科學施肥技術指導意見》的數據整理。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