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服用他汀藥物時間越長“收益”越大

  • 發佈時間:2015-03-26 01:30:58  來源:科技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在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膽固醇管理·2014)項目年度總結會上,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心血管病醫院副院長顧東風歸納總結了在膽固醇管理領域公眾還存在著三個“不知道”:

  第一、不知道“壞膽固醇”是卒中、冠心病等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壞膽固醇”是導致主要動脈粥樣疾病的最重要危險因素之一。正常的動脈內壁光滑、堅實而富有彈性,而發生粥樣硬化以後的動脈,由於血脂沉積于動脈內膜,內膜纖維化,形成粥樣斑塊,血管壁也隨之增厚、僵硬、鈣化,這個過程俗稱“粥樣”硬化。動粥最終將導致血管狹窄甚至完全阻塞,血液無法流通,從而引發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腦卒中等一系列心腦血管疾病。國內外的血脂防治指南一致認為,“壞膽固醇”偏高,是導致動粥的最主要原因。因此,顧東風呼籲,提高對膽固醇管理的重視程度,在“壞膽固醇”造成惡果之前,把它有效管起來。

  第二、不知道約70%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臨床上很多心內科和神經內科醫生經常遇到一些心梗、腦梗患者,在平時生活中自行停服降脂藥,有些患者還會説為了降膽固醇而長年累月堅持清淡飲食甚至是全素食。

  在2014年膽固醇管理項目中,多位專家都對此指出,約70%膽固醇是人體自身合成的,而且這種合成是不斷進行的。不僅如此,對於絕大多數高膽固醇血症患者來説,“壞膽固醇”偏高是內源性合成酶升高所致,靠減少膽固醇攝入無濟於事,必須使用他汀類藥物,才能降低超標的“壞膽固醇”。一旦停藥,內源性合成酶繼續升高,“壞膽固醇”繼續在體內過量合成,病人發生心腦血管事件的風險會再次升高。

  第三、不知道他汀藥物服用時間越長,獲益越大。有人擔心他汀降脂藥物的副作用,發現血脂下降到正常水準後就停止服用降脂藥。對於他汀類藥物的副作用,顧東風表示,人群中他汀藥物副作用的發生率較低,長期服用他汀藥物的患者,只要在治療隨訪中與醫護人員保持溝通並定期檢查身體,就能有效監測並控制藥物的副作用,無需過度擔心。

  “目前醫學界公認他汀類藥物是降膽固醇治療的主導藥物,其療效和安全性是有保障的。”顧東風提醒那些血脂水準已經達標的心腦血管病患者,也應堅持他汀治療,因為他汀類藥物帶來的心血管獲益需長期堅持下去才能體現更大收益;過早停用他汀或減量,只會讓患者失去藥物保護,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再次升高。“他汀類降脂藥物在動粥發生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堅持服用他汀藥物的時間越長,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生概率的收益就越大。”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