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國企應為社保欠賬負責

  • 發佈時間:2015-03-24 02:33:57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財政部長樓繼偉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一個論壇上表示,只有通過劃撥國資充實社保,才有條件降低社保繳納費率。他同時表示,不能把目前出現的社保缺口留給財政。

  社保基金的缺口,是近年來輿論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為了彌補缺口,國家一直在努力提高社保的繳費比率,但由於目前在職的年輕人離領取社保基金還很遙遠,因此對繳納社保並無熱情。與此同時,部分省份的社保基金真的出現缺口時,財政資金又不得不承擔兜底責任,這自然會讓財政部産生壓力。

  財政為社保兜底,這是其職能所在。但是,如果無限制地放大財政的這種職能,而不是想辦法從根子上解決社保缺口問題,這對社保基金的長久順暢運作是不利的。社保基金出現的缺口,關鍵在於這一制度從建立伊始就留下了隱患,當初設計社保制度時,為了減輕企業負擔,剝離了由企業負擔的退休職工養老金義務,這部分退休金改由剛建立的社保支出,實際上是從在職職工繳納的養老金中支付。如果社保基金能夠形成前後銜接的結構,這種制度基本上是合理的。不過,由於老齡化的到來,退休職工的隊伍在不斷增大,導致養老基金支出過大,甚至入不敷出,已經影響到這個鏈式結構的安全。養老基金出現的這個問題,在一定程度上説是當時的制度設計未能考慮到這種情況,短期的急功近利掩蓋了長期必然要産生的問題。

  對於養老基金出現的缺口,國有企業確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國企欠了社保的賬。社保制度建立20多年來,國有企業取得了很大的發展,其盈利情況良好,但用樓繼偉的話來説,“由於沒有承擔職工養老交費,企業的成本不真實。”這種不真實就在於企業省去了一大筆對退休職工必須承擔的養老開支。在中國社會進入老齡化以後,社保缺口問題將愈益突出,財政的兜底只能起到應急作用,更重要的是國有企業應該償還這個歷史欠賬。有關方面應該重視這一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為社保基金能夠永續運轉建立合理機制。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